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青蛙》教学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小青蛙》教学设计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课 课 第3课时 聆听 时 型 1. 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能按节奏创编歌词。 3. 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第六课 小精灵 1.二胡齐奏《小青蛙》 由徐仪作曲,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 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它由三个乐句构成,句间句尾都插入了蛤教 蟆的叫声。四、五度跳进的旋律型,“XX X ”的节奏型和句尾的蛤 蟆叫构成了这一句的基本轮廓把儿童们争着数蛤蟆的形象表现出来。材 基本采用了《花蛤蟆》第一句的材料加以器乐化发展成为16小节的两 个乐句 分 2. 管弦乐《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原歌析 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同名童话诗。 重 能随音乐自如的表演小青蛙和野蜂的动作 难 点 教 具 电子琴、多媒体,光盘 教 学 过 程 组 学生课前唱歌,教师检查学生人数,教师弹琴,师生互唱问好歌。 织 教 学 复 1. 分组表演《小青蛙找家》 习 2. 完成游戏小青蛙找家 旧 3. 背唱歌曲《小蜻蜓》 知 识 新 课 教 学 聆听《小青蛙》 教学基本要求1.聆听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时,可这样设计导言:种子非常喜欢雨露,盼着喝饱了雨水发芽长大,那么小动物呢?它们也喜欢雨水吗?我们今天就来听一听《小青蛙》这首乐曲。感受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是怎样表现《小青蛙》的。初听全曲。然后提示学生:“在乐曲声中你听到了小青蛙的叫声吗?还模仿了哪个小动物叫声?你知道哪里描绘了青蛙活泼的跳动,哪里描写了茫茫的夜色,还有狂风、云雾,你都感受到了吗?请你再听一次乐曲,当你听到你认为是描写了一定事物的音乐时,用动作来表现。”复听时,让学生听音乐随意做动作,然后,让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 2.教师可提示学生哪两段音乐相近似?然后让学生在空格里填画上颜色。 3.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欣赏童声合唱曲《花蛤蟆》,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聆听《野蜂飞舞》 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初听可结合课本画面想像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复听时,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画一画图形谱,如:还可以随着音乐模仿野蜂飞舞的动作,体会音乐表现野蜂飞舞忽上忽下、声音时强时弱的特点。 3.可以讲一讲《萨丹王的故事》,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认识了解了小青蛙和野蜂的生活也聆小 听了与它们有关的音乐,知道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我们结 的朋友,不要伤害它们。 作 和家长一起做动物的头饰并表演 业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