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二〇一 七 年 九 月 一 日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园出现的传染病的应急工作,根据疾控中心防治工作部署,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机制,提高我园应急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建立传染病防制工作领导小组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建立本园的传染病防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园长(职责:负责幼儿园的流感监控及信息报告)。 副组长:后勤园长(职责:监督防制小组成员做好日常消毒卫生工作)。 组员:保健员、助班教师(职责:落实做好日常的防控工作,严格执行本园的消毒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只适用于本学园。 四、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措施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执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园中传播。
(一)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强化日常卫生消毒制度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
应急处理措施:
1.学园出现非园内感染病例,立即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加强对学园人员出入的卫生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园内。
3.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学园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具体停课时间根据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规定时间。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对放假幼儿的校外管理,每天跟进他们的身体追查与登记工作,避免其在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幼儿复课后,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
4.开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儿童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居家医学观察为主。保健员及病例儿童所在班级的老师,必须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并汇总情况上报防控小组组长,由组长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
5.加强晨、午检工作,保健员、教师及助班教师加强对幼儿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做好因病缺课跟踪,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可疑病例。
6.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对教室、图书馆、办公室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7.学园应做好沟通工作,稳定家长和教职员工的情绪。 (二)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我园儿童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1.学园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2.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突发传染病的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园内环境消毒,并加强对家长及教职工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居家观察的幼儿及家长每日定时检测身体状况,教师要每天与孩子家长做好跟进工作,掌握孩子每天的身体情况。
3.根据疫情传播情况,学园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及时间应根据我园的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园。
(2)停课前,除应告知家长及教职员工传染病相关知识外,应让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孩子及教职工是否出现传染病症状,并向防控小组组长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3)停课时间自最后1例传染病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根据放假幼儿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停课期限。
(4)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传染病暂时停课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医疗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
(5)复课后,未痊愈的幼儿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痊愈时间及医院的有效痊愈证明,方可回园。
(6)复课后,学园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
4.按照国家和区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强化放假幼儿的园外管理,避免幼儿聚集活动,
5.通过层级汇报,在公司和相关部门领导下,发布病例的沟通及消毒工作,发挥好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凯而贝国际幼托园 2020年3月1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