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军院校教育对我军院校训练内容改革的启示
作者:王兴跃 朱新化 秦龙龙 来源:《商情》2010年第27期
[摘要]自军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以来,我军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教育内容改革的轨道上加力运行,各个方面均已初见成效。本文通过分析美军院校教育的特点,提出我军院校应以党的军事理论为指南,创新发展军事训练理论;以提升作战能力为目标,科学建立训练内容体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大力改进教育训练方法。 [关键词]美军院校教育 训练内容改革 启示
随着教育内容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最新一期全美高等院校排行榜上,西点军校跃过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名校傲然榜首,美海军、空军军官学校也都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美军院校教育训练水平的先进,对我军院校教育训练内容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美军院校教育特点
(一)以前沿作战理论为牵引,指导教育训练实际
美军认为,今天培养的是明天的军官,是为了打赢未来的战争,教育训练就不能总停留在过去和现在,必须以超前创新的作战理论指导实际训练,必须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1.以联合作战理论为牵引,突出以联合作战能力为核心的训练。上世纪80年代,美军在大量联合作战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作战理论,为了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指挥军官,联合作战教育理论也应运而生。根据“斯凯尔顿小组”一份关于军事教育改革的综合报告,美军初步构建了联合军官教育培养体系,并提出“分为两个阶段的联合职业教育模式”。其后,参联会又颁发了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联合军官教育系统,《参联会主席第1800.01号指令: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将联合军官教育由两个阶段扩展为5级全程教育。通过不断努力,美军联合教育始终紧贴联合作战理论的发展,逐渐形成以“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为核心的联合教育理论。
2.以网络中心战理论为主导,加强以网络战能力为中心的训练。自2004年美国防部颁布《网络中心战实施纲要》起,美军迅速抓住网络战主要是将各分散的作战要素通过全球信息栅格实现网络化,共享战场态势感知,协调统一行动,将信息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充分发挥整体作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效能这一本质,在教育训练中将职能相同的作战要素系统联结,着重加强三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
(二)以战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拓展教育训练内容
根据战争需要制定训练内容,是军事教育训练的基本原则之一。从美军最近几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其训练内容为适应战场需求而不断变化发展。
1.适应复杂作战环境,加强战斗精神训练。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要面对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政治迫害和恐怖主义等复杂作战环境,虐囚、叛逃、性侵犯等问题不断出现。美陆军在“基础战斗训练”中,设置了以忠诚、职责、荣誉、个人勇气等7个核心价值观为主的训练内容,在西点军校的基础课中,甚至专门开设“委屈学概论”,培养军人的价值观和荣誉感,强化军人思想品德,使他们能在各种战场上始终保持稳定的心态。
2.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加强信息作战训练。美陆军《作战纲要》中写到,信息战是保障其他作战行动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同时颁发了信息作战条令,明确信息战训练内容。电子侦察、攻击、防御,网络攻防,联合信息战等新的训练内容不断出现,并逐渐完善。 (三)以模拟仿真技术为平台,创新教育训练方法
上世纪90年代,美军开始全面推广计算机模拟训练,成立了国家模拟训练中心专门负责研制、开发、管理模拟训练系统和器材,以及支持美军模拟训练。它的成立有力地推动美军计算机模拟训练的广泛开展。
1.“全频普指挥模拟系统”。这套由美国新兴技术研究所与模拟训练装备司令部联合开发的模拟系统,对全部通用联合训练科目进行了模拟,用于提高各级指挥员战场认知和联合作战能力。
2.“分布式模拟系统”。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相互独立的单一模拟系统或模拟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组成一体化的模拟网络系统。同时实现单兵模拟训练与联合一体化模拟训练,在集成训练中提高整体战斗力。
3.仿真电脑游戏。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动员140万人次的军人前往当地作战,其中接受过作战游戏培训的官兵达到90%。美国统计结果显示,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60%,经过计算机模拟对抗训练后,生存的概率可以提高到90%。 二、对我军院校教育训练内容改革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入21世纪,我军院校教育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军院校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模式,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以党的军事理论为指南,创新发展军事训练理论
我党的军事理论是与日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30年以来,先后产生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一系列先进的军事理论为我军院校军事训练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思想源泉。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我军院校的军事训练理论创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始终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化,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二)以提升作战能力为目标,科学建立训练内容体系
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威胁的作战将逐渐让位于基于能力的作战。与此相适应,院校教育训练内容也应由基于既定作战任务向基于提高打赢能力转变,调整改革训练科目,深化军事教育训练内涵,拓展军事教育训练外沿,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体系。 (三)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大力改进教育训练方法
信息战的出现给训练提出了模拟化的新要求,一体化联合作战系统对抗又将单一模拟推向了网络化系统模拟。从美军对模拟训练的重视,可以看到训练中采用建模与仿真等高技术手段,既是提高训练效益的需要,又是解决当前训练自身复杂性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军变革的不断发展深入,一大批科学训练方法和先进器材在院校得到推广和应用,但由于受思想观念、装备器材和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我军训练方法和手段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层次上,方法陈旧、手段落后。这就要求从我军实际出发并借鉴外军经验,重点突出科技练兵,开发模拟化教学新方法,实现我军院校教育训练水平的新飞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