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新乡贤群体贡献力研究
张军,朱芳,陶云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通过构建新乡贤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结构模型,分析我国新乡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贡献表现。从 经济贡献、智力贡献、技术贡献三个一级指标进行深入探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乡贤乡村旅游贡献力评 价指标并分析各指标权重。研究显示,经济贡献指标权重最大。在智力贡献中,策划发展与产业选择权重相 同、战略定位权重稍低。在技术贡献中,营销技术所占权重最大,专业技术其次,管理技术所占权重最低。在经 济贡献中,旅游收入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村民收入,而区域财政权重最小。关键词:乡村旅游;新乡贤;贡献力;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7327 (#019)-01-00#5-04
Research on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County S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ZHANGJun,ZHUFang,TAOYun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Anhui #46133)
Abstract: By constructing a structure model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county sage and analyz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county s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ree primary indexes of economic , intellectual and technical contribution, and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ntribution of new county sage to rural tourism.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and analyze the weights of each index. The result reflects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index has the biggest weight. In the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ial have the same weight,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weight is slightly lower. In the technical contribution, the marketing technology occupies the biggest weight, the specialized technology second, the management technology occupies the lowest weight. In the contribution of economy, tourism income has the largest weight, followed by villagers income, and regional financial weight is the smallest.Key w〇rds:rural tourism % Xinxiang Xian % contribution force %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乡村旅游有效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 农业农村发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力资 本,有别于传统乡贤又有现代社会身份的新乡贤群 体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将成为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支撑。当前关于新乡贤与乡村旅 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学术界关注极少。相关的研究 有朱璇(#01#)分析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 乡村旅游中的地位[1]。林明水U017)分析了乡贤参
作者简介:张军(1983-),男,安黴淮宁人,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制度经济。
朱芳(1986-),女,安黴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安黴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6A0568)。
•
#5
!
与乡村旅游的动机,介绍了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模 式[\"]。新乡贤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学术 界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
Kayat K(2〇〇8)分析了游客、从业人员、企业所有
者、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利益分配的关 注程度[3];胡文海(2008)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四者的利益诉求 与冲突[4]。新乡贤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 量,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群体。 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新乡贤贡献力进行定性与定量 分析,可
乡村旅游发展中新乡贤群体效应的发
。
_、新乡贤:概念、群体特征(一) 新乡贤的 :
乡贤 ,原是对大有作为的官员,或具
有极高威望、为社
重大贡献的社会贤 :予人
值定的 式!5]。中 社
:义
新时代的 ,乡贤有了新内涵。2013年光明
“新乡贤一
新农村” ,新乡贤一开始进人大 。关新乡贤的
,当学术界还没有一的定标准。王文峰(2016) - “新乡贤”是
、有品行、有
,有意为家乡社会文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气胡
【 (2017)将新乡贤界定:新的
有 、有、有道德、有 ,
农村政
社会贡献的贤人士!7]。
是乡
村能人,还是离乡的 人士,萧子扬(2018)认为
可称作新乡贤!8]。本文认为新乡贤是有:能 力,具有知识文
社
的农村精
英分。“新乡贤”凝聚四个元素:有知识文与 眼光、道德品行得到乡邻的可与尊重、有一定基础具备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行动力、有自 觉参与乡村公共事务
。
(二) 新乡贤群体特征
1. 源于乡村理9求的迫切环境
目前,中国乡村基层理的村支委和村民委的 有效供给足成新乡贤群体产的直接因素。新 乡贤参与村政治理,是农村精英治村的一个开,实 践也已经证,许多新乡贤在发展村级经济、改善 村情村貌方面成绩斐然,整体上产生了良好的 果。
2、 经济能力逐步转化为政治权力
• 26 •
新乡贤的政治权力来源于村民对他们的经济 期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社会的贫富差距逐 拉大。新乡贤群体通过帮助村民、带领村民共同 致富,在村落社区赢得声望。村民的这种理性期盼 便成新乡贤获得政治权威的主要方式。
3、影响范围局限 土
新乡贤是乡村共同体的一员。其乡土情结和财
富的有限性, 到乡村的政
动
乡村
自治的政治权力 的限制,得新乡贤只能够在 本村发 ,
上定了新乡贤的影响的地
域性。
二、新乡贤群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贡献力表现(一) 智力贡献
人才的智力通过知识内化形成创造潜力,能通 过适当途径转化并产生效益,从而形成对 社会
发展的实际贡献。新乡贤群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
智力贡献主要 定位、 发展、产业选。通过提供项目策划、开发
、产业 、产品 设 、利益分配、创业 、
理、
、人才 智力务,
乡村旅游发展
智力支
。(二) 贡献贡献的量一般基于供给、9求两个维
度展开。 给 的 贡献分析一般由
事供给的体创造的社会财富 值体现。从 9求
的
贡献
体的[;]。新乡贤的 贡献主要是乡村旅游发展
的供给视角来,可
旅游 的
、吸业人 多、村民
的
、
产业的赢
利
、区域财政的
的量
度。(三) 术贡献
术贡献,一般指利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
题,获得了 术效果,在产业中有 值,与现
有术相比有
进
。新乡贤群体在乡村旅游
发展中技术贡献力突体现在业术、,术、管理技术三个层面。乡村旅游发展 9要 “
”式政策、 ,更9要通过“造”能乡村旅游实 发展,这9要培养懂技术、会
营销、 理的
体。新乡贤的 , 带
来专业 ,通过
,
农民
术
。
三、 体系构建
(一)
表新#$群体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指标
1新乡贤对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指标体系判断矩阵
新乡贤对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一致性比例:0擺2;对总目标的权重:1._>(1:0遍〇
智力贡献指标
策划产业战略 专业营旅游村民 收入收入财
0.2500 0.5000 0.5000 0.0886 0.2500 0.5000 0.5000 0.0886
1 #战略定位:该项指标反映新乡贤在乡村旅
游发展中宏观指导作用的大小,以乡村旅游发展 战略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采纳度等来予以评 价。
发展选择定位技术技术技术1,0000 1,0000 1.0000 6.0000 3.0000 2.00001,0000 1,0000 1.0000 6.0000 3.0000 2.0000
2、 策划发展:该项指标内容涉及新乡贤在乡村
1,0000 1,0000 1.0000 6.0000 2.0000 2.0000 0.2500 0.5000 0.5000 0.0847 旅游发展中开展主题策划、产品策划和形象策划三 个方面的内容。
3、 产业选择:主要体现新乡贤在不同时期乡村 旅游发展阶段提供产业选择建议。
(二) 经济贡献指标
1、 旅游收人贡献度:指新乡贤经营的旅游产业 (项目)增加值占乡村旅游总收人的比重。
2、
收人贡献度:反映新乡贤的经济活动对 乡村
经济增 的 体
作用大小。
3、
村民收人贡献度:反映新乡贤对乡村地区人 口收入增长的贡献大小。
(三)
技术贡献指标
1、
专业技术:新乡贤群体通过掌握的技术在乡
村旅游中的应用及开展 ,增加乡村旅游科技含
, 现经济
。
2、 营技术:新乡贤通过实施营销技术、营销
理念、营销方式, 要,塑造乡村旅游地
品牌形象、策划专题 、 ,增乡村旅游的 力和
度, 提 游
、 游
。
3、
管理技术:新乡贤管理技术体现在乡村旅游及运营
,现乡村旅游智 、特
、
、
发展。
四、
新乡贤群体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一)贡献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新乡贤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各指标的权 重反映其贡献的重要程度。采专家咨 校旅游 专业教授、村 、乡村旅游创客、乡村
旅游
、 旅游 等乡村旅游业
主体
,
指
要 析,借助Yaahp (表1),确定新
乡贤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项权
重(表2)。
管理技术0.1667 0.1667 0.1667 1.0000 0.5000 0.5000 0.1111 0.1111 0.1250 0.0102 专业技术0,3333 0,3333 0.5000 2.0000 1.0000 1.0000 0.1111 0.2000 0.2500 0.0356 营技术0.5000 0.50000.5000 2.00001.0000 1.0000 0.1111 0.2500 0.2500 0.0308收入4.0000 4.0000
4.0000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2.0000 2.0000 0.3155
村收入
2.0000 2.0000 2.0000 0.0000 0.5000 4.0000 0.5000 1.0000 1.0000 0.16702.0000 2.0000
2.0000 8.0000
4.0000 4.0000
0.5000 1.0000
1.0000 0.1610
表2
新乡贤乡村旅游贡献力指标体系权重
一级指标
一级权
子指标子指标 一级指标权
战略定位
0.3234智力贡献
0.2619
策划发展0.3383产业选择0.3383旅游收人
0.4903经济贡献0.6435区域财政0.2502村民收人0.2595专业技术
0.3763技术贡献
0.0946
营销技术
0.4207技术
0.2030
(二)贡献力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通过新乡贤对乡村旅游发展贡献力评价指标
体系权重分布,以
以
&在新乡贤对乡
村旅游贡献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贡献指标权重
最
大(0.6435),其次是智力贡献(0.2619),技术贡献 指 低(0.0946)。1、 在智力贡献中,策划发展与产业选择权重相
同,战略位权稍低。说明这三项指标均衡地体 现新乡贤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智力贡献。
2、 在经济贡献中,旅游收人所占权
大次是村民收人,而
财权重最小。新乡贤乡
村旅游发展的贡献直接体现就是促进旅游收人 的提,村民收人提高主要贫困
及贫困人口
的 。宏观层面
财
新乡贤经济贡献
的长尾,
度或影响度有限。
•
27 •
,其
3、在技术贡献中,营销技术所占权重最大,专 业技术其次,管理技术所占权重最低。新乡贤的营 销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五、政策建议
乡村旅游从打开市场到树立品牌、稳定盈利需 要不断摸索,需要对新乡贤群体给予更多专注,通 过整合资源构建协同发展1台。增加新乡贤话语 权,提高新乡贤参与积极性,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吸
乡贤
。
乡贤参与乡
理,发挥乡贤协
。通鼓乡贤参与乡
理,发
挥乡贤在政府、群众、外来企业间的通协
;
用,提高乡村旅游管理1,让乡贤的能力充分发 挥,
为乡建
策
。构建新乡贤为体 的多元治理体系,通 新、政策完善激励等,积极
新乡贤
,
新乡贤的,
资源在城乡良性
,创造精英“双”机制,
乡贤
,利新乡贤
的
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璇.新乡村经济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机
• 28 •
制研究—以虎跳峡徒步路线为例[J].旅游学刊,2012,
(6+73-78.
[2] 林明水,王新歌,伍世代,陈田.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机
—
以福建省典型地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
科学版,2017,(1+176-182.
[3] Kayat K.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 toward a community-base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J].European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8,1(2):94-111.[4] 胡文海.基于利
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一以安
徽省池州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7) + 82-86.[5] 刘志秀,李增元.现代乡贤在当乡 理中的功能及参与路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5):100-104.
[6] 王文峰.&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 、困境及对策研
究[J].未来与发展,2016,(8):87-91.[7]
鹏辉,高继波.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J].京农业大
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 20-29.
[8] 萧子扬,黄超.新乡贤:后乡土中国农脱贫与乡村振 兴的社会知觉表征[J].农业经济,2018,(1):74 -76.[9] 刘民坤,蒋丽玲.
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评述
[J].旅游学刊,2017. 32(4):33-42.
编辑:崔月华
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