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形势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27卷摇第10期Vol郾27摇No郾10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GraphicCommunication

2019年10月Oct.2019

新形势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马玉清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合肥231131)

摘摇要:当前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模式和方法单调、课程考核与评价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应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从改革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评价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关键词: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鄄8626(2019)10鄄0099鄄04

一、引言

物联网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1]。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大量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方面,并且呈上升趋势,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对物联网应用领域高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应运而生,该专业目标是培养熟悉物联网技术知识和掌握实操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关键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从电子信息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转型而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还体现着原有电子信息或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理念,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工程性。因此,要培养满足国家需求的物联网技能型创新人才,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机制和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同时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构建完整的物联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确保专业建设紧跟时代脉搏,贴合行业企业需求,为国家输送合格的物联网应用高技能型创新人才[2鄄3]。

二、新形势下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一)课程的创新创业改革不明显

在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下,许多高校相继开展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但改革的实际效果不理想。这些创新创业课程大多属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偏向通识性的理论内容,与所在专业未形成有效的互动,因此不能有效促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二)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专业核心课程所采用的技术、工具和内容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很多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却未能及时调整和更新,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于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需求,也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真实的岗位实践相脱钩,导致毕业生很难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三)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性很强,一般院校都开设了单项课程实训或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训项目多是虚拟而小的物联网项

摇摇收稿日期:2019鄄06鄄22

基金项目: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zjxh17023);大学生创客

实验室计划(项目编号:2016ckjh031,2016ckjh032);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编号:XM-06-02);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项目编号:2015mooc180,2016mooc052);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yxm0122,2016xjjxyj14)。

100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

目,缺乏企业实际项目应用。专业教师长期进行教学活动,缺乏企业物联网实施实践经验,对企业实际需求不熟悉,课堂讲授的内容不够新,比较侧重理论和基础知识,而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实践技能掌握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据调查,目前教学方式仍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课堂动手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容易使得课堂上学生听课氛围不浓厚,师生互动交流不理想,尤其是无法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未体现创新创业导向

从许多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来看,缺乏创新创业环节内容考核,考核主要在理论知识和单项专业基本技能,而对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思维的评价不足。由于考核方式不全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培养,因此考核的结果很难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鄄7]

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策略

根据以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完善物联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创新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及时修改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以适应社会需求发展。具体改革策略如图1所示。

图1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框架

(一)确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目标

通过广泛调研,加强与企业合作,了解社会对物联网应用人才的需求,再结合本专业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修订,逐步实现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8]人性化、共享、开放、互助。、知识交流的原则专业课程教学充分遵循,构建在线和线下课程资源学习平台,弘扬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和自主性思维意识,在专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作用。

2.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导向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

首先,要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深度创新,引导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进行个性化整合创新。其次,要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以项目和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借助仿真软件模拟企业物联网应用情况等,培养学生从被动解决问题到积极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为依托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三层基本架构,系统的构建该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引导教师参与开发物联网应用技术与企业实际项目有机结合的教学案例,强化学生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企业实际行业的应用。下面是基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摇基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第10期马玉清:新形势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01

4.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优化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创业能力素材

建立本专业学生毕业就业跟踪库,登记毕业生从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具体工作内容,通过专任老师与毕业生的定期沟通,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完善课程内容。并且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经历,为同学们学好本专业课程提供思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情况有效开展创

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

(二)建设产教融合一体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实践基地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改革应以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为目标,完善专业课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程实践技能,实现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工程性的最终目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表1摇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教学体系

序号123

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验室创客空间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实现形式基础实验平台案例教学平台创客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园名师工作室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校外实践基地

工程实践技能培养

实现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工程性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为技能大赛提供实践基地

能力培养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功能实现

满足专业课程建设需要

摇摇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创客实验室

学校要加大对专业课程相关的软硬件设备投入,建立功能先进、符合社会实际,贴近企业需求的模拟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平台。实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并为学生和创业团队小组配备专项导师,保障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技能学习的主要作用。

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实验室,优化或新建专业创客实验室,如物联网技术创客实验室、智能控制创客实验室、电子技术创客实验室等。依托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支持环境,构建“创客冶实验室(工作室)软、硬件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堂知识点与对应实践课题对接,来实现能力训练和知识巩固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以创客实验室为平台,参加全国和省级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赛等,同时以大赛推动课程的持续教学改革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实践基地建设[9鄄10]。建立产教融合一体化的实践基地

根据国家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特点,以现有实训条件和环境为基础,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研究物联网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产教融合的一体化实验基地,将企业的需求融合到实训基地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部分企业合作+冶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

的建设中,有利于实现物联网专业学生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采用“互联网+冶思维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模式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发生着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手机和电脑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必备品,贴合学生需求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物联网应用技术冶专业课程教学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学习资源,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优化备课细节,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而线下的课堂教学完成知识的答疑解惑;课后总结阶段,教师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引导学生讨论和归纳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总结和反思,继续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不断的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一种良效循环,建立良好的交互式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应用不断涌现,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地

2郾锻炼学生追踪最新专业技术成果的能力,1郾合理利用“互联网+冶工具优化现有教学

102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

更新调整。因此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邀请合作企业专家举办关于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前沿知识讲座。可根据专家时间灵活安排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动力。另外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和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及时了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应用领域,锻炼学生主动追踪专业发展最新技术成果的能力。

(四)改革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与考核方法

伴随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专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同时,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习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1.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将教

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和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考评

目前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不全面,职称评定和绩效考评主要强调教师教科研水平,没有重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考评方式影响了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所以,通过改革教师的考评结构,使得专任教师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关注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提升教学改革的效能。同时将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的培养挂钩,促进教师对现有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优化创新。

2.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进行改

革,加强专业课程考核中开放性题目的考核力度,把综合性、应用性知识纳入考核范围

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建议通过项目方案实现、分组活动互评、学习过程考核等多途径实施全面的课程考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是学习结果,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其中学习过程考核是借助一些平台软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及时跟踪和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化课程考核不仅能正确反映学生对

课程的真实学习情况,也为专业教师进一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反思提供了依据,有利于课程的持续改革优化。

同时在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基础上,应健全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评价、企业评价、综合素养评价等纳入评价机制的范畴,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的改革,提升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更加符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笔者所在院校的明物联网应用技术,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冶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获得了学生就业企业的好评。然而物联网应用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生着变革,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笔者所在学校成功入围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冶试点院校,后期将教学改革与证书认证相结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参考文献:

[1]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2020年)[z]..2006鄄02鄄01.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

http://wenku.baidu.[2]摇com施国君/view/ddcecbcea1c7aa00b52acbb6..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tml.[3]摇[J].候跃思林区教学,周大海,2016(4):84鄄86.

,孙恩岩和实验室建设研究,杨阳,邓嘉明[.J].面向企业需求的物联网专业课程改革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4]摇2018(4):92鄄95.

张佑春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报,徐涛,王勇,等.“互联网+冶[J].视域下高职物联网应用

河南科技学院学,2016[5]摇(4):82鄄85.

宋莺学改革研究,胡雯,肖琨[J]..基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PBL与协同创新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教

(人文社会科学版),

[6]摇2019(5):141鄄143.

张军国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谢将剑,等.基于CDIO[J].中国林业教育理念的“物联网技术及应用,2018(7).冶

[7]摇中国管理信息化武森.专业发展前沿技术,2011(5).

冶课程的互动式与参与式教学[J].[8]摇柯钢建设.[J].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

课程教育研究,2018(21):23鄄24.[9]摇究李如平[J].科技视界,吴房胜,,2016(7).

马玉清,等.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10]孟芳芳验室建设探索,苏强,李珊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等.基于“创客冶,2017(11).

模式的自动化专业实

(责任编辑:谢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