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州可以走走看看的建筑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一部分:一份过去写给一个建筑学朋友的广州两日游行程,里面可以比较快速的体验广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里面的行程可能有些赶两天走下来可能会比较累,如果你是暴走族或吃货的话建议这样的行程 (里面应该有包含少部分吃的.) (2013/8/1)

原文:

写在最前:这都是建议的行程,不知道你在香港玩得怎么样累不累,或者你想休闲游一点,你可以不必按这个来走想去哪都可以或有想到要去哪给我打电话再问问我也可以,哈哈~顺便玩得开心,广州欢迎你。

主要出行方式,地铁(主)+打的(辅)+公交(次,不建议除非去得很远,你又不想转地铁,你又有比较多的时间),资金充足的话买个羊城通还是挺方便的,10块钱押金,在地铁站内的7-11或天天洗衣(不知道有没有不过应该有的)可以买到羊城通。 你来的这两天应该是广州外出人数相较平常多很多的时间,所以人流这方面会很蛋疼,有痛人流在所难免所以忍忍吧。 正题 第一天: 吃

第一件事肯定是早餐,不知道你住的具体位置,如果你朋友知道你住的附近有茶楼的话可以去喝个早茶一般有早茶喝的地方都会由早上6点一直供应到中午所以如果起得晚也没关系,推荐去广州酒家,体育中心(1号线)地铁站出来附近问下人就知道在哪。(关于吃什么,比较特色的:肠粉,凤爪,牛肉丸,干蒸(烧卖),虾饺,牛百叶,etc。。。 广州新建筑

如果早的话吃完早茶大概10-11点,搭地铁到珠江新城站(三号线),出地铁站就在西塔附近,往西塔方向走,到花城广场那里可以看到四个近两年建成或还差点建成的建筑,扎哈的歌剧院,一个香港事务所设计的省博,日本株式会社日建设计与广州市设计院合作设计的广州新图书馆,美国SBA国际设计集团设计的广州

第二少年宫,四座比较新的建筑也是地标性质的都在那里了,歌剧院是可以买参观票进去的30大洋,博物馆是免费的拿身份证就可以排队拿票进去,不过不知道人多不多,人不多可以进去看下,整体空间感受还不错,不过有很多细部处理很是问题,你进去了会有震撼的感觉,但是走完就很想吐槽,注意看的话会发现他结构不普通,但很费钱;至于歌剧院内部空间还是做的不错的,不过外表面的做工以及内部一些细部的处理也是很想吐槽的地方。还有珠江对面就是小蛮腰了,可以搭3号线接驳的APM线过去,具体怎么去我也没去过,上面的票价太贵了,150大洋上去,没记错的话,不过你难得来一次,上面的风景还是可以看下的,不过不是特别推荐去看。

PS:博物馆跟歌剧院游览时间大概要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图书馆未完全开放所以只能在一层参观,少年宫我近期去的时候是在维修貌似也是进不去的。 传统老广州

早上看完新的建筑,大概差不多1点了应该,不建议在珠江新城附近解决午餐问题,建议搭地铁到长寿路站(地铁一号线)长寿路站出来地面以后跟主要人流方向走,在这条路上两边一些小巷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吃的东西,午餐建议在这附近解决,(推荐去的几个点,顺记冰室,吃雪糕的,陈添记鱼皮,吃及第粥以及鱼皮的,鱼皮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可以去尝尝,还有文记一心鸡,这里有饭吃,他的鸡很出名很多,午饭很多人去吃,不过你两个人的话不

知道吃得完不,宝华面店,广东特色的碱水面可以在这里吃到,不过我很多北方的同学吃不习惯,你斟酌吧,不过这家店有点小贵,性价比不高,不过名气很大。)顺着长寿路一直走会走到一个T型路口往左拐就是上下九步行街,往右拐,人流相对少一点,叫恩宁路。上下九是一条商业街,主要以服饰业为主,骑楼风貌街,但是人比较多不建议去,建议往右走去恩宁路。恩宁路是广州老街区改造一个做的相对比较有想法的,是我们老师主持改造的,但是由于施工队的自以为是,本来的设计很多都被忽略改变了,虽然尽了努力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条路的话算是比较有广州特色的街区,老广州的风情可以在这边体现,可以不单单走恩宁路,可以往小街巷里面走,可以看到本来广州社区的模式,以及广州人生活的场景。顺着恩宁路一直走下去会走到一条河涌,那边人气应该会比较聚集,你大概走到相对比较人多的地方就对了,那里叫荔枝湾涌,也是旧城改造里面一个改得比较好的案例,个人觉得做的不错,把这片区做活了,同时也提供了公共空间,把原来被割断的荔湾湖公园与老街区的关系打通了,也把曾经的臭河涌整治了,所以个人觉得可以体会一下,那里有个西关文俗博物馆可以去看下,因为那是传统西关大屋改造过来的,里面基本保留西关大屋的原样,如果想看下岭南特色建筑,那里是不错的选择。那附近还有几个著名的老房子,有时间可以看下。在桥的附近有家叫泮溪酒家的茶楼,那里是四大庭院酒家之一,里面空间感受不错,可以装作是吃饭的进去体验一下,传统岭南庭院的空间也可以感受一下。在那边逛大概可以逛到3-4点钟这个样子,在那边也可以解决晚饭的问题,沿着泮溪酒家的那条路一直走下去可以看到右手边有很多吃的,都是些小店子,都还可以,可以试下。 晚上

在那边吃完休息下(可以在荔湾湖公园散散步,在广州的快速生活下减下速还是挺舒服的。)搭地铁看下晚上的广州,因为你们在广州的晚上只有一个,建议回去花城广场那边(珠江新城地铁三号线)走走,晚上还是挺多人的,那边因为亚运才开发的一片公共区域,晚上的灯光还是做的不错,而且那边是回去的路,要回去住的地方也比较方便;也可以去体育西路(地铁一号线三号线中转站)附近走走,广州市新中轴线的中间,天河城,正佳都是些可以逛逛的。在天河城后面,南边,天河南路,那边有个小区,是广州住改商做的比较好的一片小区,那边晚上有很多小酒吧,清吧,累了也可以去那里做做比较有情调,人均大概50左右,还比较划算。

第二天 购物,手信

早上,吃完早饭,直奔公元前(一号线),地铁站出来顺大波人流可以直接到达北京路,这是广州最有名的商业街,也是骑楼风貌街,可以在这条路的路口买点手信神马的,没记错有家莲香楼在路口的位置,卖的东西还是挺传统的粤式小吃,可以带走的,沿着这条路走到尽头有一条惠福西路,那里有很多吃的东西,可以去银记吃下肠粉,或有家茶餐厅,挺不错的,我忘记名字了,菠萝包比较好吃,还有奶茶,不过你从香港过来,那东西就可以忽略了。 午餐在这里解决了~ 在北京路的尽头(走过惠福西路)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的对面有家歌莉娅概念店,上面有个骑楼展,里面展了一些比较批判现在社会的作品感觉做的还是不错的,有时间可以看下,出来之后,建议打的到光孝寺,应该跳不了多少钱,10-14大洋,光孝寺是广州等级最高的寺庙,他的大雄宝殿的斗拱铺作比较有价值,可以看下后面还有一座小寺都是很久前的,保存的比较好,具体朝代忘了,这边的话还是比较佛教气息浓郁点。 然后看完这里又要出去打的到陈家祠,那是广东周边陈氏集资建的一座大型书院,同做祠堂,这座祠堂的话,结合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民间工艺,石雕木雕砖雕这里都体现了,还用上了铁柱,还有很多浮夸的装饰品,很值得去看一下,这个点建议一定要去,体验一下山高皇帝远

的感觉。

看完大概就挺晚的了,应该要准备去深圳的东西了,时间可能比较紧你看着忽略吧。

广州还有很多可以逛的地方,因为你来的只有两天,要想体验完广州还是有点急,先介绍这么多吧,有问题告诉我吧~

补充一些景点:白云山,越秀公园,红砖厂(创意园区)、小洲村(小清新小文艺)、黄埔古港。。。。。不一一列了,你有什么想去的再问我吧,哦还有我学校~有一些民国时候的建筑,也稍微可以看下。

差不多了~广州两天游快乐~哈哈

第二部分:这是个人能想到的广州可以看建筑的地方,或者说这些建筑比较有广州特色,或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意义,因为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所以写得比较乱,希望大家谅解,

现代建筑.(近几年的)

广州大剧院:扎哈作品,不多介绍了.(珠江新城地铁站三号线)

广州新图书馆:日本人设计的,外形像一本摊开的书,周三闭馆,里面可以免费办借书证,在那借书,目测书还挺全的.(珠江新城地铁站三号线)

广东省博物馆: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结构比较浮夸,可以看到很大的悬挑,我们结构老师狠批,说这很费钱.内部空间很丰富,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周一闭馆. (珠江新城地铁站三号线)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据说表皮材料是由德国制造空运过来;内部空间比较简洁,做了几个空中的室外花园;有一个超级大的LED显示屏,貌似最近停用了,不知道能不能进去. (珠江新城地铁站三号线)

花城广场:广州新中轴线上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广场,(尺度比较大,不适宜白天去,晚上比较舒服,还可以到海心沙上散步,虽然海心沙没啥看.)(珠江新城地铁站三号线)

小蛮腰:地标,电视塔,花城广场可以直接看到,(赤岗塔地铁站三号线)

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何静堂作品

珠江琶堤:华工宋刚跟钟冠球老师作品,

近现代:

华工的图书馆:现在是扩建的,旧馆立面在现在入口进去的左手边.夏昌世设计.

华工1,2,3,4号楼,建筑适应岭南气候的例子

友谊剧院

白云山庄(旅舍):已被改的不成模样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何老作品

广州泮溪酒家;园林酒家的代表作品,直接进去就好(荔湾区)

白云宾馆

花园酒店

广州中山纪念堂:

白天鹅宾馆:何老作品,故乡水最出名.白天鹅宾馆是岭南近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现在处于重整装修阶段,内部装饰已被完全拆除,只剩下混凝土框架(这是我两个月前去的时候看到的,不知道现在是怎样了.)

中山大学中山三路的校区 (烈士陵园地铁站 1号线)有较多的近现代岭南建筑的探索作品,虽然有些已被拆了建了新楼,内部不少建筑都能体现岭南建筑的风格

广州文化公园水产馆:可以优酷搜一下这个,有个视频解读这个建筑的,做的很不错.

古建筑:六祖慧能是从广州开始往北传教的,所以在广州曾经有不少佛寺.

(以下部分,是我在网上突然找到的一份资料,感觉还挺全的,然后括号加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可能有错,知道的有限,望谅解,红色标记是推荐去的,另外有一些做的不错的作品但是可能知名度不高,跟本人没去过,就没罗列了,欢迎补充!)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光孝寺

大雄宝殿,有很雄大的大木作,喜欢古建的可以去看(推荐去看)(西门口地铁站一号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光孝路109号,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三国时, 吴国经学家虞翻居此讲学长达30年之久,又称虞苑,经多次改名,南宋以后称光孝寺。 676年(唐仪凤元年),禅宗六祖慧能到寺与僧人论凤幡后,削发受戒,故有六祖殿等以为

纪念。东、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铁铸佛塔。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说。

三元宫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应元路11号,建于东晋时期越岗院,唐代改名为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为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 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亦曾到此修道。

华林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九路,建于南朝,原名西来庵,是当年印度高僧禅宗初祖达摩渡海来中国传教,在西关下九路附近登陆,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故名西来初地。1654年(顺治十一年)西来庵扩建,改名华林寺。

六榕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六榕路87号。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刺史 萧誉为迎“舍利”而建塔,梁武帝赐寺号为“宝庄严寺”,塔为“宝庄严寺舍利塔”。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元符三年(1100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 隋唐

南海神庙 南方少有的官式寺庙,歇山顶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庙头村,又称波罗庙,创建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 是中国古代祭海的场所,距今已有1415年历史。

怀圣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光塔路56号,建于唐朝,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后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光塔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塔,比叙利亚的翁米亚主朝遗留下来的 古塔要早80年。

大佛寺(近北京路一号线公元前地铁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始建于南汉,是南汉二十八寺 之一。

南汉宫苑遗址(九曜园) (近北京路一号线公元前地铁站)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教育路80号,又称药洲遗址。 宋

仁威庙(泮溪酒家附近)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相传始建于宋朝皇佑四年,距今 已有900多年历史,是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 明

番禺学宫(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对面就是广州较好的高中,省实验中学 (1号线农讲所地铁站附近有个东平大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创建于1241年(南宋年间),一说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由知县毛忠、训导李昕始建。现在的格局形成于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道光十五年重建。清代以前为番禺县的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因当时承宣街(今北京路)以东属番禺县管辖,故县学设于此。岭南书院建筑从南宋年间开始,至20世纪初,已近700年历史,番禺学宫是广州现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学宫,是典型的岭南祠庙建筑。番禺学宫与德庆学宫、揭阳学宫一道,同为广东三大学宫。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举办了六届。第六届于1926年5月至9月在这里举办,毛泽东任所长, 肖楚女、周恩来、彭湃等20余人任教员。毛泽东在这里主讲了著名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53年建立纪念馆,同年10月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五仙观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惠福西路西斋巷,1377年(明洪武十年)建成,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内有“岭南第一楼”。

镇海楼 (去越秀公园可以上山顶看下老广州的鸟瞰,没记错里面有以前广州的一些历史照片,广药队以前的主场在镇海楼下面)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秀公园内,始建于1380年 (明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在越秀山上建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为我国四大镇海楼之最,至今已有 600多年历史。

海幢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南华中路188号,寺处相传为南汉千秋寺所在地。南汉开 国君主曾在这一带大兴土木,除建寺院外,附近还建有梳妆楼、刘王殿及郊坛等,但宋元以 来多废为民居。明代富商郭岳龙于原千秋寺处筑建宅苑,占地极广。明朝末年,僧人光牟从 郭家花园中募得一块地皮拟建寺院,仅以旧宅稍事修葺之后挂上“海幢”门匾。清初巡抚刘 某捐资为之正式建成山门。山门在今南华中路处,当时还是“海边”(珠江古称“珠海”),佛教寺庙中有经幢(刊刻经文的石柱),寺名即取滨海佛寺之意。

城隍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原为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隍 庙。

琶洲塔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村,建于明代,为广州明代三大塔之一。

赤岗塔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建于明代,为广州明代三大塔之一。

纯阳观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漱珠岗五凤村,建于清代。

聚龙村民居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芳村冲口街,建于清代。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抗英大街145号。1841年5月《广州和约》订立,同月29日,一群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被韦绍光等村民击毙数人。村民估计英军会来报复,于是在村北的三元古庙集会,决定武装抗击,并即与各方进行联络。

柯拜船坞遗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长洲黄埔造船厂,建于1845年。

沙面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沙面,1861年,英法租界。沙面的建筑集中了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和现代主义,故被称为欧陆建筑的大观园。

圣心大教堂 (石室) 海珠广场地铁站出口往右走(一德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一德中路,又称圣心堂,1863年(清同治二年)兴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落成。广州著名的天主教堂,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座双尖塔哥特式石结构建筑物。因整座建筑材料主要用花岗石砌筑而成,故又称“石室”。

梁家祠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号,建于清代。

庐江书院(何家祠)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之一,建于清代。

黄氏宗祠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320号,建于清代。

豫章书院和潮州会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沿江路市第九中学内,建于清代。

广雅书院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内,建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创立。

万木草堂(邱氏书院)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原为邱氏书院,康有为于1891年 (清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室,设堂讲学,后将其命名为万木草堂。

陈家祠(陈氏书院) 民间雕塑技术的集中展现,同时体现了南方人在不能使用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下如何体现等级跟地位的典型例子.极力推荐,没记错要十块门票(一号线陈家祠地铁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动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建成。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 地。

锦纶会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新街21号,建于清代。

邓氏宗祠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龙涎里直街2号,系邓世昌的出生地。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邓氏家人用朝廷给予的抚恤银扩建宗祠。现为海珠区博物馆。

十香园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建于清代。清末著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的居住、作画及授徒之所。园内种有写生用的素馨、茉莉等10种香花,故名十香园。现存紫梨花馆一座。馆内西部为居巢授徒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均曾学画于此。

惠爱癫医院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芳村明心路36号,建于1898年。

刘氏家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河区广州大道中大洲地12号,建于1900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广东造币厂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华路4号省党校内。

西关大屋建筑 在荔湾湖公园边上有个荔湾民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广州以前有钱人住的比较好的民居,对南方气候有很好的适应性.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位于沙地一巷36号;逢源大街8号、21号;逢源北街13号、84号、87号;长寿西路鸿昌大街22号;宝源路8—34号、5—23号;多宝路201—221号;南华西路。

泰华楼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多宝坊27号。

旧当铺建筑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位于荔湾区华贵路26号;中山七路22号后座。

东山浸信会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建于1909年。

广东咨议局旧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馆址原为清末广东咨议局,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为一组中西合壁的建筑群,主楼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1月9日广东各界代表在咨议局集会,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后改为非常国会,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国民党中央党部,国共两党不少领导人曾在此工作。50年代在这里建 立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波斯楼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海天四望街波楼3号,建于1910年。近代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楼位于越秀区文明路215号原中山大学校园内,是原中山大学校本部的办公楼。原为清代广东省科举考试的场所——贡院的大院。钟楼和毗邻的“东堂”、“西堂”均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8年改为广东优级师范学堂。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钟楼底层召开。同年,孙中山将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改为广东大学。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此举行。1926年7月为纪念孙中山,广东大学改为中山大学(1933年迁往石牌)。1927 年1-4月,鲁迅在该校任教时曾住在钟楼。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建于1907年,旧址最早为广东士敏土(水泥)厂的所在地,建筑师是德国人。1917年9月1日,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在这里建立临时大元帅府。1918 年5月被迫离职去沪,大元帅府的使命也随即结束。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华路小东营15号,1911年3月29日发动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陵墓类建筑设计的代表,强烈的纪念形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先烈中路79号,始建于1911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由岭南派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

明心书院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芳村花地街明心路,建于1912年。

黄宝坚石屋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文昌南路敬善里13号,建于1912年。

基督教救主堂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位于越秀区万福路184号,建于1912年。广州早期具有圣公会教堂特色的建筑。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 珠江边上,如果想去珠江边散步可以去看看.)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43号,建于1913年,为典型的古典柱式构建筑,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

广东财政厅旧址 (现在还在用)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北京路376号,建于1915年。

粤海关旧址 (珠江边上,跟广东邮务管理局很近)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29号,俗称大钟楼。1913年拆除原2层办公楼,新楼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设计,1916年秋落成。四层,高18.85米,连钟楼高31.85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由英国进口。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广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之一,也是广州最早的罗马古典式建筑。

大新公司城外分店(南方大厦)(历史意义在于中国第一东钢筋混凝土建筑)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49号,建于1919年,由澳洲华侨蔡兴等人集资在西堤兴建,原为大新公司城外分店,是广州首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属巴洛克风格。

塔影楼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位于荔湾区沿江西路36号,原陈少白所建的联兴码头事务所和 寓所,建于1919年。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春园) (标记的意义在于可以去那附近走走,广州老社区的环境氛围,街巷尺度等.)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原名春园。自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办 7 公处一直设在这里。中共三大期间,春园成了党中央机关人员的活动地方,包括国际代表林和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住在春园24号二楼,并在此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

黄埔军校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长洲岛,建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秀南路89号,原为惠州会馆,大革命时期曾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是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第一个正式会址。内有1926年建的“廖仲

凯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

岭南大学建筑群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新港西路中山大学内,建于1924年,为美国人所建。

中央银行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沿江中路193号,建于1924年。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东园横路3号,1925年。

文德楼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文德东路文德里1号、3号、2号,建于1925年。

广州公社旧址(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起义路1号,旧址原是国民党公安局,是纪念1927年12月爆发的广州起义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叶剑英题写馆名。

仲元图书馆(广州美术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秀公园内,主体建筑建于1929年,由岭南派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主馆仿北京故宫文华殿设计。

陈济棠公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建于1930年,是一座布局园林化 的西式建筑。

余荫山房(在番禺虽然有点远,而且周边没什么景点,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岭南园林的代表,现在有部分新建的加在里面,但是做的不是特别好,还是旧的部分更能体现岭南园林的特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北大街,建于1931年,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中山纪念堂 (留洋回来的建筑师作品,也代表着民国时期岭南建筑风格的探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东风中路295号,1931年10月建成。原址为清代抚标箭道,后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为督学署,1921至1922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在此设立总统府。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被夷为平地。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的功绩,在孙中山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筹建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 年动工,1931年10月落成。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孙中山文献馆) (摸底快题所在之处)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71号,1933年10月落成。1927年,旅居美国、 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华侨为纪念孙中山,集资兴建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由岭南派著名

建筑师林克明设计,系宫殿式建筑。

海珠桥 (可惜现在处于重建状态)

位于,建于1933年,在广州解放前夕,曾被国民党反对派撤离大陆前将海珠桥炸毁,解放 后人民政府仅用7个月就将桥修复。

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水荫路113号,建于1933年。1932年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蔡廷锴、蒋光鼐两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奋起抗战,并得到了全国人民以及海外侨胞的 支持。许多青年华侨回国直接参战。有152位华侨青年参加了吴淞和江湾保卫战。至1932 年9月止,共收到各地捐款1000余万美元,其中来自海外华侨的约500万美元。

广州市府合署大楼 前面是人民公园空间尺度很宜人,白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使用.(一号线公元前地铁站动漫新城上面)

现市政府大楼,第一期工程(正面前座及两旁的前座)于1931年7月动工,1934年10月竣工。由岭南派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为了与北面的中山纪念堂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大楼 采用宫殿式建筑外形。

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河区石牌五山路、东莞庄,建于1935年。

爱群酒店 (广州老地标)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113号,又名爱群大酒店,1931年开始设计,1934 年10月破土动工,1937年7月27日剪彩开业,是同盟会员陈卓平集华侨资本创办,属于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产业,故名爱群大厦。曾为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物,被誉为“开广州建筑的新纪元”和“南中国建筑之冠”。

东山旧民居建筑群 (与前面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春园)是同一个地方,建议走走,一号线东山口地铁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春园位于新河浦路27号;简园位于恤孤院路24号;葵园位于恤孤院路9号之三;明园位于培正路12、14号;隅园位于寺贝通津42号。

东亚酒店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堤326号。

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东路沙河段1号,建于1944年。孙立人将军。

恩宁路历史建筑群

广州骑楼跟历史民居较多聚集的地方,道路跟街巷的尺度跟空间关系,都保留的比较好,但是近年来拆的比较多,所以某些地方惨不忍睹(一号线长寿路地铁站)

PS:

之前有个华工做的“其有其无: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可以百度下看下能不能找到一些资料

岭南现代建筑

岭南现代建筑是中国最有探索性地结合了现代建筑、地域气候、环境、园林和文化传统的建筑创作,具有浓郁的地域主义色彩,进而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建筑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夏昌世、佘畯南、莫伯治、何镜堂等为代表的建筑师的创作引领了国家的潮流,并通过更多建筑师的学习和效仿传播到了更为广大的区域。岭南现代建筑的创作立足于对建筑现代性的追求,其建筑的地域性实际上源自于现代性,尤其是技术理性,植根于乡土的文化和建造传统。其最重要的特征包括: 1设计结合气候;

2设计结合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建成环境); 3空间精神源自传统园林和现代主义建筑; 4建造契合地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5形式上创造了轻盈、通透和明朗的新性格。

广州部分亟待修复及抢救的岭南现代建筑名录

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1951,建筑师:夏昌世】 2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手工业馆【1951,建筑师:郭尚德】

3 泮溪酒家【1960,建筑师:莫伯治/1974 年扩建,建筑师:吴威亮,林兆璋】

4 东方宾馆【1961,建筑师:林克明,麦禹喜,朱石庄,黄浩,黄扩英,叶乔柱,赵永权,何球,李应成/1972 年扩建:佘畯南,钟新权,王陆运,莫炳文】 5 白云山山庄旅舍【1962,建筑师:莫伯治,吴威亮】

6 友谊剧院【1965,建筑师:佘畯南,麦禹喜,朱石庄,谭卓枝】 7 矿泉客舍【1976,建筑师:莫伯治,陈伟廉,李慧仁,林兆璋】

8 白云宾馆【1976,建筑师:莫伯治,吴威亮,林兆璋,陈伟廉,李慧仁,蔡德道】 9 白天鹅宾馆【1983,建筑师:佘畯南,莫伯治,林兆璋,陈伟廉,蔡德道,陈立言】(已列入登记文物)

10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1989,建筑师:莫伯治,何镜堂,李绮霞,马威,胡伟坚】 11 中山医学院建筑群【1953-1957,建筑师:夏昌世等】 12 华南工学院建筑群【1951-1964,建筑师:夏昌世等】

另外再推荐一些广州可以走走的地方

文明路骑楼街达杨炖品玫瑰甜品百花甜品 ,吃货懂得

红砖厂创意园区装文艺的地方不定时有不少展览,像北京798,不过商业化没那么重. 北京路歌莉娅概念店不定时有展览 星海音乐厅

东皋大街历史建筑群(一号线烈士陵园站)

暂时想到这些….欢迎补充或指点错误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