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的基本情况、系统中信息处理的状况、系统的资源情况及系统的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态度。带着上述问题,我多次走访了图书馆的领导,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了多次联系和调查,了解了实际的业务操作流程情况。
宝山区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系统中信息处理状况:
1
阅览部 外借部 典藏部 视听部 采编中心 读者服务历史文献会展中心办公室 人事处业务处 财务处 工会 馆长 通过对原有系统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模式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完全可以改进,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迂回少。
宝山区图书馆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第一,业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很大,对人的经验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具体操作往往因人而宜;第二,资料多次手工处理,如逾期通知等,出错率高,完全可以用数据库检索自动生成。第三,数据重复率高,有些地方人员多次使用相同数据,有些信息完全可以归类,第四,缺乏统计工作。
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来对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统计、检索等日常管理工作,尽量少的人员介入和数据冗余,以简练实用为基础,实现信息管理计算机化,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系统的资源情况:
由于宝钢及上级拨款,系统的资源状况良好。图书馆有新型的计算机18台,打印机18台,绝大部分连上互联网,对系统的开发极为有利。
系统的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态度:
1 主要领导:系统的开发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因此他们都以积极的态度支持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人力和物力上提供保证。 2 系统使用人员:繁重而单调的人工操作使他们非常繁忙,他们迫切希望从原来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但也对系统的适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2.2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对系统的开发至关重要,可以大幅减少不必要的损
失,保证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对系统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营运可行性三方面的系统可行性分析:
2.2.1技术可行性: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高速度大容量的电脑已成为许多公司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设备,推动办公自动化的软件不断涌现,微机的普及为该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编制软件采用VFP编程语言,VFP是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理想语言,开发接口好,适合非计算机人员使用。
2.2.2经济可行性:一方面,新系统的开发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管理和维护费用,且人员培训过程简单费用不多。另一方面,新系统的开发可以较好地解决图书馆 因业务繁杂而造成的处理效率低,出错率偏高的局面,并可以及时了解各项业务的进展情况,为及时调整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业务量和竞争能力。
2.2.3营运可行性:计算机以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有利助手登上历史舞台后,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且系统逐步从单项事务信息处理系统迅速向综合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本系统使用界面良好,易于操作。图书馆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员工,只需进行短期的培训,就可熟练
3
操作本系统了。
通过以上分析,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在经济上、技术上、营运上都是可行的。 2.3 系统的总目标
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开发方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支持并规范图书和读者资料的管理,借还书和查询操作的全过程,并加强上述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提高各部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准确、及时处理和沟通及共享,为图书馆业务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反馈信息,以实现图书馆的总体目标。 2.4 具体目标
1. 根据图书排行榜更有针对性地采购读者喜欢的书,提高读者满意度。
2. 利用反馈信息,外借部提出更方便读者的借阅规程(如预订,续借等)。
3. 加强并提高读者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4. 实现强大的查询功能,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为决策提供支持。
2.5 项目开发计划 1.资源利用
设 备:微机五台,打印机五台 费用支出:初步调查费,系统开发费
4
2.开发进度安排
项目开发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用时约两个月,进行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分析、需
求分析、详细设计,画出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程序流程图。
第二阶段 用时约两个月,进行程序的编写。利用VFP进行
程序的实际编写、测试、安装及人员培训。
5
需求分析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要明确图书馆在决策和业务上的信息需求,以便提出整个系统的总体方案。在需求分析中,主要采用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来描述。
3.1 业务流程图
通过对图书馆的领导与相关业务人员的多次联系和调查,大致了解了图书馆的日常的业务流程。
每日处理的工作如下: 1. 图书资料的管理
供书商将按图书采购员开具的热门排行、基础图书等采购清单及书籍交图书保管员,保管员审核采购单和书的名称、数量是否一致,不合格则退还给供书商,合格则给供书商采购回单,并将采购单汇总,图书入库分类处理,同时建立该批图书资料信息,如果该书已有,则现有书数等于原有书数加新增书数。保管员也将办公室审核的图书报废单及图书交回收站报废处理,将报废单汇总,同时修改图书资料库,如有图书损坏及罚款处理,也修改图书资料库。 2. 读者资料管理
读者将填有自身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连同办证费交注册管理员,注册管理员经审核无误后办理读者借阅证,给读者编号,并将原始信息留底后,在读者资料中新增该户信息。如果读者更改地址等个人信息,则在相应的读者资料中进行修改。如果读者要求撤消借阅证,则审核该读者是否有逾期书籍和损坏,如
6
无,则办理撤消业务,同时在读者资料库中删除该读者。最后给读者合格注册通知。 3. 借书操作
读者把借阅证及借书信息交给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进行审核,如该读者有未还图书及其他原因,则通知该读者。否则查该书是否还在书库,如未借则图书保管员书库取书,交给读者。并修改图书、读者及读者借阅库。如读者逾期则可电话联系。如该书已借出则在图书资料库中记录读者编号及联系电话给予预订。如读者续借,则延长读者还书日期。将每日借书信息存档。 4. 还书操作
读者把借阅证及书交给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进行审核,如该书有逾期或破损,则通知该读者按比例罚款。否则书交图书保管员放回书库。并修改图书、读者及读者借阅库。读者遗失书本则给予原价五倍赔偿。将每日还书信息存档。 5. 查询处理
读者拿借书证到咨询查询员处查询图书是否未借,图书是否逾期,近期图书排行榜。咨询查询员可在图书到期前一天打印逾期清单,电话联系读者,以方便读者借阅。并将查询结果告知读者。将每日查询信息存档。
每周处理的工作如下:
1. 图书管理员将每周借书还书记录汇总后交统计员分析 2. 咨询查询员将每周查询结果汇总后交给统计员分析
7
业务流程图的符号示意
系统外实体 系统中人员 处理
数据流向 物或单据
数据存储
业务流程图见附图
3.2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也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本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把握住对系统总体目标与总体功能的要求,基于上述的业务流程图,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入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建立了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本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数据流程图符号由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外部项
数据加工
数据存储
数据流
关联图:表明本系统作用的范围和边界即系统总处理的功能和输入输出的数据流,同时确定了系统的边界和外部项。本系统的外部项为读者,供书商,回收站和统计员。它们与系统间有信息流F1-F14,F16。
8
F1 读者 F2 F4 F5 F7 F3 F16 F6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F8 供书商 F9 F11 F10 回收站 F12 统计员 F13 关联图 F14
F1 读者注册信息 F2 注册信息通知 F3 借书信息
F4 借书信息通知 F16 还书信息 F5还书信息通知 F6读者查询信息 F7 查询结果 F8 采购信息 F9 采购回单 F10 报废单 F11 报废单回单 F12 借书记录汇总 F13 还书记录汇总 F14 查询记录汇总
顶层图:按关联图分析,本系统分为五个主要的综合的逻辑功能。
即图书资料管理,读者资料管理,借书操作,还书操作,查询处理。它们间的输入输出数据流为F20—F25,数据存储为D1—D3。 9
读者 F1 F2 F3 F4 F16 F5 F6 F7 F8 供书商 F9 F10 回收站 F11 P1 图书资料管理 P2 读者资料管理 P3 借书操作 P4 还书操作 P5 查询处理 F21 F22 F25 F22 D3 读者借阅库 F12 F26 F13 F24 F14 F23 F20 F23 F23 统计员 D2 读者资料库 D1 图书资料库 F20 图书增删改记录 F21 读者增删改记录 F22 读者资料信息
F23 图书资料信息 F24读者借阅信息 F25 借书信息 F26 还书信息
数据流程图的第一层分解图: P1:图书资料管理
F8 供书商 F9 D11 P1.1 图书入库审核 采购单汇总 F31 F32 P1.2 新增分类图书 D13 F33 新增分类书单 F33 P1.5 图书汇总处理 F20 F10 回收站 F11 P1.3 图书回收审核 F34 P1.4 删除分类图书 F35 F36 D14 删除分类书单 F36 D1 图书资料库 D12 报废单汇总 图书资料管理分为1.1—1.5五个子模块,新产生数据流F31—F36,
数据存储D11—D14
P2:读者资料管理 P2.1 读者 F1 读者信息业务分类审核 F2F42 D16 F45 有效修改信息 P2.3 修改读者办证 F43 D17 F46 有效撤消信息 P2.4 撤消读者办证 F49 D20 撤消办证信息 F49 P2.5 读者资料F48 合并处理 D19 修改办证信息 F41 D15 有效注册办证信息 D2 读者资料库 F44 P2.2 注册读者办证 F47 D18 注册办证信息 F21 F47 F48 10
读者资料管理分为2.1—2.5五个子模块,新产生数据流F41—F49,数据存储D15—D20 P3:借书操作 读者 F3 F51 P3.1 借书审核 F54 P3.3 F57 D22 有效续借信息 F55 续借处理 F56 D21 有效借书信息 F52 P3.2 书库取书,书借读者 F53 D24 借书信息 F23 D1 图书资料库 D2 读者资料库 F22 F53 P3.5 借书操作合并 F12 统计员 F25 F4 F56 D25 续借信息 F59D3 读者借阅库 D23 有效预订信息 F58 P3.4 预订处理 F59 D26 预订信息 借书操作分为3.1—3.5五个子模块,新产生数据流F51—F59,数据存储D21—D26
P4:还书操作 11
F5 D28 逾期罚款信息 F65 读者 F16 D27 有效还书信息 F61 P4.1 还书审核 F64 P4.3 罚款处理 F66 F62 P4.2 读者还书,书还书库 F63 F63 D29 还书信息 P4.4 还书操作合并 F66 D30 罚款信息 F13 统计员 F23 D1 图书资料库 D2 读者资料库 F22 F26 D3 读者借阅库 还书操作分为4.1—4.4五个子模块,新产生数据流F61—F66,数据存储D27—D30 P5:查询处理 查询处理分为5.1—5.5五个子模块,新产生数据流F71—F82,数据存储D31—D36
F31已审核的采购单 F32 图书采购单汇总 F33 新增分类图书资料信息 F34 已审核的报废单 F35 报废单汇总 F36 删除分类图书资料信息 F41 已审核读者注册信息 F42 已审核读者修改信息 F43 已审核读者撤消信息 F44 有效注册办证信息 F45 有效修改信息 F46 有效撤消信息 F47 已注册办证信息 F48 已修改办证信息 F49 已撤消办证信息 F51 已审核借书信息 F52 有效借书信息 F53 借书信息 F54 已审核续借信息 F55 有效续借信息 F56 续借信息 F57 已审核预订信息 F58 有效预订信息 F59 预订信息 F61 已审核还书信息 F62 有效还书信息 F63 还书信息 F64 逾期罚款信息 F65 逾期罚款信息 F66 罚款信息 F71 查书是否逾期 F72查书是否逾期信息 F73 逾期书信息
F74 逾期书清单 F75 查书是否未借 F76查书是否未借信息 F77查书是否在库 F78 图书在库清单 F79 查书籍排行榜 F80查书籍排行榜信息 F81书籍排行榜 F82书籍排行榜信息 12
F79 D33 查书籍排行榜 F80 P5.4 查书籍排行榜 F23 D1 图书资料库 F81 D36书籍排行榜 F82 F7 读者 F6 D31 查借书是否逾期 F71 P5.1 查询业务分类 F75 D32 查书是否未借 F76 P5.3 查书是否在库 统计员 D3 读者借阅库 F24 F78 P5.5 查询业务合并 F14 F72 P5.2 查借书逾期 F24 F74 F73 D34逾期书清单 F77 D35 图书在库清单 3.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加上数据字典。能给出一个具有详细的、具体的文字内容和图形的系统逻辑模型,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明。
基于本系统的规模较大,数据字典的内容繁杂等原因,现只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给予说明。数据流为借书信息,数据元素为图书编号,外部项为读者,数据存储为图书资料库。顶层图中的加工:图书资料管理,读者资料管理,借书操作,还书操作,查询处理,也给予说明。
外部项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W1 条目名:读者 别名:用户 输入数据流: 办证注册申报信息 借书及还书信息 查询逾期及书籍排行等信息 输出数据流: 办证注册返回信息 借书及还书返回信息 查询逾期及书籍排行等返回信息 主要特征: 读者: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办理借书证,借书还书,查询逾期 等信息。 主要特征:读者姓名,编号,联系电话,地址。 简要说明: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13
数据流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F3 条目名:借书信息 别名: 来源:读者 去处:借书操作 数据流结构: 读者借书信息={读者借书编号+读者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作者+读者名+联系电话+借阅日期+还书日期+图书借阅次数} 简要说明: 借书信息予以存档,借书逾期时可拨打读者联系电话,并记录图书借阅次数,以备排行版查询。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数据存储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D1 条目名:图书资料库 别名: 存储组织: 记录数:约10000条 主关键字:图书编号 每本图书有一条记录 数据量:约1000KB 按图书编号排序 记录组成: 项名: 图书编号 书名 作者 价格 借阅次数 是否借出 预订标志 近似长度 6 28 8 7 2 1 1 (字节) 简要说明: 图书编号中以A-Z的26个英文字母打头代表类别。如TP代表计算机类,I代表文学类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14
15
数据元素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 条目名:图书编号 别名: 属于数据流: F33 F36 F20 F3 F51 F52 F23 F53 F54 F55 F56 F57 F58 F59 F12 F25 F4 F16 F5 F61 F62 F63 F13 F26 F6 F7 F71 F72 F73 F24 F74 F76 F77 F78 F79 F80 F81 F82 存储处: 图书资料库 读者借阅库 查询记录汇总 借书记录汇总 还书记录汇总 数据元素值: 代码类型 取值范围 意义 字符 AP0001—ZP9999 # # # # # # 分类编号 编号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加工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P1 条目名:图书资料管理 别名: 输入: 采购单 报废单 输出: 采购单回单 报废单回单 图书增删改记录 加工逻辑: 1. 从供书商处得到采购单,进行书籍数量和名称的审核, 2. 审核无误后进行图书入库分类处理,并给供书商采购单回单 3. 按采购单修改图书资料库,并将采购单汇总后存档 4. 从回收站处得到报废单,进行书籍数量和名称的审核, 5. 审核无误后进行图书报废处理,并给回收站报废单回单 6. 按报废单修改图书资料库,并将报废单汇总后存档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16
加工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P2 条目名:读者资料管理 别名: 输入: 读者申办借阅证信息 读者修改借阅证信息 读者撤消借阅证信息 输出: 合格办理借阅证信息 读者增删改记录 加工逻辑: 1. 审核读者的个人资料表并留底,不合格则通知读者。 2. 合格则根据读者请求办理借阅证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 3. 同时修改读者资料库,新增则办理读者编号,修改不变,撤消则删除该读者信息。 4.合并以上信息,并将以上办证结果反馈给读者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加工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P3 条目名:借书操作 别名: 输入: 借书信息 输出: 借书回单 借书信息 借书记录汇总 加工逻辑: 1. 接受读者提供的借书信息,并验证其借阅证及借书数量是否超过指定数量 2. 如可借数量未到,则看书是否在书库未借,如不在,则进行预订 3. 如书在书库,则书库取书,修改读者借阅库,修改图书资料库中是否借出状态,记录借书排行榜,发给读者借书回单 4. 如读者要续借,则在读者借阅库中延长还书日期, 5. 将每日借书信息汇总保存,并送交统计员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周瑾 丁宝康 日期 日期 5.22 5.22
加工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P4 条目名:还书操作 别名: 输入: 还书信息 输出: 还书回单 还书信息 还书记录汇总 加工逻辑: 1. 接受读者提供的还书信息,并验证其是否逾期,书籍是否破损 2. 如书籍破损,逾期则罚款处理,逾期按每日0.2元计算,破损则按书价*折旧率*5倍计算 3. 如验证合格则还在书库,修改读者借阅库,发给读者还书回单 4. 合并以上信息,并将以上查询结果反馈给读者 5. 将每日还书信息汇总保存,并送交统计员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加工 系统名: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编号:P5 条目名:查询处理 别名: 输入: 查书籍是否逾期 查书籍排行榜 查书籍是否借出 输出: 查询处理结果 查询记录汇总 加工逻辑: 1. 接受读者的查询申请 2. 若是 查书籍是否逾期,若未逾期是否要续借两个星期 查书籍排行榜,则查图书资料中图书借阅次数 查书籍是否未借出,则查该书是否在库,如已借出是否要预订 3. 合并以上信息,并将以上查询结果反馈给读者 4.将每日查询结果交给统计员,以分析处理 修改记录 编写 审核 日期 日期 5.22 5.22
17
3.4 数据项的代码设计
本系统共采用三种编码形式:
1. 对读者编号,为了便于查找采用层次码 如0310 01001 顺序编号 年月
2. 18
图书编号,为了便于得到有关信息采用层次码
如TP 3111 01 内部编号 编号
类别 [注:] 内部编号:同时采购了五本相同的图书,在类别和
编号相同的时候,用01,02,03,04,05分别代表这五本相同的图书。 类别: TP:计算机类 I:文学类 V:艺术类 O:数理化 H:英语类
4.1 HIPO图
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由上而下分解为图书资料管理,读者资料管理,借书操作,还书操作,查询处理,系统维护六个子系统。它们位于本系统HIPO图的第二层。
图书资料管理又分为图书入库审核、新增分类图书、图书回收审核、删除分类图书、图书汇总处理五个部分。他们位于本系统HIPO图的第三层。
图书资料管理子系统 图书资料管理 读者资料管理 借书操作 还书操作 查询处理 系统维护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图书入库审核 新增分类图书 图书回收审核 删除分类图书 图书汇总处理 读者资料管理子系统又可分为读者信息分类审核、注册读者办
19
证、修改读者办证、撤消读者办证、读者资料合并五个部分。它们位于本系统HIPO图的第三层。
读者信息分类审核 注册读者办证 修改读者办证 撤消读者办证 读者资料合并 读者资料管理子系统
借书操作可分为借书审核、书库取书书借读者、续借处理、预订处理、借书操作合并五个部分。它们位于本系统HIPO图的第三层。
还书操作可分为还书审核、读者还书书还书库、罚款处理、还书
20
借书审核 书库取书书借读者 续借处理 预订处理 借书操作合并 借书操作子系统 操作合并四个部分。它们位于本系统HIPO图的第三层。
还书审核 读者还书书还书库 罚款处理 还 书操作合并 还书操作子系统 查询处理可分为查询业务分类、查借书逾期、查书是否在库、查书籍排行榜、查询业务合并五个部分。它们位于本系统HIPO图的第三层。
系统维护子系统可分为数据恢复、数据备份、用户权限管理。
21
数据恢复 数据备份 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维护子系统 查询业务分类 查借书逾期 查书是否在库 查书籍排行榜 查询业务合并 查询处理子系统 4.3 数据库的概要设计
有关实体及其属性图例(图4.3.1)
实体集 实体属性 实体之间的联系
(图4.3.1)
本系统数据库的概要设计方法是使用实体−−联系(E−−R图),通过E−−R图对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得到:单位、借书证、罚款单、图书 、报废单、出版社、采购员七个实体。 实体及属性:
1.单位{单位名、地址、联系电话、邮编}
2.借书证{借书证号、读者名、读者地址、联系电话} 3.罚款单{编号、书号、逾期日期、逾期金额、经办人号} 4.图书{书号、书名、作者、价格、借阅次数、是否借出、预订标志}
5.报废单{编号、类别、报废原因} 6.出版社{编号、社名、电话、地址、邮编} 7.采购员{编号、名字} 实体间的联系:
1.单位和借书证是一对多的联系,一个单位可拥有多张借书证 2.借书证和罚款单是一对多的联系,逾期一张借书证可开多张罚款单
3.报废单和图书是一对多的联系,一张报废单可报废多本图书
22
4.图书和借书证在借阅上是多对多的联系,一张借书证可借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可被多张借书证借
5.图书和借书证在预订上是多对多的联系,一张借书证可预订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可被多张借书证预订 6.采购员、图书和出版社是三元联系
一个采购员、一个出版社对应多本图书,一个采购员、一本图书对应多个出版社,一个出版社、一本图书对应一个采购员。 本系统共计一个三元联系,两个多对多联系,三个一对多联系。
E—R图如下:
M M 图书 N 报废 1 报废单 N 采购 1 采购员 M N 借阅 单位 1 隶属 N 借书证 1 N 预订 出版社 逾期 N 罚款单
23
联系的属性如下:
1.借阅{借阅编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2.预订{预订编号、预订日期}
3.采购{采购编号、采购价格、采购数量} 4.4 E_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E_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对于实体采用如下方法:
将每个实体转化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即为关系的码。
对于实体的联系的转化的方法:
·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1,可以在两个实体转换成的两个关系中任意一个关系的属性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
·若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n,则在n端实体转换成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转换成的关系码及联系的属性。
·若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将联系转换为关系,关系的属性为诸个实体的码加上联系具有的属性,而关系的码则为实体的码的组合。
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可得到以下 个关系(每个关系的主码用 __标出,外码用#标出): 1.单位{单位名、地址、联系电话、邮编}
24
2.借书证{借书证号、单位名#、读者名、读者地址、联系电话} 3.罚款单{编号、借书证号#、书号、逾期日期、逾期金额、经办人号}
4.图书{书号、书名、作者、价格、借阅次数、是否借出、预订标志} 5.报废单{编号、类别、报废原因} 6.出版社{编号、社名、电话、地址、邮编} 7.采购员{编号、名字}
8.借阅{借阅编号、书号#、借书证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9.预订{预订编号、书号#、借书证号#、预订日期}
10. 采购{采购编号、书号#、出版社编号#、采购员编号#、采购价格、采购数量}
11. 报废{报废单编号#、书号#} [注:] 第11张报废表是1:n联系生成一个表,为了减少图书表中的空值。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