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酸和碱
【要点梳理】
知识点1 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盐酸的性质和用途
(1)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盖后在瓶口产生白雾—--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 。有腐蚀性。
(2)盐酸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盐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酸能跟碱反生成盐和水。
盐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的盐。
(3)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药物;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用于给金属除锈。
3
2.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1)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98%的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 。
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物质。
(2)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沉着容器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失。 (3)硫酸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硫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硫酸能跟碱反生成盐和水。
硫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的盐。
(4)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除锈以及实验室
中作为干燥气体的干燥剂。
3.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
3
考点2 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1)白色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有很强的腐蚀
性因此又称为烧碱、火碱、苛性钠。
(2)氢氧化钠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1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案(无答案)
氢氧化钠能跟酸反应,生成和水。
氢氧化钠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氢氧化钠跟氯化铁、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2.氢氧化钙的制取、性质和用途。
(1)生石灰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腐蚀性。 (3)氢氧化钙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钙能跟酸反应,生成和水。
氢氧化钙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氢氧化钙跟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4)应用于建筑业;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
【典型例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举一反三: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 )
A.烧碱 B.小苏打 C.生石灰 D.纯碱 2、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
3、我校初中自然科学实验室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现有下图所示四种图标,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浓碱药品橱上的图标( )
2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案(无答案)
【典型例题】
1、向2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2.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点燃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 2CO2
3.Cu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 Cu SO4+H2O。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有少量Cu2O。现将10 g 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 )
A.0.9 g B.9.5 g C.0.5 g D. 0.45 g
举一反三
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2.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O4(硝酸钡溶液) B.CO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CO3(石灰水) D.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巩固提升】
3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案(无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正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2、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固体烧碱 C.碳酸氢钠 D.铁粉
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4、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O2 B.CO C.SO2 D.N2
5、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沾到手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没有说明NaOH溶液的用量,则取用1~2mL C.少量盐酸滴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 D.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浇灭 6、碱石灰是用氢氧化钠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干燥气体.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 H2 B.O2 C.CO D.CO2 7、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 A.NaOH B.乙酸 C.H2SO4 D.HCl 8、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 9、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盛石灰水的试剂内壁的白色固体
10、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可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 ) A.灼热的CuO、浓H2SO4 B.浓H2SO4、灼热的CuO C.浓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1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有( )
A.氢氧化钠固体保存不当已经潮解变质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C.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没有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4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案(无答案)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读取
12、实验室有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氢氧化钠──防止潮解和变质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氧化
13、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
A. 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 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二、填空题
1、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同时在U型管中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2、久置的苛性钠溶液易发生变质,这是由于它与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检验苛性钠是否变质,可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_____,若有__________产生,则证明已经变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固体苛性钠变质,一定要_______________保存。
三、实验题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5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导学案(无答案)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的减少证明反应发生;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
1、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取样品质量(g) 取稀硫酸质量(g) 产生气体质量(g) 1 50.0 40.0 0.4 2 50.0 80.0 0.8 3 50.0 120.0 1.0 4 50.0 160.0 1.0 试计算(1)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