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基础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科合题意的)
1.下
列关于生活环境中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5℃ B.人感觉温吸面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C.火柴的火焰温度是50℃ D.厦门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下列情境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一块镜子掉在地上摔成碎片 B.一根木头烧成了木灰 C.一块钢锭被压成了钢板 D.一块钢锭被化成了钢水 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B.体温计内有一缩口,实验室用温度计内没有缩口
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向下用动几下,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后,可离开身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4.据外媒报道,2019年1月美国中部和东北地区寒冷天气导致超过 20人死亡。后来农民在果国里发现了极寒天气的又一特产一一“鬼魂 苹果”。在极寒天气作用下,没有摘下的苹果由于附着在上面的水发 生了哪种物态变化而保持了苹果的外形 ( )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5.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 C.在太阳下原晒的湿衣服变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7.现在的气温大约是18℃.如果我把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然后暴露在空气中,则这支温度计的示数将 ( )
A.保持不变 B.一直下降 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回升
8.某县于2018年进行完“雨污分流”后,重新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 化成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
9. 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 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同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変小 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10.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 B.乙图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2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二、填空题(共5小题,计28分)
11.(4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所示 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12(4分)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量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__________现象;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低于纸的着火点。 13.(2分)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 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
14.(6分)炎炎夏日,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__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12分)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结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降落
3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到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__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38分) 16.(12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干预天气,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雨水”降下来。 (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图乙中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4)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D.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 E.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F.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4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C.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17.(14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现律“的实验装置。
(1) 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冰是 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成“不变”)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选填“吸收“成“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_________min。
(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_(选填“液态”“固态”成“固液共存态”) (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面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18.(12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5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__________。
(2)分析图乙所示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4分)
19.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
(1)放在房间里的一盆水,过一段时间水变少了,为什么? (2)冬天,下雪的时候,天空中飘落的雪花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
1.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国在37℃左右,感觉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选项不符合实际,B选项符合实际;火柴的火焰温度远高于50℃,故C选项不符合实际;厦门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故D选项不符合实际
2.D一块镜子掉在地上摔成碎片、一块钢锭被压成了钢板,都不是物态变化,故A、C选项不符合题意;一根木头烧成了木灰,属于化学变化,故B选项不合题意;一块钢锭被化成了钢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态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
6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3.A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在构造和使用方法上均有不同之处,故A选项错误 4.A没有摘下的苹果由于附着在上面的水发生了凝固而保持了苹果的外形。
5.D防冻剂在低温下不易凝固,说明它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防冻剂不易沸腾,说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6.D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是熔化;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是凝华;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
7.D在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徐些酒精,酒精蒸发要从玻璃泡上吸热,所以示数变小;酒精蒸发完后,玻璃泡又从环境吸热,所以示数又上升。即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8.B沥青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B选项符合题意。 9.B“冰花“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不是凝华现象;水的凝固点为0℃,气温低于0℃,水继续放热,就金凝固,因而“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低于0℃:“冰花”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升华吸热。
10.C 冰凌的形成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需要放热,故A选项错误。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需要放热,故B选项错误。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选项正确。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需要吸热,故D这项错误。
11.答案:热胀冷缩 -4
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低于0℃,为-4℃。 12.答案:(1)汽化 (2)不变
解析:(1)水佛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佛腾时,吸热,但水的温度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故纸锅不会烧。 13答案:温度
7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解析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
14.答案:液化 汽化 熔化
解析: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镜片变模糊了,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为熔化,熔化吸热,故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熔化吸热。 15.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 升华 熔化
解析: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汽化,变为大量的水蒸气:大量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者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的小水滴凝结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雨。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雪。冰山上的积雪会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 16.答案:(1)-21 37.8 (2)吸收 液化 (3)C (4) DAECBGF
解析:(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分度值是1℃,示数是-2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示数为37℃+8x0.1℃=37.8℃。(2)”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凝结,落到地面,形成降雨。(3)A图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A错;B图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B错;C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C正确;D图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上表面相平D错。(4)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顺序为:D.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B.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G.对温度计进行读数;F.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8 /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过关考试测试卷
17.答案:(1)晶体 减少 (2)吸收 3 (3)固液共存态 (4)液化 (5)慢
解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根据冰的熔化图像特征可知冰有固定的熔点,冰是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冰的质量减少。(2)冰在加热过程中,第2min到第5min这段时间虽然不断地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冰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完全熔化后为液态;由图像知加热到第3min时,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杯ロ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实验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能使试管受热均匀,由于水的温度上升缓慢,所以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18.答案: (1)液化 (2)98 温度保持不变 (3)等于 不会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解析:(1)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由图乙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水的沸点是98℃;(3)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不能再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1)液体吸收热量能够汽化,所以放在房间里的一盆水,过一段时间水变少了,是因为ー部分水汽化(或蒸发)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2)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云层中急剧降温,直接凝华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品聚集起来就变成了雪花。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