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1302年6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25 No.6 第25卷第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r(Natural Science Ediiton) Jun.2002 文章编号:1000—582X(2002)06—0106—03 土工有限元中弹塑性分析的实现 刘亚莲 ,李永见 ,茜平一 (1.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635;2.武汉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武汉431XI72) 摘要:为了实现土工有限元的弹塑性分析,文章讨论了在Super—Sap中如何实现弹塑性分析的方 法,重点介绍了利用现成的Super—Sap有限元软件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岩土类材料实现弹塑 性分析的原理与步骤。计算实例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捷地实现土工有限元的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结 果的可视化。 关键词:土工有限元;弹塑性分析;可视化后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91.72 文献标识码:A 有限单元法是近30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 展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杰出的工程数值分析工 利用Super-Sap前处理建立计算模型 具。Super—Sap作为一种有限元分析技术已经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其应用的领域亦已经从力学分析拓展到各 J 类物理场的分析,如温度场、电场、磁场、渗流场、声波场 Decode形成分析计算所需文件 等等,从线性分析发展到各类非线性分析,如材料行为 非线性,几何大变形导致的非线性等等,从单一的场分 析发展到若干个场的耦合分析。但是在Super—Sap中 { 只能进行简单的弹性计算,却不能实现对各类物理场的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 弹塑性分析,尤其对于笔者所从事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中采用Super—Sap对岩土类材料进行计算与分析时。 I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尝试探讨一种能够在Super—Sap中 实现弹塑I生分析的方法。 利用转换程序将结果进行转换 1弹塑性分析原理 I 众所周知,有限元前后处理技术,长期以来一直都 利用Super-Sap对转换结果进行后处理 是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的一个瓶颈,Super—Sap也不 例外,因此要想直接在Super—Sap中实现对计算模型 图1 Super-Sap中弹塑性实现的具体步骤 的弹塑性分析比较困难。为了能够在Super—Sap中进 行弹塑性计算与分析,应该寻找其他的方式,文中拟采 2弹塑性分析的实现 用下述方法进行:即首先采用Super DrawⅡ模块建立 2.1有限元前处理 计算模型,接着调用Decode命令译码后形成分析计算 Super—Sap前处理模块 有Super Draw1]、SuperGen 所需文件;然后利用自编的现成的岩土类三维弹塑性 与Decode等。Super Draw1]的功能强大,用户可以很轻松 有限元程序进行弹塑性计算;最后再利用转换程序将 地利用键盘和鼠标在其集成环境内画出各类单元的轮 计算所得结果转换成Super—Sap能够处理并显示的结 廓线、网格、边界约束及荷载条件等,从而完成有限元建 果,具体步骤如右图1所示。 模工作。建模工作完成之后,可在Super Draw1]集成环境 -收稿日期:2002—01—21 作者简介:刘亚莲(1967一),女,湖南桃江人,讲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6期 刘亚莲等: 土工有限元中弹塑性分析的实现 lO7 中调用Decode命令进行译码,并形成三维弹塑性有限 示计算模型的变形图、消隐图、应力和位移分量的等值 线彩色图,并且具备标出任意一点的单元号、节点号的 即时显示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点的各种计算值的查询。 元计算程序所需文件,文件中主要包含网格信息、材料 信息、约束信息、荷载信息等。 在译码的同时,可以生成一个与后处理模块 SuperView显示分析有关的.SST文件,该文件中主要包 括实体的颜色、图层、组别等设置,以及材料参数、节点 3计算实例分析 3.1 计算方案 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案为:2 X 2低承台方形群桩, 桩边长0=2 m,桩长L=10 m,承台板厚t=2 m,桩周 坐标、边界约束条件、作用荷载等信息,可以进行有限元 拓扑信息、荷载信息的检查。 2.2三维弹塑性程序计算 土为密砂,计算中采用的土体单元的无量纲试验参数见 2.2.1计算模型 在进行三维弹塑性计算时,分别采用Lade—Duncan 本构模型-2 和刚一塑性薄单元模拟土体的弹塑性和桩 土界面的相对运动。即对于桩周土体,采用Lade— Dune ̄an模型模拟,模型加载初始就同时存在弹性应变 }和塑性应变{eP}。 { ={ }+{ } (1) 屈服函数和塑性势函数分别为: F一互 一L (2) Q= —k213 (3) k 为硬化系数,k:=AF+27(1一A),A为常数。 桩与承台采用线弹性模型模拟,原因是对于大多数 桩基,其破坏只是意味着桩周土体出现大片的塑性区从 而使得桩基位移过大影响其使用功能,此时的桩和承台 却还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对于桩土接触面,由于复合桩 基中的界面强度与桩周土体相差不大,因此文中拟采用 Desai薄单元 来模拟界面的变形特性。薄单元厚度的 选取很重要,薄单元厚度太薄或者太厚都不能如实反映 桩土接触面的变形特征。文章以文献[4]建议的t:(0 025~0.05)B为标准选取t的大小。 2.2.2 三维弹塑性计算 在Super DrawⅡ集成环境中调用Decode命令进行译 码并形成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程序所需文件之后,接 下来就是调用岩土材料的三维有限元程序进行弹塑性 计算。具体计算分Ⅳ个荷载步分别进行迭代求解,计算 完成之后将得到两个输出文件,对应为每级荷载步下的 单元应力和节点位移信息。 2.3计算结果转换及后处理 计算完成之后,适当变换计算输出结果形式,即可 采用位移转换程序从A.exe与应力转换程序BBB.exe 将三维弹塑性计算结果转换成后处理模块Super View 可以显示的位移文件格式.DO和应力文件格式.NSO ]。 综合使用.SST文件、.DO文件和.NSO文件,后处理模块 Super View除了可以绘制出有限元网格之外,还可以显 表l 6J,界面单元模型计算参数如表2 6 J。 表1 土体单元模型计算参数 表2 界面单元模型计算参数 3.2 计算成果分析 如图2所示的是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复合桩基的三 种典型工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弹塑性分析的网格图及其在 第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大小图。文章计算所采用的三 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中,对承台、桩和土体均采用三维八 节点等参单元进行离散,以模拟地基土的弹塑性变形特 性,并通过设置界面单元来反映桩土接触面之间滑移和 拉裂的真实情况。图中共有节点3 312个,单元2 662个,均 为8节点块体单元。图2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了在荷载作用 下复合桩基中各点的位移大小。 图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复合桩基有限元网格及其位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O8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O2年 4 结语 从计算实例成果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文中所述的分 for Cohesionless Soil[J].Journ.Gotech.Engrg.,1975,l0l (10):l 037一l 053. [3]DESAI C S,ZAMAN M M.Thin—layer element for interfaces andjoints[J].Int.J.Num.Analy.Met.Geotech.1984,8 (1):19—43. 析方法及具体实现步骤可以方便、准确地在Super—Sap 中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并且可以快捷地实现土 工有限元的弹塑性计算与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参考文献: [1] 朱以文,韦庆如,顾伯达.微机有限元前后处理系统 ViifCAD及其应用[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2]LADE P V,DUNCAN J M.Elastoplasfic Stress—Strain Theory [4]殷宗泽,宋泓,许国华.土与结构材料接触面的变形及数 学摩拟[J].岩土工程学报,1994,(3):14—21. [5]周兆凯,周毓萍.CAD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的集成技术研究 [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32(2):94—96. [6]孙钧,汪炳鉴.地下结构有限元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 出版社,l984. Accomplishment of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in Geotechnical FEA LIU Ya—lian ,LI Yong—jian ,QIAN Ping一 (1.Guangdo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Hydraulic and Electirc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635,China; 2.Wuhan University,School of Geotechnical and Civil Enoneering,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elastic—plstaic analysis in geotechnical FEA,in this paper,fisr@,the method how to realiz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in Super—Sap is discussed.Then,this paper stresses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the steps used to achieve the accomplishment of elastic—plstic aanalysis in Super—Sap.Finally,an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given to prove that he geottechnical FEA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and visualized post—processing Can come true by it rapidly. Key words:geotechnical FEA;elstiac——plastic analysis;visualized post——processing (责任编辑姚飞) (上接第105页) Finite Element Programming Based on Template Chain Structure YUAN Zheng—qiang,BAI Shao一|iang,LI Zheng一|ian9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y,Chongqitng 400045,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the structuralization programming method and the structuralization language (such as FORTRAN).Its data store uses fixed army structure,which makes the expanding abilit?of program limited,code’ S reuse ratio low,debugging complex.The template is an opposite new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lnguaage C++.The template can quickly establish class library"SO as to increase greatly the development spee ̄l of he ltarge SOftware.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concept is applied to finite element methd.Accoroding to the nature of he fti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clsses aand heitr methods,which describe virtual element,node,material etc.,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lngauage C++.The elements.nodes and materilas are stored by chain.Many type’S elements are stored mixedly by polymorphism characteristic.The pro ̄mn is implemented and a instance is given to show the programming of finite element methd.Tohe resulst show that the perid ofo programming and debugging i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m(叶llrd:the code’s utilization ratio is alO increaseSd obviously. Key words:object—orientd:feinite element methd;e++longuaage;template chain structure (责任编辑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