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雄关中学 龚亚波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明确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作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可靠保障,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教育的文化创新力。
一、创建和谐校园的涵义和必要性
当前,确立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和办学方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学校解决教育、管理、服务面临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也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和谐校园首先应充满无限生机的活力,当你走进这个校园的时候,你会被和谐校园的精神和文化所感染,这个校园能够让你深深体会到一种蓬勃向上的进取气氛,在校园里每一个班级都充满生气,充满创造力,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样的校园丰富了我们的智慧,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塑造了我们的性格,每一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
其次,和谐校园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得以理想社会状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与价值。邵阳学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有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和谐校园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
3、建设和谐校园也是实现校园自身发展的需要。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正是培养合格的必要人文环境。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全院的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而且能不断促进硬件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只有和谐才能政通人和,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和谐”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围绕弘扬校园文明、建设安全校园,提高教育质量,切实搞好软环境建设,推动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和谐校园应当以发展为前提。只有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的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师学生是学校主题;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突出特点、打造品牌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迎接改健评估与加强内涵建设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推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仅包括教育的质量观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终生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等。用新观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认识,理解进而融入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实践中,是普及和深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我们建设和谐校园,就一定要把发展重心切实转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要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实行错位竞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之所在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和谐校园的要求不谋而合,“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教育是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唯有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教育实践才能让莘莘学子怀有和谐的灵魂而不失
去内心深藏的善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必须人性化管理,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不断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学问,还要教会他们做人。教师要多多和同学交流、沟通,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困难。使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形成互帮互爱,尊师敬业的和谐精神实质。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创建新时期型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持续的发展,即又快又好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方能实现健康发展。
学校要创建和谐校园,实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在新的百年发展起点上,要认真抓好的大事。当今时代学风建设越来越成为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经典训言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要把树人,即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学校的主体发展来抓。学校的质量最终还是要看人才的质量。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精神来指导学校的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和谐校园是充满生机、青春活力和无限激情的校园,和谐蕴涵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心里,贯彻于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也融合在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每一位学子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用众人之手浇灌和谐之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