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昆虫记出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昆虫记》

一、填空(32分)

1、法布尔,他的《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法布尔根据亲自观察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提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3、如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4、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5、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6、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7、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窗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蛟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8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9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10孔雀蛾是一种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1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二丶选择(28分)

1、法布尔被誉为( A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2、昆虫记是一部( A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3、菜豆象是一种( B )。 A、大象 B、昆虫 C、鸟类

4、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C )的环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5、( B )是毛虫的天敌。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虫

6、天生攀岩家是( B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7、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B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8、黑步甲擅长( A )。 A、装死 B、耍伎俩

9、试验证明:(B)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A)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A、蚂蚁 B、蜜蜂

10、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C)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B.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

C.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D.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12、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D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13、枯露菌是一种(C)。 A、甲虫 B、长在树上的蘑菇 C、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14、( A)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三丶判断题(34分)

1、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

2、、螳螂食物只捕食其他昆虫。 (×)订正:它还是一种自食同类的昆虫。

3、毛虫的毒素之源在它的绒毛中。 (×)

4、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 (√)

5、《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

6、热爱家庭,喜欢在烟囱内部建巢的昆虫是舍腰蜂。 (√)

7、蜘蛛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 (×)订正:舍腰蜂

8、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 (√)

9、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 (×)

订正: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

10、萤火虫吃蜗牛时,先把蜗牛分割成一块一块,再咀嚼品味。 (×)

订正:将蜗牛先制成非常稀薄的肉粥,然后才开始引用。

11、如果你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这是樵叶蜂剪下了小叶片。(√)

12、黄蜂的幼蜂无论是睡觉还是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生长的,即倒挂着。 (√)

13、条纹蜘蛛会自己选择或主动出击捕捉猎物。 (×)订正:静静等候猎物。

14、母狼蛛背着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几个星期。 (×)订正:至少要经过五六个月。

15、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 (√)

16、人们说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还有一种昆虫也是,那就是蟹蛛。 (√)

17、蟹蛛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才去捉,它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四:《昆虫记》成为世界名著的原因有哪些?(或者为它写一则推荐语)(6分)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字里行间情趣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尔写《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种种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