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技术风格
2.战术观点
3.高原现象
4.运动员选材
5.运动员训练水平
6.动机激励原则
7.循环训练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A 1892年 B 1896年 C 1900年 D 1904年 2.下列不属于构成负荷量的因素是( )
A 次数 B 高度 C 时间 D 组数
3.运动员负荷量度临界值的大小受竞技水平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训练中需要( )
A 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B 正确理解训练负荷原则 C 科学动态探求负荷量临界值 D 对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
4.中长跑训练常用的一种手段——“法特莱克训练法”的练习手段属于(A 重复性练习手段 B 间接性练习手段 C 持续性练习手段 D 比赛性练习手段
5.运动员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的训练手段是( ) A 牵引跑 B 逆风跑 C 上坡跑 D 负重跑 6.持续性训练主要是发现运动员的( ) A 磷酸原供能的无氧能力 B 糖酵解供能的无氧能力 C 有氧耐力 D 无氧耐力
7.速度练习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 ) A 前半部分 B 任何时间 C 中间部分 D 后半部分
8.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诊断时,评价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 A 速度 B 力量 C 距离 D 9.一个完整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 ) A 运动员的状态诊断 B 训练目标的建立 C 运动员选材 D 运动竞赛
10.在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提高专项竞技能力的属于( ) A 基础训练阶段 B 专项提高阶段 C 最佳竞技阶段 D 竞技保持阶段
)三、简答题(70分)
1.简述运动技术评价的常用方法?
2.运动员管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3.训练中如何落实有效控制原则?
4.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
5.儿童少年耐力练习应注意哪些当面?
6.战术配合的构成因素有哪些?战术配合水平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25分)
1.论述移动速度的评定与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