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国大亨传奇观后感

来源:爱够旅游网


美国大亨传奇观后感

一、概述

《美国商业大亨传奇》这部专题叙事片以编年史的角度,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鼎盛时期的美国,几位富豪巨头如何在无拘无束、乏序少则的前提下,肆意吞并和拓展事业版图,如何充满创造性地在财富王国中勾心斗角、神机妙算、攻城掠地。

南北战争后,美国百废待兴,但经历短短50年的时间美国就从一个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美国的神话呢?这部纪录片纪录的就是这个神话的缔造者: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JP摩根……现代美国的缔造者正是这样一批充满传奇色彩的商人。

二、内容介绍以及分析

南北战争之后,一片废墟之上,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的新纪元即将到来。

这个国家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不是政治家的最佳领导者。他白手起家,全凭个人意志,将纽约港一个潦倒的小生意,打造成了航运和铁路帝国。

他就是康纳留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 ),历史赠与他“准将(The Commodore )”的称呼。

经营了40年船舰运输之后,南北战争爆发之前,范德比尔特决心用铁路连接美国,

搭建这个国家的货物运输动脉。战后,石油搭乘这条动脉流动着,为这个国家提供新的光源,成就了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的石油帝国。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钢铁提供了更高效的路桥和大楼建筑材料。坚固的钢桥跨越密西西比河,连接这个国家的东部与西部。新型的钢铁建材,使得一座座前所未有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再次推进了繁荣的速度。

金融业在铁路行业陷入过剩、钢铁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的时候大展拳脚,J•P•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用资本的力量提供了资源和效率整合的全新模式。

心越来越深,路越来越远,汽车诱惑着走向远方的脚步。亨利•福特(Henry Ford)推动着一个车轮上的时代,在技术、道路、燃料、资本都恰好的时候,滚滚而来,谁也挡不住。

历史的风云际遇人类的梦想,人类的梦想插上技术的翅膀。

铁路帝国:范德比尔特

由轮船起家后又投资铁路。

南北战争—破坏。

关闭大桥禁止通行,对手股价大跌,吞并,成立纽约中央铁路。

If they want a war,I’ll give them a war.

进一步吞并,遭遇股价稀释,衰落。

之后转到煤油行业运输,同洛克菲勒合作—石油帝国。

石油帝国:洛克菲勒

放弃,转向炼油,同范德比尔特合作,获得低价运费,取得竞争优势。成立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通过收购和垄断,控制了90%的石油供应。

铁路公司联合要挟,借此提高运价。迫使洛克菲勒转向了管道运输。

致使所有铁路公司损失惨重,洛克菲勒控制了话语权。

同时,Scott和卡内基进入石油行业(拥有匹兹堡到纽约的铁路),洛克菲勒关闭匹兹堡所有的炼油厂,使竞争对手惨败。

多年以后:洛克菲勒在炼油的废物中发现了Gas :汽油。内燃机,燃料。

钢铁帝国:安德鲁.卡内基,Tom Scott的门徒。

From ashes to ashes,and dust to dust.

由铁路供应钢铁转向建筑,一举成功。后为了提高利润,同Herry Frick合作。

压榨工人,罢工,工会,胁迫,雇佣军,Herry Frick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

最后为了避免政府(罗斯福总统)的反垄断调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防合同。

如果你是第一个涉足某行业的人,你在行业中将具有后来者无法取得的优势。

金融与电力:J.P Morgan 投行世家,决意投资电力,发电厂。

爱迪生—直流电,特斯拉—交流电。

告AC侵权,被迫转让交流电专利,接收通用电气公司。

J.P Morgan,Rochefeller,Carnegie三人联合,推麦金莱为总统。

We need to buy the president.

麦金莱遇刺身亡,罗斯福执政,推行反垄断调查,就此衰落。

“Morganization”:将两个竞争的公司团结起来,统一管理,减弱竞争,提高利润。

洛克菲勒进入钢铁领域,VS 卡内基。

后来被J.P Morgan买下,成立了US STEEL(美国钢铁公司)

汽车帝国:亨利•福特

ALAM,福特汽车,又一个时代来临。

三、竞争策略分析

1、直接与竞争对手竞争

直接与对手之间进行竞争,双方竞争自己的产品、服务等

2、不战而胜的策略

放弃主流市场,直指次主流市场——放开大道,另辟蹊径,挺进无竞争领域。

3、与竞争对手合作

与竞争对手合作能求的双赢,增进合作,实现盈利。

四、企业家特质

1、决心与信念

在预感到铁路可能成为未来的影响力的时候,范德比尔特卖掉了船运公司,专心搞铁路运输,一手打造起庞大的铁路帝国。

2、Nothing’s impossible

这句话是影片中卡内基的口头禅,卡内基从一穷二白的穷小子一步步登上美国首富的

地位,个人的经历让他确信,Nothing’s impossible。建造密西西比河大桥的过程中,正是这种信念的最佳体现,他完成了不可能,创造了一个人工奇迹。

3、扭转时局的能力与魄力

JP摩根不是一个容易被打败的人,这在他支持的直流电被交流电打败的时候,更是如此。在得之竞争尼加拉瓜水电站的项目失败时,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迅速调整战略,踢掉了爱迪生,转身支持交流电,从新打造商业帝国。

洛克菲勒也不会轻易低头,在得知铁路公司联合起来抬高运输价格的时候,他独辟蹊径,开创了管道运输的新模式,一举扭转了和铁路公司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4、远大的理想

财富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这些人追逐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正如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和摩根做的那样,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经营一家公司,而是再造一个行业。

(1)远见和不断地改变

范德比尔特在航运事业的巅峰期,毅然决定卖掉所有的船只而转战铁路,因为他知道,更大规模的货物流动将会到来,更便捷的基础运输设施建设将至关重要。

洛克菲勒的父亲带着全家移民来到美国,靠卖野药行骗为生,却没有影响到洛克菲勒对光明的敏锐和向往。在那个大多数人只是像赌徒一样去钻井挖油的年代,洛克菲勒开始了精炼煤油的生意。

卡内基的钢桥见证了坚固,他知道人们一定会需要这种新的建筑材料,以便打造更神奇的建筑物。

摩根看到了新光源的价值,决定开拓电力行业。

福特洞悉人们的自由之心,他决心用车轮来承载这份自由,让汽车变得更安全、更便宜、更易得。

(2)承担风险和直面输赢

证券市场提供了企业分化整合的机会。

那时候,美国证券市场还处在鲁莽的青春期,各种今天被认定为金融犯罪的行为不断冒出,而范德比尔特居然败在出售假股票给他的两个小辈(Jay Gould 和Jim Fisk)手里。

卡内基的第一座钢桥曾面临被撤资和逼债;

洛克菲勒的自建输油管道严重冲击铁路货运;

电的发明威胁着洛克菲勒的煤油生意;

西屋和特斯拉的交流电击败了摩根和爱迪生的直流电......

自由市场总是面临各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但是,通常它们也是更扎实的经验和新的机遇。

(3)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克(Stephen Wozniak)说过:“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是需要有新技术去支撑的”。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充当新技术的催化剂。

英国人亨利•贝塞麦(Henry Bessemer)发明了一种装置,可以将一根钢轨的制造时间从两周缩短到15分钟。卡内基找到了贝塞麦,资助和加入这项技术的改造与转化。

摩根把自己的家变成了爱迪生直流发电的试验场,并全力把这种魔术般的新光源介绍出去。

洛克菲勒支持和资助从石油中提炼出汽油的技术,这也帮助他绕过了来自电灯对他的煤油帝国的威胁。

(4)谈判是一门艺术

范德比尔特与洛克菲勒的谈判融合了利益、互惠、妥协,那是一种巧妙的行业合作。

卡内基与资本的对话是对梦想和未来市场的展望与坚定信念,而说服市民相信钢桥的坚固更是一个故事、一场欢乐、一种潜移默化的认知改变。

洛克菲勒与卡内基之间半辈子的互相恶作剧,谁能说不是一种心脉想通的竞争与合作?

福特在一百年前就知道用亲自参加并赢得车赛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公众形象,以便增

加和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关于专利权的谈判和诉讼的筹码。

(5)改变世界的心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这是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福特这一代企业家的信念,也是帮助他们在历经一次次风险与挫折之后,又一次次重拾梦想的动力来源。

今天,它依然是优秀企业家的重要信条之一。

三、专利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在摩根财团雄厚的财力支持下,对于成功竞标尼加拉瓜瀑布发电站项目,即使直流电有争议,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通用电气公司依然信心满满。

而通用电气的竞争对手,与尼古拉•特斯拉(Nicola Tesla)的交流电合作的西屋公司,因为规定的专利使用费高昂,投资人都望而却步。交流电专利权的拥有者特斯拉决定:放弃全部专利权,以保证交流电赢得尼加拉瓜瀑布发电站的机会。

事实上,正是特斯拉的零财商,使得电气时代真正意义上被迅速开启。高压传输、无线通信、遥控、霓虹、X射线、导弹、天线等等这些技术,都印刻下这位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智慧。特斯拉的无数专利成就了这个世界的进步和无数人的财富,而他自己,却被历史故意遗忘。

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手握汽车制造的专利权,他们起诉福特未经授权而制造和改装汽

车。福特希望最普通的人也能买的起汽车,但专利费会使得福特的汽车成本居高。

专利权,一面激励技术创新,一面又阻碍社会性技术进步。是不是很纠结?

四、所谓垄断

人、企业、政府、国家,所有这些主体,只要有机会,都会有一种冲动:变得更强大、掌控更多资源、创造更高成就、站在价值顶点。

这种冲动源自人性,垄断源自人性。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政府对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整个诉讼过程一直沉默寡言的洛克菲勒,在法庭上留下了足以刻写进企业史的最后陈词:

“当我进入石油行业的时候,这个行业一片混乱。我带来了秩序。我把二流的、低效率的市场,打造成一个高效率的产业,而我行事的方式,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我为千家万户带来光明怎么没人抱怨?我把汽油价格大幅降低怎么没人抱怨?我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出口额上百万美元时怎么没人抱怨? ......

......石油是这个国家的燃料。你们称之为垄断,而我称之为企业。”

与此同时,另一家“垄断企业”,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却并没有被起诉,因为,摩根刚为美国政府谈下了好几笔国际大生意,并且正在投资建设国家的基础设施。

调用了444名证人,搜集了1.2万页证词,法庭最终裁决标准石油公司败诉。

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成了34家小公司。事实上,这些被拆分出来的小公司,没过多久,又成长为巨头公司和行业霸主,比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而洛克菲勒则是每家新公司的股东。

虽然输了官司,却并没有妨碍洛克菲勒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那些在自由市场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自然垄断企业(与行政垄断企业完全不同),我们究竟该怎样认识它们?

五、慈善与社会责任

财富来自社会,价值来自社会。

历经鲁莽、成长和成就,那些了不起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越来越明白这种共生和互相反哺的社会平衡关系。无数著名的大学、医院、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的名称背后,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福特对于自己给工人提高工资的行为做了这样的解释:“提高工人工资,这不是慈善行为,这是效率问题,工人也无须感激雇主,因为这是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公平世界。”

更有趣的是,一生都在比“谁挣钱更多”的洛克菲勒和卡内基,晚年时,两人开始了一场新的比赛:谁捐钱更多。

中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赠第二多的国家(第一多的当然是美国啦)。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协和医院的创办,就是来自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捐赠。

洛克菲勒活到97岁,一生捐赠超过5.3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超过一千亿美元)。

一次捐赠会上,卡内基说:“当我死后,为平生的所作所为接受上帝的审判时,我认为自己会得到一个无罪裁决。在我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已经比我初识它时多出了几许美好。”

六、多亏了这些人

前惠普公司CEO卡莉•菲奥丽娜(Carly Fiorina )说:

“美国的脱胎换骨多亏了这些人,多亏了他们的远见、勤奋、决心、冒险精神。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人只可能在美国成就这样的伟业,因为这里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都更加鼓励梦想,唯一的问题是,你的梦想有多大,以及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