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点】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血染卢沟桥 南京大屠杀 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
【知识梳理】 1、 九一八事变
1、时间: 年9月18日 2、地点:
3、经过:日军制造 事件,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
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史称 。
4、结果:由于蒋介石的 政策,不到半年, 全部沦陷。 1932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局部抗战开始 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抵抗日本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3、中国人民的 开始了。 三、西安事变 1、背景:(1)日军侵略 ,民族危机严重;
(2)中共提出 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东北军将领 和十七路军将领 接受中共主张,
要求蒋介石 ;
(4)蒋介石到 督促 、 进攻陕北的红军。
2、目的: 3、经过: 年 月 日, 和 联合行动,扣押了 ,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 , ,史称 ,又称“ 事变”。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中共主张及代表:中共从 的利益出发,主张 西安事变, 派 等到西安调停。 (2)结果: 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蒋介石, 西安事变得到 解决。 2、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 , 。 四、七七事变( 事变) 3、 时间: 年 月 日。 2、地点: 3、经过: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检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向 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 城,中国守军奋起反抗。 4、影响: 5、平津陷落:二十九军副军长 ,一三二师师长 指挥部队奋勇抵抗,为国捐躯,7月底, 陷落。
五、南京大屠杀
4、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大举进攻 。 2、南京大屠杀: 年 月13日军攻陷 ,日军占领南京后 之内屠杀中国军民 以上。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3、迁都: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往 ,把 作为战时的陪都。 六、抗战胜利 1、日本投降的原因: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
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开始局部反攻;
(2)美国向日本 、 投掷两枚原子弹; (3) 参加对日作战,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4)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 。 2、日本投降: 年 月 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胜利, 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3、抗战胜利的意义 【学习自测】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
A.70年 B.80年 C.90年 D.100年
2、“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东北地区 3、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4、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 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5、“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6、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 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7、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8、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10、材料分析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5、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由谁发动的?
6、 发动“这场军事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7、 “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学习自测】
1、右边的材料说明
A.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2、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1860年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B.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 C.1931年抗击日军侵略东北 D.1937年抗击日军侵略北平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4、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5、“„„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6.要实地调查抗战时期陪都的情况,你应去的城市是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成都
7、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西安事变
A. 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9.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8、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⑵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
⑶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
材料四 温家宝赴日本福岛等特大地震海啸灾区慰问。他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没有忘记在中国发生重大灾害时,日本政府和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继续为日本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中日友好的基础在两国人民,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将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两国交往的两个事例。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