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政治课难教,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更是难上加难,做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政治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妙趣横生,受学生欢迎,从而达到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效呢?近年来,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深入实际。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在文化基础、领悟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去认真考虑这一差距,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因材施教随时变换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分层次教学,是变换教学模式首选之作,知识之果,能够结在不同的高度,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如何使他们都能跳一跳摘“桃子”,这是作为老师要经常思索的最佳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设计不同的题型,有低层次的,中层次的,也有高层次的。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分别摘到“桃子”,尝到了成功的甜蜜,坚定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一般而言,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总是一个面孔,照本宣科,采用“一言堂”式的灌输,那会使绝大部分学生感到厌烦,天长日久就会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由于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独具匠心,巧设导语。导语好比药引子,学生愿不愿意上这堂课,这个药引子非常重要。别具匠心的导语可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胃口大开,一饮而尽。否则,学生味同嚼蜡,硬往学生肚里灌,那只能使学生消化不良。新奇、巧妙的导语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如:在讲《国家制度》这一章时,巧设导语:当今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两种类型国家是用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呢?这样就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所讲内容——国家性质。
2.2 抓住社会热点,紧扣时政。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应用,同时。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有求知的要求,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职校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教师如果只去讲枯燥无味的理论,那只能是雪上加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抓住社会热点精选案例,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职业道德的职业道德规范时,结合三鹿奶粉事件谈诚实守信对一个企业重要性,不讲诚信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人,不讲诚信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不讲诚信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于觉浅,绝知次事要躬行”,理论贴近实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巧用名言、诗词、谚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名人的人生格言、警句、诗词等,其内容隽永,含义深沉,闪耀着丰富的思想光芒,它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名言、诗词,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摆脱单纯用理论地说教式语言带来的枯燥乏味,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很好的领会教材,于是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个人收入的分配》这部分时运用古诗《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引出课题,旧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呢?
3 不断改进考试评价制度,重视日常行为表现
在职业学校,学生往往认为“专业是实的,政治是空的”。政治课没有专业课和基础课重要。可有可无。学习了也没有什么用等等。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他们的素质发挥好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为此,我在考试评价制度上作了如下创新:①课堂提问占15%;②课外作业占15%;③其中考试占20%;④期末考试占30%;⑤日常表现、生活小事、文明礼貌、实习表现占20%。
这样大大地改变了过去一张白纸定成绩、定乾坤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对划框框背条条的考试看法,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讲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的多了,实习期间自我约束的能力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既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由于在政治课教学上做了几点探索尝试,学生对于政治课产生了浓厚地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不断探索创新,发现更好地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挥好思想政治课成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