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量界电伯 2002年第7期 光通信 换,近几年在光交换中引入了光标记交换 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光标记的产生、 通常理想情况下的全光网络应具备以下特性: ・光路的起始、终结点应不受,例如,不受光噪声累 取和识别等方面,其中有两种新方法:前 光标记法和高强度光脉冲光标记法。全光 积效应的,不受厂商的特定波长的等; ・与光路传输的信号种类、速率无关; 波长变换所需的设备愈少、容量愈小愈好; 支持多厂商产品的光网络环境; 易于升级扩容,可按需求随时扩展带宽。 ・络将向智能自动光交换网络演进。 ・题词:全光网络 自动光交换网络 ・能自动光交换网络 光标记交换  ̄-txact: l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pho— itc network is to replace electrical switch 自动光交换网络 实现全光网络的关键之一是用光交换代替电交换,随 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可调谐激光器等能满足实用 需要的一些成熟光器件的出现,并研究出了一些更加实用 的方法以后,自动光交换网络走上了实用化的道路。实现光 层上的自动交换会给光网络带来以下好处: ・th optical switch. ailable.NOW, ASON has been To solve tlle electrical bottleneck )blem and to realize photonic switch. new 5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optical itch in recent years. le key technology OLS is the generation, acquisition and i— ntificatlon of optical labe1.w methods:There are two preset OLS and hish intensity Photonic network wi11 e— 相互交换的流量工程使光网络资源动态分配、合理利 当网络性能下降时实施网络恢复,可维持较高优先级 自动地将数据业务、IP业务与光网络资源相连,使网 icafl pulse OLS.用; ・Ive towards A I’N. 【bjeet terms:Photonic network AS0N 汀’N 0LS 别的业务; ・络具备更快的反应能力并具有低成本。 一3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No.7 嘲删强 硼 分组包数据业务时效率低,因 此,运营商在积极地改变其网 络,以更好地适应电信业务从电 路交换到分组包交换的过渡,这 要求光层网络既完成传输功能 也完成交换功能 3.数据包封技术 数字包封的实质是ITU—T关 于光段开销的建议,其具体结构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传输的业务信 图1 自动光交换网络结构 1.自动光交换网络结构 时还完成到WDM光链路的统计 复用,如图1中实线、虚线所示。 号位于光通路(简称光路)净负 荷中,其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与 光路彼此,只要满足固定码 图1示出了自动光交换网结 构的两个功能层。外层是电层网 速及带宽小于3R中继设备工作 带宽这两个条件,任何信号都可 为了简化光网络节点的包转 发过程,ES和CS间可以采用 MPLS技术。 2.实现交换光网络的两种传 输方式 络,完成各种业务的汇聚和路由 功能;内层是交换光网络(SON), 以这种方式在光网络 传输,并 能被网管系统管理和保护 j fij f 在段开销中没有指针一类的消 息指定信号帧的位置,故数字包 封满足了理想光网络应能传送 各种不同格式与码速信号的要 求。 完成光传输和交换功能。边缘交 换单元(ES)位于光电层交界处。 各种业务例如IP业务通过标准 的电层网络进入ES,ES完成业 务的汇聚与基本的路由功能,确 定输入的IP包转发到哪一个 有两种传输方式实现交换光 网络:一种是光透明包网络 (OTPN),它以固定长度包和同步 节点工作为基础;另一种是光突 发交换(OBS),以可变长度包和 数字包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ES,即边缘的ES要把传人的IP 包组装到目的地的ES的一个光 除净负荷外,还包括前向纠错 (FEC)和光路维护管理(0AM)消 息两部分。FEC的帧结构应符合 ITU—T关于海底光缆系统的G. 975建议。运用FEC可使DwDM 系统的波长数或光路数进一步 异步节点工作为基础。OTPN技 术目前存在明显的成本和技术 障碍,主要是由采用固定长度包 包中。在组装过程中IP包的等待 时间是关键,光包一旦组装完成 就进入交换光网络。SON把光包 引起的传输效率低.以及实现光 包的同步处理非常困难造成的。 OBS技术介于电路和包交换之 间,为光网络发展开辟了新的途 从源ES交换传送到目的ES,目 的ES又将业务分解并分发到目 的电层网络。SON中的交换单元 增加,提高光路信号的码速,或 延伸光中继距离。 为了实现光层管理与维护、 光层保护与恢复,在全光网络研 究中曾提出过三种方法:监测光 称核心交换单元(CS),它们通过 wDM光传送网络相连接。CS在 光域完成光包的交换与转发,同 表1 三种光交换方式的比较 径。这两种方式和单纯的光波长 交换方式的比较见表1。 由于传统的TDM网络处理 路(OSC)、副载波调制(SCM)和 光头字节(即数字包封),它们完 成管理与维护功能的优劣和特 点的比较见表2。由此可见,数字 孝雾骜方麓一 一渡长_jf!I甩率 一延迟 实现难度 业务适应性 - ≯ _ 彝 0 lll l|曩 0 : || ——一≯ 大 小 低 一 衷 中 低 高 高 包封的方法最优、功能最完善。 4.光标记交换技术 在全光网络的研究中对光分 3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世界电值 用光子技术,而将 复杂的光包信头 处理留给电子技 术。由于目前在全 光时分多址交换 网中,同步、地址 识别等复杂的处 理功能均采用光 子技术,故不能实 图2数字包封结构 用。而在光突发交 换网络中,光包信 组交换网中的光数据分组或光 头的较复杂处理也是采用了电 数字包的处理通常考虑如下:将 子技术。目前研究较成熟的是光 光数字包主要分成两部分处理, 标记交换技术,其中有两种光标 其中包的净负荷部分采用不经 记新方法:前置光标记法和高强 过光一电一光处理的路由转发,可 度光脉冲光标记法。全光交换中 极大地提高数据包的转发速度 光交换是以光包为单位进行交 和网络节点的吞吐量,而将载有 换的。 地址和管理信息的光数字头等 (1)前置光标记法 字节,即需要作同步、帧识别和 在前置光标记法中设计的光 地址识别的字节另作较复杂的 包由低速率(622Mbit/s)的包头 光信号处理。这是因为目前光信 段和高速率(10Gbit/s)的净负荷 号处理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 段构成,如图3所示。包头作为 段,不能实现非常复杂的光信号 光标记,置于净负荷的前面,二 处理,故有多种光包信头处理方 者间由光标或光包保护带 式,从而有不同的光分组交换网 (64ns)与负荷保护带(6.4ns)分 技术,如光标记交换技术、全光 隔,光包之间有包间保护段。总 时分多址技术和光突发交换技 包宽为1.6 s,净负荷约800字 术等。在光标记交换网中,光标 节,占640ns;由于低速率的光包 记的写入、读取、删除和交换等 头/光标记占用了较多的包宽带 较简单的光包信头处理功能采 或信道资源,故净负荷的宽度受 表2 三种光层管理方法的功能比较 功 能 监 光路 甚lI载波调锚 数字包封 S阴 (OSG) (SCM) (D.W) 光通遭层保护信号(APS) 有 有 追踪字节(m) 有 有 J0 服务质量(SQM/BQI) 有 Bl 前向纠错(FEC) 有 信号标识(SL) 有 有 不能实现 接( 瑚) 有 失效标识(FDI/BDI) 有 有 光通信 ,尽管大的净负荷宽度可节 约信道资源,但净负荷过宽会影 响光包交换的灵活性,故800字 节是比较合适的。保护带的设置 是必要的,一方面可给光包对齐 留有余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兼容 电子电路。前置光标记法的优点 是光标记的产生、提取和识别都 比较容易实现,缺点是占用信道 资源较多,效率不高。 (2)高强度光脉冲光标记法 高强度光脉冲光标记法是利 用高强度包头作为光标记,利用 非线性光学介质的非线性效应 实现光标记的提取。在用高强度 光脉冲实现光标记的技术方法 中,光包由高速率(最高可达 40Gbit/s)低强度的净负荷和低 速率(最高622Mbit/s)高强度的 包头/光标记构成。二者有相同 的时钟并占用相同的时间段。光 标记脉冲与净负荷脉冲可以重 合,也可以不重合,这取决于光 标记的识别方式和光标记更新、 信号再生的方式。在重合的情况 下,要求光标记与净负荷信号有 一定的强度比,以利于二者在识 别、更新、再生时按此比例分离 与重合,因光标记脉冲要由净负 荷脉冲激发/放大。在不重合的 情况下,二者在识别、更新时需 完全分离,要在无净负荷脉冲时 加载光标记脉冲。但是,无论哪 种情况,加载光标记脉冲时都需 要对净负荷脉冲进行探测。利用 非线性光学介质在强场作用下 的克尔效应产生非线性门控作 用,使高低强度不同的光脉冲分 离开来,将高强度的光标记光脉 冲提取出来进行处理。目前的非 线性光学介质有单模光纤和半 导体光放大器(SOA)两种。例如 一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图3 前置光标记法光包结构 可利用单模光纤的非线性光纤 智能光交换网络 环路镜(NOLM)提取光标记,也 可以利用SOA的非线性光学环 目前电信网络的智能绝大部 路镜或SOA的四波混频(FWM) 分仅存在于电层,而光层仅作为 效应提取光标记;前者NOLM结 简单的传送介质和载体。尽管大 构简单,后者器件的稳定性高、 容量的WDM设备和OXC设备 信号检出容易、效率较高。高强 已经应用,但光路或波长的连接 度光标记法的优点是它不占用 主要仍是人工配置。这种方式效 信道资源,光标记的产生较容 率低、操作复杂,容易发生差错, 易,但缺点是光标记的提取比较 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网络的灵活 复杂。 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张性。 光标记交换是光包交换 为此,一方面引入智能光网络管 (OPS)的一种实现方式,国外的 理系统,以便自动发现线形、环 光标记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主 形、网孔拓扑的光传送网的拓扑 要集中在:光标记脉冲的产生、 结构与光纤的连接关系;自动地 光标记的复用与解复用以及光 配置网络,实现网络节点间路由 时钟提取等技术方面。光标记交 的自动调度配置,优化网络资源 换的实用化仍有一段路要走,尽 的分配,维护网络拓扑的完整一 管其技术还不够成熟,构成光标 致;实现光路的自动选择和动态 记交换系统的许多关键器件还 建立/释放,即对光路进行自动 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此技术 迂回与保护;还可以进行故障的 正成为世界厂商与科研单位的 自动寻迹定位,完成光路的保护 研究热点。 与恢复,确保网络资源的释放与 国际上关于自动光交换网 利用。一句话,将光网络智能分 (ASON)的标准主要有ITU—T和 布到网元,通过网管系统软件设 光互联网论坛(OIF)以及光域业 置,对光网络资源进行动态的分 务互连(ODSI)等针对重叠网的 配;使光网络从仅仅提供传输信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IETF的对 道变成能提供全光业务的解决 等模型或混合模型,又称集成模 方案,成为能提供各种带宽应用 型。这4个标准主导了当前两种 与服务的智能全光网络。另一方 基本的光网络演进结构与发展 面将智能赋予自动光交换网络 思路。 也能达到同样的作用与目的。在 一36一 传统的传送网中引入动态交换 是传送网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使传送网具备了自动选路和动 态管理的更高智能;并且能支持 多种客户信号,成为一种利用独 立的控制面实施动态配置连接 管理的全光网络。也就是说通过 智能光网络管理系统的软件控 制与智能光交换网络的应用使 得今天的光网络演进到智能自 动光交换网络。这样,运营者可 更加灵活、有效地进行网络恢 复、业务自动配置和流量管理, 开展新的业务与应用,例如提供 波长业务、光层组网、光虚拟专 用网(OVPN),以及带宽的交易 和转售等。 以光传送网OTN为基础的 ASTN或ASON在选路和信令控 制下完成自动交换功能的新一 代全光传送网就是智能光交换 网,简称智能光网络。它也是一 种具备标准化智能的光传送网。 ITU—T在智能光网络领域的 主要工作是定义一个标准的自 动光交换网络体系结构。ITU—T 已经完成或已有正式编号的建 议是: ・G.709(2001):光传送网接 口,定义用于网间互联的接口规 范、实际是光网络节点接口 (NNI)。 ・G.707(2o0l0):SDH网络节 点接口。 ・G.959.1:光传送网(OTN) 的物理层接口。 ・G.783(2000):SDH设备功 能模型。 ・G.8030(2o0l0):基于SDH 的传送网网络结构。 ・G.8050(2o00):通用传送网 功能结构。 (下转第46页) 尊 锶 臻 雾 雾 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No.7删但圈 冁聊弼 SDH凭借其标准化的光接 的需求空间,SDH还会继续发 展。 器工作在C波段或L波段,而城 域网中可能只利用了整个波段 其中8波或16波。组波放大器 就只工作在这些工作波段,大大 降低了放大器的成本,推动了城 151、良好的自愈能力、强大的管 理功能等优良特性已成为当今 的主流传输手段,技术相当成 熟。SDH的带宽也在不断提高, 城域网新技术 城域网的新技术日新月异。 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新技术,常 规的激光器只能固定发送一种 目前马可尼商用SDH系统的最 高速率已达到10Gbit/s,40Gbit/s 的SDH产品也会很快步入市场。 域网的扩张。此外,40G的SDH 产品也逐渐商用化,使SDH的 带宽进一步提升。圆 为适应数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马 波长,每一波都需要一个激光 可尼还推出了融合了ATM、IP及 器,而可调谐的激光器可通过网 以太网技术、具备各类数据接口 管凋节所发送的波长,范围在4 的新一代SDH产品,得到了市场 波、8波、32波不等,在提供OTU 的积极响应,由于SDH技术的成 备件上有广泛的应用。组波放大 熟性和电路方式业务还有很大 器是另一种新技术,常规的放大 (上接第36页) 令分离。根据G.8080建议,就可 ・G.871(2000):光传送网建 从光路层和呼叫层两个层面看 议框架。 待一个光连接,从而使用分布式 ・G.872(1999):光传送网体 的呼叫模型控制这些连接。与G. 系结构,这是光网络结构标准的 8080有关的建议是:G.7713/Y. 基础。该标准定义的光路层、光 1704分布式呼叫和连接管理,G. 复用段层、光传输段层3层中的 7714/Y.1705通用自动发现技 光路是智能光网络中最重要的 术,以及G.7712/Y.1703数据通 部分,控制平面、信令就是对其 信网(DCN)体系结构与规范等标 进行管理和控制的。 准。 ・G.8070(2001):其前身是 实际上智能光交换网的标准 G.astn,提出自动光交换传送网 化工作远未完成。就连光传送网 的总体要求;尤其提供了一套可 (OTN)的标准化也还没有完成, 在传送网中建立和释放连接的 例如OTN体系结构文件G.872 控制功能模块。 还在修订和扩充;关于OTN保护 ・G.8080:其前身是G.astn. 恢复的建议G.841和G.842还未 描述自动光交换网络控制平面 补充制订;关于网络管理信息模 的参考结构,以便满足建议G. 型和功能需求的建议G.874和 8070所定义的要求。此建议给出 G.875也没有完成;定义中距离 一种客户端对服务器模型的光 OTN功能的建议G.798也没有完 网络结构,定义了主要的功能模 成;规范OTN的接口建议G.709 块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人们可用 还需要定义复用和传送开销等 这些功能模块建立、维持和释放 等。通常认为第一代的智能光交 连接,允许将呼叫控制从连接控 换网是建立在OTN的基础上的 制中分离出来,并允许路由和信 全光网络,然后再向智能光交换 ——46.. 吴 放 马可尼公司 工程师 Wu Fang Engineer,Marconi Corpo— ration 网演变。 结 语 以上概述了全光网络的发展 历程与发展趋势。尽管人们对智 能光交换网络的研究开发寄予 很大的热望、投人了相当的技术 力量,但智能光交换网络的未来 却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 进展到智能光交换网络可以为 网络运营商带来新的收人,而不 仅仅是降低运营成本的话,那时 才有可能加速智能光交换网络 的建设与应用。图 彭承柱 天津大学光纤技术研究 所外聘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现代 通信技术研究所高级技术顾问,国 家广电总局广播彰视信息网络中心 高级技术顾问 彭明宇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研 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