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来源:爱够旅游网
 学校 学年 学期 八年级 (学科)思想品德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月 日 编制人:霍起昌 审核人: 授课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 题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学习目标】 1、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及人生态度;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3、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 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给同学起外号,那些难听的外号一旦落到谁头上,谁就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其实,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即使那些喜欢捉弄别人的人也是如此。 1、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2、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3、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吗?为什么? 活动二: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 1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 2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活动三: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 管仲,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来往,鲍叔牙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牙,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略,多次会合诸侯,匡扶天下,因此而称霸一时。 请讨论回答: ① 鲍叔牙当时分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② 鲍叔牙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③ 你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吗?为什么 活动四:展示台:角色互换 内心体验 要求:每小组任选一情景进行体验。可以假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假如你是汶川大地震的受害者,被压在废墟下20多个小时了„„ 1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案: 5分钟阅读课文(正文段),5分钟完成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10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点评, 课堂训练案:10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心理测验 : 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5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弃。那么,现在请你列出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注意:想想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课件出示:游戏的答案: 这个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用处,还是想到别人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付出。想想看你的答案表明,你老是想着自己,还是会想到别人呢? 我们都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以上这个看似简单的事例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5分钟)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 。 2、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对人持 、 和 的态度。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他人、 他人、 他人。 4、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 ,即 、 。 5、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 过程 6、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 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 。它既是一种 ,也是一种 。

学校 学年 学期 八年级 (学科)思想品德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月 日 编制人:霍起昌 审核人: 授课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与失主调换角色,体验失主的焦急心情。与父母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子女的关爱。与老师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学生的期待。„„ 1换位思考的实质是什么? 2换位思考的要求是什么? 课堂训练案: 1.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事都要忍让②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③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④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我们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指的是() ①对待事物能换位思考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的心理体验过程③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他④对交往对象要切身关注,要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③人生而平等 ④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处处宽容别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 4.对右边漫画《童真》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很好的诠释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②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③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④小孩就应该给老人让座,没什么好评论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友善是与人沟通的桥梁;②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③与人为善就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温暖别人的心灵,化解矛盾④与人交往就要像太阳一样高高在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列想法或做法不符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求的是() A.我讨厌别人叫我“胖子”,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B.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待我,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C.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D.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 7.“管鲍之交”、“将相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佳话。它们之所以会成为佳话,主要是因为() 2 ①鲍叔牙、蔺相如是我国历史上较有名的人物②鲍叔牙、蔺相如能时时处处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③鲍叔牙、蔺相如能顾全大局、拥有宽容心④鲍叔牙、蔺相如能以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别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便会找到无数缺点。”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 ②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 ③要坚持中庸之道,欣赏和挑剔各占一半 ④看待人不能老是用一种眼光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情境体验 请分析下面的各种想法,运用换位思考法校正他们的错误。 (1)我认为这次输球绝对是因为把李强换上场的缘故。 校正:这次输球是因为: (2)我看见小丽去老师办公室了,肯定是给我们“打小报告”去了。 校正:小丽去老师办公室,是因为: (3)张斌考得好,纯粹是死读书,靠死记硬背才得的高分。 校正:张斌考得好是因为: (4)我丢的复习资料,准是王强偷了 校正:复习资料可能是: 【回顾总结·学习借鉴】(学习小结) 我的疑问及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