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word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总分为: 100 分

一.选择题 〔此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9......的得0分。〕

1.如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B.汤姆生发现电子,明确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光强太小 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响 2.关于温度的概念,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如此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B.物体温度高,如此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如此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大

3.如下列图,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Ep表示两个分子之间的势能,当r=r0时两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设两个分子相距很远时Ep∞=0,如此( ) A.当r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大 C.当r4.如下列图是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

1 / 9

word

装置示意图,A是α粒子源,F是铝箔,S是荧光屏,在容器中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产生的原因是( ) A.α粒子射到屏S上产生的

B.粒子源中放出的γ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

C.α粒子轰击铝箔F上打出的某种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D.α粒子轰击氮核后产生的某种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5.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规律认识错误的答案是〔〕 ......

A.用能量为14.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中,有3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外表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D.用能量为10.21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6.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轨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半径比为2∶1,如下列图,那么碳的衰变方程是( )

14212A.6C1H5B 14014B. 6C1e5B

14014C. 6C1e7N 14410D. 6C2He4Be

2 / 9

word

7.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它们分别在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下开始运动,分别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两个物体都将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物体的vt图线如下列图,图中线段AB∥CD.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①水平推力的大小F1>F2 ②水平推力的大小F1<F2

③a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于b所受摩擦力的冲量 ④a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小于b所受摩擦力的冲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8.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假设碰前原子核静止,如此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4AA1A1A. B. C.

A12 A1A1

2A1D. A129.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如下列图,用频率为1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如此 ( )

A.用频率为2的紫外光〔2>1〕照射,电流表一定有电流通过 B.用频率为3的红外光〔3<1〕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C.用频率为1的可见光照射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端,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D.用频率为1的可见光照射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 10.关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对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解释,正确的答案是( ) A.分子的速率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越大

3 / 9

word

B.分子的速率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 C.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总体呈现出“中间多、两边少〞的正态分布特征 D.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遵循统计规律,适用于大量分子

11.如下列图为悬浮在水中的一个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的情况,从A点开始计时,在一段时间内,每隔30 s记下一个位置,依次记为B、C、D、E、F,如此( ) A.图中的折线不是花粉的运动轨迹 B.2 min内此花粉的位移大小是AE C.第15 s时,此花粉应在AB的中点 D.第15 s时,此花粉可能在AB的中点

12.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来推算.测得该岩石中现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时不含铅)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列图,图中N为铀238的原子数,N0为铀和铅的总原子数.由此可以判断如下选项正确的答案是 ( )

A.铀238的半衰期为90亿年 B.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

C.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4 D.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3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一样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个落地处.O点(图乙中未画出)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观察图乙读出OP=__________ cm。

4 / 9

word

(2)mA:mB2.5: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如此由图可以判断出Q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处,P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处。

(3)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14.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

6mL。用注

射器得1mL上述溶液中有液滴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

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1-1-2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mm。求:

⑴油酸膜的面积是cm2;

⑵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mL;

⑶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答案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此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41212415.〔10分〕三个粒子2He结合成一个碳6C,6C质量为12.0000u,粒子2He质量为

4.0026u,1uc2931Mev。

(1)写出上述核反响方程;

(2)这个核反响放出的能量是多少MeV?〔答案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5 / 9

word

16.〔13分〕如下列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A、B、C三个物块,A、B、C的质量依次是m、

2m、3m.现让A物块以初速度v0向B运动,A、B相碰后不再分开,共同向C运动;它们和C相碰

后也不再分开,ABC共同向右运动.求:

(1)ABC共同向右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 (2)A、B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损失EK. (3)AB与C碰撞过程B物块对C物块的冲量I.

17.〔15分〕如下列图,光滑水平面MN的左端M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水平局L=8m,并以恒定速度v=3m/s沿图示箭头方向移动.质量均为m=1kg、静止于MN上的物块A、B〔视为质点〕之间压缩一轻弹簧,贮有弹性势能Ep=16J.假设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如此解除弹簧压缩,弹开物块A、B后,求:

6 / 9

word

〔1〕物块B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L1; 〔2〕物块B返回到水平面MN时的速度v;

〔3〕假设物块B返回水平面MN后,与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物块A在水平面MN上弹性碰撞〔碰撞过程无动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使物块B从传送带水平局部的右端Q滑出,如此弹射装置P必须给物块A至少做多少功?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 二 年级 物理 科试卷答案

1.A 7.D 2.A 8.B 3.B 9.AD 4.D 10.BCD 5.D 11.ABD 6.D 12.BD 'B二、填空题(每空答案2分,共10分) 13.(1)20.00 〔20.00—20.04均给分〕 〔2〕 不发生碰撞时A, 碰撞后A 〔3〕mAOQmAOPmBOR 14.(1)268cm 〔2cm 或272cm 〕 〔2〕 1.2105mL 〔3〕 4.51010m

2

2

2

15.〔10分〕

〔1〕32He6C+E 〔无E也给分〕 4分 (2)m34.0026u12.0000u0.0078u, 2分

412Emc2 2分

7.26MeV 2分

16.〔13分〕

(1)以A、B、C整体为对象,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mv0m2m3mv 2分

得ABC共同向右运动的速度vv0. 2分 6(2)设A、B碰撞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有

mv0m2mv2分

7 / 9

word 动能损失EK得EK121mv0m2mv2 2分 2212mv0. 1分 3(3)以C为研究对象,AB与C碰撞过程应用动量定理,B物块对C物块的冲量等于C物块的动量变化

I3mv1mv02分 2方向水平向右2分 17.〔15分〕

〔1〕解除锁定后弹簧恢复原长时,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得:

mAvAmBvB 2分 E1122mAvAmBvB2分 22联立解得 vAvB4m/s 1分 设B沿传送带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为L1,由功能关系 2mgL1mvB 2分 12解得 L14m 1分 〔2〕因为v4m/s3m/s,所以B返回时先加速再随传送带一起运动,B返回到水平面MN时的速度

'vB3m/s 2分

〔3〕以A为研究对象,设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物块A的速度为vA由动能定理

'11'22mAvAmAvA 1分 221''2B能从Q端滑出一定有mBvBmgL1分 2W设A与B弹性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有: ''\" mAvAmBvBmAv\"AmBvB''''1分 21111'2'2\"2mAvAmBvBmAv\"mvABB22228 / 9

word

1分

'''得vA vB〔或直接写出A与B质量相等,完全弹性碰撞后速度互换,如此A的速度

''' 给2分〕 vAvB联立解得 W8J.1分

答:〔1〕物块B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m; 〔2〕物块B返回到水平面MN时的速度为3m/s; 〔3〕弹射装置P必须给物块A至少做8J的功.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