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试方法的改革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 检验医学教育2007年3月第14卷第1期 表1学生成绩分析 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仪器与设备在很大程 年级人数 99检验O0检验01检验02检验58 108 92 79 10.3 10.I II.4 I7.9 90.I 93.5 93 4 98 7 霞睾 平均分标准差 8.6 5.5 5.4 2.4 72.9 74.0 73.7 80.2 10.I 8.9 10.7 6.4 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实验要求,这就给我们实验教学 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加大实验教学资金的投 入,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总结。在 完成血液学检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我们大胆改 革实践教学,优化实验内容,使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 心,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目的,努 3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1加强师资力量 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有一 支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队伍。目前本学科专业 力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技术的能 课教师共有4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实验师2 力。 名,还需要积极努力培养高级职称教师,经常参加国 参考文献 内与省内学科教学与科研等研讨会;另一方面鼓励 [1]孙文平,罗红,巩立云,等.自主性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型 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的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53—54. 3.2 完善实验配套体系 血液学检验实验课内容 [2]赵伟红,赵卫平.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国 一部分需要特殊设备和试剂,由于学院办学条件及 高等医学教育,2005,(6):45—46. 试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试方法的改革 刘芳,刘进军,刘开扬 (河-IL ̄L方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检验系,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 笔者遵循系统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原则,对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在考试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工作,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和创新性实验设计等方面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考试;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竞争 论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 日趋激烈。如何培养高素质、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创 起,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 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 试方法的改革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沿内容之一, 新课题。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 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 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医学微 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改革必须得 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方法改革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 到进一步深化,尤其在实践性较强的医学院校。实验 学的整体改革统筹考虑,构建一个既与实验教学多 教学考试的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与 层面改革有机结合,又与理论教学多层面改革相互 实践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遵循“系统性,实践性, 联系的“纵横关联”体系,有利于达到考试方法的改 社会性”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考试改革方面进行了一 些探索性工作。 革。横向关联体系是指考试方法的改革与理论教学 多层面的改革(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素质教育等) 1系统性 所构成的集合体,改革考试方法时必须考虑理论教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 学多层面的改革对微生物技术考试方法改革的制 革过程中各种要素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方式和轻重缓 约,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方法的改革不能偏 急的比例关系。目前针对教学改革存在两大主流,即 离理论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纵向关联体系是指考 理论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它们存在于教学改 试方法的改革必须与临床结合紧密,考试目标是熟 革系统之中,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原则,理 练地掌握基本技能及操作技术,强化规范操作同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检验医学教育2007年3月第l4卷第1期 还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大 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本着这一思路我们大胆尝试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的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找出 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最优化的培养途径。如:实验考 试选用临床分离标本,每位学生根据分区划线的结 果去判断下一步的操作是否需要纯培养;能否粗略 地判断是否有致病菌;如何选择鉴定程序;是否有必 要马上报告可疑结果;配合临床能否快速诊断等。这 些操作基本包括了我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 标,通过考试把学生们的实验思路理顺,使毕业生能 够较快适应工作,不仅能够独立操作,而且报告快速 准确,从而起到辅助科室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 医学微生物实验考试方法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 使考试方法趋向合理,没有合理的考试方法,就失去 了考试的意义。要做到考试方法的合理性,既要按照 实验教学规律行事,还要遵循实验教学的原则。 2.1 实验教学规律要点 ①以实验原理及操作作 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活动。②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 客观性的特点。⑧具有揭示自然科学现象,验证科学 假设和科学规律,探索未知、发展科学的功能。④具 有传授实验基础理论,训练基本实验技能的功能。⑤ 具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 力的作用。⑥强调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讲究实事求 是。根据实验教学规律可以看出,在考试方法改革过 程中,要注重考试内容的实践性,使学生通过考试能 在理论联系实际、实验动手操作、实验结果分析、解 决问题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2.2遵循实验教学的原则①适应性原则:与当代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及育人的基本 规律相适应。②科学性原则:是整体布局合理得当, 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应科学合理。③循序渐进原 则:联系理论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 到综合。④教师通过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作为主体, 发挥学生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和提高 实践创新能力的原则。⑤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 合原则。教学工作一定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体现 在考试方法改革过程中,更要注重考试方法的科学 性、实用性,使学生通过考试能在操作能力、创新能 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最终的目的是 使学生把理论的知识渗入到实践中。在考试方法的 形式上设立笔试(开卷、闭卷)、实验技术无菌操作、 ・25・ 病例结果及时准确报告、研究设计病例分析、创新型 科研课题实验、自主性研究实验小论文。如学生通过 革兰染色观察到临床痰标本中有大量疑似炭疽杆菌 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根据理论教学的相 应环节“致病性”中的疾病特点,与临床医师进行快 速诊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这样,通过我 们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同时也使学 生逐步树立高尚的医德。 3社会性 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考试方 法改革过程中,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使改革的考 试方法便于实施,不要成为“空中楼阁”,让学生通过 改革的考试方法获取实验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 综合素质、尽快适应实习医院环境。为使我们的实验 考试改革行之有效,应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以人 为本,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坚持全面发展意识,提高 学生综合能力。坚持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知识是形成能力 的基础,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 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有效的考试方法应体现在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只有合理地整合和 优化考试方法,才能使改革的考试方法行之有效,从 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调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 我们采取的考试形式为撰写小论文、自主性实验设 计和病例报告分析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综合判 断能力,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个 人的见解和才华。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我们采 用的考试方法不仅能够使理论发生纵向迁移、还能 够使学生的其他知识在此发生横向迁移,最终形成 知识网络化。对学生来说可以从思想品德、工作作风 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为最终向社会 输送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诸方法的多次改革和调整,我们总结 出的实验考试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收益、较高的 教学质量、丰富的能力锻炼等效果,我们对实验考试 效果进行了一些相关跟踪调查。如用人单位调查、学 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就业率统计等。在通过与用人单 位的调查获悉,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动脑能力 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科 专业学生。结果表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有待进一步深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