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小班教案
【篇一: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学情分析: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缺少龙的十二生肖的图片导入本课话题“龙”。
“龙去哪儿了呢?”“原来这条龙去了一个叫叶公的家里”从而导入《叶公好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出处
(插入幻灯片)《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济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历史故事。
三、解题
(二)了解叶公:
(插入幻灯片)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公元前524年沈诸梁受封于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史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四、出示自学导航,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合作探究1.
解释词语:窥、牖、施、走、写、闻
完成合作探究2.
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
五、各小组成果展示:
(一)释义
窥:探望、偷看
牖:窗户
闻:听说
师:注意
(二)师补充(插入幻灯片)
金钥匙:
古今异义:同一个字,古代意思和今天的意思不同。
写:古意:画;今:书写。
走:古:跑;今:走。
(三)带着理解读课文。
注意断句。
(插入幻灯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四)幻灯片出示译文
(五)小组展示成果二
(幻灯片)内容提要:一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爱龙,待真龙赶来看他时,他却吓得失魂落魄而逃。
六、合作探究
(一)(插入幻灯片)完成合作探究3.
问题(1):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
问题(2)叶公真的喜欢龙么?见到真龙时叶公怎么样?
(二)成果展示: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屋内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三)发现问题:叶公到底是喜欢龙还是不喜欢龙呢?
得出结论: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板书:表面上——喜欢 实际上——不喜欢) (四)
七、表演:《叶公好龙》
甲:独白
乙:扮演叶公,
丙:扮演真龙
全班:作者发出议论一句
八、说一说:你觉得叶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
九、口语交际:
你想对叶公说些什么?
生活中有没有像叶公这样的人?
十、小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
叶公好龙:讽刺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言行一致;
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十一、作业:
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篇二: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学生自由回答学过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
2、谁能说一说这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今文对照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叶公好龙》选自西汉刘向所编撰的《新序》。
(板书课题)“叶公”是谁?“好”怎么读?什么意思?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读了课文就能有一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好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
(2)古今对照,理解古文含义
(3)阅读金钥匙,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4)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5)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1.集体检查(小黑板出示):
辩字义: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金钥匙(读金钥匙),从金钥匙中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写”在古代是画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
牖:you 窗户。
窥:kui 偷看。
凿:zao 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种工具。
写:古时候是“画”的意思。
走:古时候是“跑”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师:好,下面我们继续来读课文,指名读文,集体评价
1,结合译文,理解古文。
2, 从哪些句中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
板书: 非常喜欢: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指名回答)
现在我们就去叶公家里面参观参观,叶公家里面怎么样?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参观了叶公家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叶公的家里到处是龙,他真的非常喜欢龙)
大家想一想,叶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天上的龙听说了叶公的事,真的就来了。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
板书:见真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指名回答)
请大家看看,这几句里面哪一些是写叶公的神态的?哪一些是写叶公的动作的?画出来
动作:弃而还走
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动作?
神态: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谁能来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看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觉?(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大家再想想看,这条龙见了叶公的样子会怎么想怎么说? 3挖掘寓言的寓意
我们中国人可有一句话,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下面我们不妨把叶公好龙的表现和叶公见龙的表现联起来读一读。(相机潜移默化的进行背诵训练)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这回对比一读,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叶公的?
相机追问:
叶公到底是好龙还是不好龙呢?请大家给叶公下个结论吧。 相机板书
结论: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是什么?谁来说说?
如果请你用一个数学符号连接上面两段叶公的表现,你会选择哪个?
这个不等号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想看,叶公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的人呢?
四,总结
叶公好龙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像叶公这样的人,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喜爱。用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五,布置作业
【篇三: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叶公好龙》优秀教案】
叶公好龙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意思,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素材】
1.《叶公好龙》的图片。
2.叶公简介。
3.《新序》简介。
4.刘向简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
1.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者诗词吗?(课件出示图片)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一想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叶公好龙》。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本文的朗读节奏。
(1)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
文言文朗读方法
①注意把读的速度适当放慢。
②要注意停顿得当。(课件展示朗读节奏)
(3)再读古文,结合文言文译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出难懂的字、词、句。
(写龙、窥头于牗、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三、深入理解。
1.本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意思。
“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写”在古代是画的意思。(课件出示古今异义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