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武口区志愿服务活动亮点频现

来源:爱够旅游网


大武口区“四位一体”助推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

近年来,大武口区将志愿服务作为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机制,逐步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品牌化、长效化,在创建文明城市、构筑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抓管理平台,建设一流队伍。探索建立了“1+2+X”志愿服务新模式。“1”即“志愿服务一卡通”,实现志愿者身份识别、信息采集数字化。“2”即志愿者门户网站、信息管理两个平台,实现志愿者招募和志愿活动网络化。“X”即整合公益服务、金融服务、医疗便民、交通便民、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吸引和激励志愿者通过网上注册获取一卡通,形成“吸引—注册—活动—奖励”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志愿者活动项目体系。建立了大武口区志愿者网站,搭建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不断扩大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参与度。区内市、区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参与率为100%。加强志愿者日常管理。成立志愿者协会,完善志愿服务招募、注册、培训、管理、项目策划、定期评选表彰、社会激励等机制,并根据志愿者的专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服务时间等进行分类,便于志愿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对接。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在每个社区设置志愿服务站(点),确保志愿服务覆盖城乡,扩大到社区各个角落。目前,全区已建立志愿者队伍74支,社区志愿者服务站63个,共发展注册志愿者5277人。

二是抓活动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做好“红领巾志愿服务一条街”特色服务。在步行街打造点面结合的志愿服务网络,形成了区域化、专业化性质的“志愿服务特色街”。开展志愿者结对帮扶活动。全区有近3000名志愿者分别与1000余名军烈属、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儿童等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了生活料理、医疗保健、法律援助、职业培训、家教助学等服务。抓好“美化环境,关爱自然”活动。将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确定

1

为“全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日”,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类志愿者团队就近就便认养现有树木草地,开展护绿志愿服务活动,劝导损害树木、破坏绿化的不文明行为;组织路游骑志愿者、石嘴山自行车协会志愿者、“驴友”志愿者定期到星海湖、贺兰山东麓韭菜沟、归德沟等地段开展河道保洁宣传和水土养护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抓特色亮点,打造服务品牌。打造“爱心敲门”服务品牌。在辖区52个社区全面推广“爱心敲门”活动,由每个社区“爱心敲门员”组成志愿小分队,每天深入辖区空巢、独居、孤寡和残疾老人家中敲敲门,掌握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代理代办各类事件、照料日常生活,温暖了千家万户的心,敲开了邻里的家门,敞开了彼此的心门,让老年人感到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目前,共有“爱心敲门员”1500余名,志愿小分队600余个。打造“社会公益”服务品牌。组织辖区8个专业志愿者队伍常年到敬老院、干休所从事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活动。如:巾帼志愿服务队的爱心妈妈常年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服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也解除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目前,共参与志愿服务总人数1000余人,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服务总工时2600余小时。打造“靓嫂帮帮团”服务品牌。针对城市区老年人多、残疾人多的现状,在社区成立了以辖区育龄妇女为主,社区居干、网格助理为辅的“靓嫂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主要为辖区内独居、生活不便的老人定期上门打扫卫生、清洗被褥、代买代购、擦玻璃,为生病、不能做饭的老人做饭等,通过她们的志愿活动,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爱老、敬老意识。目前,“靓嫂帮帮团”成员达300人,开展服务1000人次。打造“文明礼仪”服务品牌。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建了公交车站文明劝导、交通路口文明劝导、街巷文明环境秩序维护、公共场所设施维护、社区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五支队伍,组织志愿服务队集中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百日行动”,每周一、五早上,在城区各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商场超市、广场公园集中上岗,劝阻不文明行为,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队伍责任分工和活动领域无缝隙全覆盖,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2

四是抓工作机制,确保规范运行。创新志愿服务领导机制。建立了“区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志愿服务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和协调。创新志愿服务招募机制。通过大武口志愿者门户网站、学雷锋志愿者QQ群等平台及时发布招募信息,开通志愿者招募热线,明确志愿服务所需条件和要求,畅通招募渠道。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创新志愿服务培训机制。依托行业协会、市民学校,采取专家授课、座谈交流、志愿者现身说法等方式,对志愿者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2万人次。创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开展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采取社会化运作模式,将志愿服务与社区家政服务相挂钩,通过家政服务公司有偿服务为志愿者提供平台,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协调石嘴山银行为志愿者专门设计制作了集金融服务和志愿者服务为一体的银行借记卡。此卡具有志愿者的信息查询、服务计时、志愿者培训等管理功能,还附加金融服务等功能,如借记金融支付,同时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情况和考评等次享受金融优惠政策。目前已办理银行卡近2000张。建立志愿服务与社会认同相对接的考评机制,引导社会关注志愿服务,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志愿服务运行的常态化。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