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分析》教
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基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分析》 姓名 学校 教师姓名 学校名称 任教学科 教龄 语文 2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教学目标 2.读通读顺课文。解决阅读中因年代久远或国情不同产生的疑问。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交流课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教学重点: 1.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2.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难点: 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我们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要落实双基学科核心素养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本课程教学中,着重析 培养学生稳定、基础性特点。 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二年级的课文中学生还学过其中的一篇《丑小鸭》。因此,确定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基础,所以在学习中需要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插图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预设学生活动 第一部分插图预设: 设计意图 一、通过预设一:这是一个冬天插图,使学生1.PPT出示课文插图1,的夜晚,因为屋子里、街道切身体会,在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上都亮着灯,屋外正下着鹅意境中更好画,你关注到了哪些信息?毛大雪。 有什么疑问? 预设二:屋顶上、街道的思考问题 二、加强二、初读课文,释疑解上都覆盖着一层白雪。街道学生对课文难,梳理文章脉络 上只有一个小女孩,衣服穿内容的熟悉,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得很单薄,光着脚走在雪地加强学生的2.反馈交流。 里,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自主学习能力 (1)指名逐段朗读课孤独的脚印。
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预设三:这么冷的天,还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一(2)请学生提出不理解个人光着脚走在街道上呢? 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交流。 3.梳理文章脉络。 三、学习第一部分,品味小女孩的“可怜” 四、书写指导 第二部分(2)部分预设: 预设1:哆哆嗦嗦、蜷着腿 预设2:“铜脚、铜把手”是什么? 预设3:火柴为什么能在墙上擦燃? 板书设计 第几次擦燃火柴 幻象 愿望 现实 1 大火炉 渴望温暖 寒冷 2
烤鹅 渴望食物 饥饿 3 圣诞树 渴望欢乐 孤独 4 奶奶 渴望疼爱 痛苦 5 飞走 渴望幸福 冻死 教学反思 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资料进行有机重组,以争
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多媒体找出作者安徒生给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个怎样的结局,并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使他们带着疑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在比较中品读,在品读中有所感悟,构成见解。使学生明确小女孩看到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唯一疼她的奶奶时是幸福的,说明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快乐与疼爱。而幻想过后的小女孩是不幸的,个性是她幻想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根本不存在的。在学生汇报时,配以多媒体演示加深体会,加强理解。教学中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