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7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I.1O No.7 2011年7月 Journal of Nma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July.2011 《拟乐府补题》的词学文献价值 李桂芹 (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拟乐府补题》一卷,应社咏物唱和词集,由厉鹗、陆培、查为仁等10A-* ̄和而成,查为仁辑刻。《拟ft. 府补题》唱和时间为乾隆十三年(1748)夏秋之际,唱和地点为天津水西庄。《拟乐府补题》有存词人词作、校勘、 词史等方面的文献价值。而且,还有为深入了解咏物词、中期浙西词派、天津水西庄等方面的词学价值。 关键词:《拟乐府补题》;文献;词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11)07-0043—04 、 笔者近期在国家图书馆见到《拟乐府补题》一卷, 科场案钩致入狱,八年乃释,绝意仕进,与其父查日 刊刻于乾隆年间[1],由厉鹗、陆培、张云锦、张奕枢、陈 乾筑园于天津城西三里近河处,即天津查氏园林水 皋、闵华、吴廷采、万光泰、楼镝、查为仁l0人唱和而 西庄。有林泉之盛,往来名士,觞咏酬唱。善倚声,有 成。厉鹗开其首,查为仁居其尾,共5调41首。分别为: 词别集《押帘词》。 《天香・赋薛镜》8首、《水龙吟・赋漳兰))7首、《摸鱼儿・赋 厉鹗、陆培诸君为《拟乐府补题》唱和发起者。厉 芡》8首、《齐天乐・赋络纬》10首、《桂枝香・赋银鱼》8 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康熙 首。吴廷采与楼铸仅参加过《齐天乐・赋络纬》唱和。 五十九年(1720)举人。一生落魄,毕生以设馆授徒为 唱和词人包括中期浙西词派领袖厉鹗的《拟乐 业。厉鹗是清诗浙派、浙西词派的中坚与巨匠,在清 府补题》,近三百年几乎无人提及,具有较高的词学 代词苑独树一帜。博学多才,著述等身。有《樊榭山房 文献价值。 集》、《宋诗纪事》等。 一、《拟乐府补题》唱和时间地点钩稽 厉鹗云: 笔者所见《拟乐府补题》无序,据《北京市志稿》 龙威(作者注:张云锦)有和予续乐府补题 载,查为仁有序一则: 五阕。其《天香・赋薛镜》云“粉洁休磨,尘轻不 赋物词以宋人《乐府补题》为极诣,浙西六 染,识取夜来名字”,深有感于余也。[ ](页 家多和之。此绝唱,不当和也。樊榭、南香诸君即 《天香・赋薛镜》(粉洁休磨)为张云锦唱和词,这 其词别拟一题:织绡泉底。杼轴自我。予结习未 段论述直接证明厉鹗组织者和发起人的身份。《拟乐 忘,颇有继声之作,因并付开雕。是书亦名《蔗塘 府补题》厉鹗居首位,既反映出厉鹗当时词坛要位, 外集》,而实在《外集》之外。其所拟题有五。倡酬 更体现其唱和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者,为仁与厉鹗、陆培等凡十人云。[0]( 609) 《拟乐府补题》唱和时间地点,据厉鹗、查为仁等 从序中可知。唱和词人查为仁为辑刻者,亦命名 词人交游行迹可加以推断。 此书为《蔗塘外集》。 查为仁、厉鹗皆为南北大名士,倾慕已久,以文 查为仁(1693 ̄--1749),一名成 ,字心谷,号蔗 字交,书信往来。乾隆六年(1741),查为仁、查礼兄弟 塘,又号莲坡居士,宛平人。其父查日乾在津经营芦 在水西庄辑《沽上题襟集》,向厉鹗索序,厉欣然而 盐贩运,津门首富。为仁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因 就。同年,查为仁拟付梓《蔗塘未定稿》,再次求序于 收稿日期:2011-04—20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8B29),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桂芹(1973一),女,河南安阳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文学博士。 ①李康化博士认为查为仁生于1692年。《明清之际词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第403页。严迪昌认为查为仁生于1693 年,《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5页。涂宗涛认为查为仁生于1694年,《(当代学者文史丛谈)苹楼西照集》,山西古籍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1页。据《莲坡先世世谱》载,查为仁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十一月初七,比较可信,暗合 《大清畿辅先哲传 (下)》所载:“乾隆十四年(1749)卒,年五十有五。”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641页。 ・44・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 厉,厉序中盛赞查为仁“以诗名寓内久矣”。厉鹗壬戌 (1742年)有诗:《津门查莲坡和予移居诗四首远寄, 次韵奉酬》[ ](且lOS)。 虽神交已久,厉鹗与查为仁一生仅有一次谋面。 乾隆十三年(1748)春暮,厉鹗人京铨选县令,“竞至 盛,皆自为仁开之”。[9】(页640)。杭世骏见证了当时盛况: “其时水西庄之宾客,亦视前后为最盛,刻烛分题, 藏阄斗酒,莲坡应接无倦容,而俭堂(查礼)年甫弱 冠。”[。](页 )可见查为仁时期水西庄宾客之盈门,吟咏 之频繁。 津门兴尽而返”[5](贞363)。厉鹗在天津水西庄流连数月, 觞咏往来,殆无虚日,且与查为仁笺注周密《绝妙好 水西庄人文荟萃,觞咏唱酬无虚日,有多次著名 大型唱和活动。康熙末年,查为仁、吴陈琰等人唱和 “赏菊”,辑成《赏菊倡和诗》。“庚申年(1740),同志八 词》。仅有的一次谋面,成为《拟乐府补题》唱和发生 契机。《乐府补题》唱和时间应在乾隆十三年(1748)。 这从其他唱和词人踪迹也可佐证: 万光泰诗编年,《五上春司集》(戊辰)中有诗《潞 河舟中苦热寄厉太鸿,舟中观(樊榭山房续集),因 寄,厉时在天津》 ](页784),酷热为夏天,厉鹗在天津, 万光泰在潞河。厉鹗编年体《樊榭山房续集》(戊辰) 中,有《七夕查莲坡召同英司马……陈对沤(陈皋)集 南碲草堂以荷净纳凉时分韵得荷字》,七夕,厉鹗、陈 皋、查为仁荟萃一处。然而冬日,厉鹗返扬州。厉鹗 《焦山记游集序》云:“予平生三游……今年戊辰仲冬 之望……”[ ](页75O)焦山,“京口三山”名胜之一。焦山 游,扬州盐商马日瑁兄弟组织的韩江雅集之一,冬日 厉鹗已在扬州,被邀参加“焦山记游”。同往者还有 《拟乐府补题》唱和词人闵华、楼铸。 厉鹗暮春人京,冬日已返扬州。确切地说,《拟乐 府补题》唱和时间为乾隆十三年夏秋之际。 《拟乐府补题》唱和时间既定,唱和地点就迎刃 而解:查为仁的私家庄园——天津的水西庄。前引厉 鹗诗提及“南碲草堂”,水西庄一处居所。陈皋年未壮 随兄陈章同馆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后长期寓居天 津水西庄,“予己未(1739)夏北游,假馆于莲坡澹宜 书屋”。[’](页 ’为乾隆之际沟通南北词坛的中介。当 肘陈皋在水西庄。万光泰长期客居于津门查氏,当时 也在水西庄。《拟乐府补题》唱和作品也曾提及水西 庄。如张云锦《桂枝香・银鱼》:“故乡风味,水西亭子, 梦犹萦绕。”同题唱和查为仁亦云“算风味、三津拟 取”,“宝坻出银鱼”,唱和地点天津水西庄呼之欲出。 水西庄建于雍正年间,是巨商查日乾、查为仁的 私家园林,因位于天津卫河之西而命名。水西庄以 “景幽”、“文盛”、“人名”著称于世、蜚声南北。查淳 (查为仁弟查礼子)《铜鼓书堂遗稿)>后序云:“查氏世 居京师,而别业在天津,世所称水西庄是也。府君读 书其中,兄弟互相砥砺,藏书累数万卷,东南胜友,麇 至如归。”[s](页233)水西庄是文人聚集之地,唱酬不断。 每逢佳节,诗会云集,名士们或挥毫泼墨,吟诗作对, 切磋学问,谈古说今。时人论之:“论者谓津沽风雅之 人,取津门酬唱之作,每年简择数章,各成一卷,名日 《沽上题襟集》。”[。](页204)乾隆五年,水西庄主人查为 仁、查礼,将宾客陈皋、汪沆、万光泰等六人数年酬唱 之作,辑成《沽上题襟集》,此为水西庄酬唱鼎盛实 录。水西庄唱和《拟乐府补题》,仅为常见樽酒唱和活 动之一。不过,其他几次津门唱和皆为诗唱和,词唱 和较罕见。作为仅有的一次大型词唱和,《拟乐府补 题》显然有着特殊意义。 二、《拟乐府补题》的词学文献价值 《拟乐府补题》作为久未发现的唱和词集,有着 不可忽视的词学文献价值。 其一,存词人、存词作。 《拟乐府补题》汇辑10位词人凡4l首词。这10位 词人及词作,除声誉卓著的中期浙西词派领袖厉鹗 外,几乎被历史淹没。情况有二: (1)因厉鹗缘故,查为仁、陆培、张云锦、张奕 枢四位词人曾被提及。除查为仁因与厉鹗共同笺 注《绝妙好词》著名外,其他三位词人严迪昌先生 《清词史》论述中期浙西词派时,曾略作介绍。陆培 (1686--1752) ](页830),字翼风,号南芗或南香,平湖 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任安徽东流县知县,后弃 官归里[“](页356)。后主讲当湖、九峰两书院,善填词, 著《白蕉词》四卷,未收《拟乐府补题》陆培的唱和词 作。[ ](页 鲫)张云锦(1704一l769)ElO]( ̄831),字龙威,号 铁珊,平湖人。举博学鸿词科,省试被放,工诗词,有 《红兰阁词》,未收《拟乐府补题》张云锦唱和词作。张 奕枢(1699w1763) ]( ̄831),字掖西,号今涪,与张云 锦同乡,辈分高于张云锦,张云锦有词《满江红・芦花 和今涪叔》 ] 255),诸生。三赴北闱不受,长期游历秦粤 闽晋楚等地,交游广,工诗词,有《艿庄纪游诗》八卷, 有词集《红螺词》(又名《月在轩琴趣》)一卷n ](页1692), 未收《拟乐府补题》张奕枢唱和词作。 (2)词史未提及的词人,有陈皋、闵华、万光泰、 楼铸、吴廷采五人。陈皋(1706一l774),字江皋,号对 鸥。钱塘人。贡生,长兄陈章,次兄陈中。年未壮随兄 陈章同馆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后长期寓居天津水 201 1年第7期 李桂芹:《拟乐府补题》的词学文献价值 ・45・ 西庄,有《吾尽吾意斋乐府》,惜已佚。[培](页 86) 万光泰(1712 1750) (页386)字循初,号柘坡,秀 水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未取,旋弃乡 闱,客居于津门查氏家。有《柘坡居士集》。 楼铸(1717—1755)CD,字于湘,长洲人。“其客游 踪迹。多半在江淮梁宋间。间一由齐鲁人京师……依 人谋衣食,”家贫,年长未婚,扬州富商马氏兄弟为之 择配完家。入赘于广陵王氏。I14](页325)无子,临死托孤 其校勘价值不容忽视。 因此,《拟乐府补题》的出现,体现出不能替代的 词学校勘价值。 其三,《拟乐府补题》为延续《乐府补题》唱和、浙 西词派提供了文献资料。 《乐府补题》是成书于元朝初年的一部咏物唱和 词集。作者为周密、王沂孙、王易简、冯应瑞等14人, 皆宋末元初遗民词人。存词共5调5题37首:《天香・龙 女于陈章子为妇。有《楼于湘遗稿》。 涎香》8首、《水龙吟・白莲》1O首、《摸鱼儿・莼》5首、 闵华,字玉井,亦字莲峰,江都人。有《澄秋阁诗 《齐天乐・蝉》10首和《桂枝香・蟹》4首。虽然存词仅37 集》、《澄秋阁三集》,内多存与厉鹗、“扬州二马’:诗友 首,运用寄托曲隐之笔,抒发别有怀抱之情,在声势、 唱和的作品。 规模上.对咏物词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将咏物词推 吴廷采,字章五,号葑田,江苏溧水人。《国朝词 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综》收其词一首《齐天乐・七夕红桥看荷花》。 《乐府补题》刊本元、明两代未见流传。至清康熙 《拟乐府补题》存此五人词22首。而此五位词人, 十七年(1676)朱彝尊在常熟吴氏处始见抄本,携之 或词集已佚,或词集未收。《拟乐府补题》存词,补苴 京师.由蒋景祁镂版行世[15](页 ,京城遂掀起一场声 拾遗,非常珍贵,为以后采撷有重要作用,体现出不 势浩大的唱和。正如蒋景祁《刻(瑶华集)述》云:“得 可替代的词学辑佚价值。 《乐府补题》而辇下诸公之词体一变。”[16](页9 唱和随 其二.词学校勘价值。 之迅速流布全国。严迪昌先生日:“据我所见,仅康熙 《樊榭山房文集》中虽收《拟乐府补题》厉鹗五首 二十年至三十年之间,拟《补题》五咏的词家即有近 唱和词,但没标明出处,也没标明创作时间,且与《拟 百人之夥。”[“](页盯 拟《补题》而群相酬和,一代词风 乐府补题》所存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如: 因之启变。 摸鱼儿・赋芡 “《乐府补题》大唱和”使浙西词人自成一派,并 认荷盘 别裁新样,湖田初沸烟雨。钗茎静袅 以咏物词风著称。《乐府补题》的重出之与浙西词风 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花点注。看倾尽、斜阳幽 的盛炽有着命脉相通的重大关系。这次大唱和作为 意凭谁诉。西洲倩女,讶碧臆才翻,情吭渐饱,脉 载体推波助澜咏物之盛风,并展扬了浙西词派的旗 脉水天曙。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鲛人何事 帜[”](页253),《乐府补题》的重出是探讨浙西词派盛衰 相妒?携来菠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论斗煮。 史不应忽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算风味、亲尝只有涪翁语。轻圆荐俎。正萦繁心 时隔70余年,《乐府补题》重新被人群相酬唱。 期,柔葱腻雪,巧夕剪灯处。(《拟乐府补题》本) 《拟乐府补题》与《乐府补题》词调完全相同,词 摸鱼儿・赋芡 题虽不同,但所咏之物类型相似。薛镜为古玩,龙涎 趁平湖、采芳艇小,荷盘初沸烟雨。钗茎静 香为贵重的熏香,皆为奢侈贵族用品。漳兰、白莲为 照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花点注。看倾尽、斜阳 高洁名花,芡和莼为可食用水生植物。络纬即蟋蟀, 幽意凭谁诉。西洲倩女,讶碧臆才翻,情吭渐满, 与蝉皆为鸣叫动物,银鱼、蟹均为水中可食用动物。 脉脉水天曙。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鲛人 《拟乐府补题》虽非直接使用《乐府补题》词题,效仿 何事相妒?携来菠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论 之意十分明显。 斗煮。算风味、亲尝只有涪翁语。轻圆荐俎。正萦 《拟乐府补题》唱和词人以中期浙西词派词人为 繁心期,柔葱腻雪,巧夕剪灯处。(《樊榭山房文 主。厉鹗为中期浙派领袖,陆培、张云锦、张奕枢、闵 集》本) 华等人为与厉鹗交往密切,并受厉鹗影响,《拟乐府 厉鹗其余四首唱和词两书也有不同.恕不举例。 补题》唱和是中期浙派词学活动的集中体现。《拟乐 《拟乐府补题》所存唱和词为其他选本提供了异文, 府补题》被厉鹗称为“续《乐府补题》”:“龙威有和予 ①蒋德《楼于湘遗稿序》云“既殁之-Z月”,《序》作于乾隆乙亥年(1755)十一月,可知楼铸生于乾隆二十年八月。又陈章《序》 言其亡时“年三十八岁”,可推断楼铸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见《楼于湘遗稿》,《四库未收书辑刊》(二十一册),北京出版社, 2000年,第324页、325页。 ・46・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 1年第7期 续乐府补题五阕。” (页255) ̄个“续”字,体现出厉鹗 雍、乾之际的词坛,中期浙西词派的定位有重要的词 学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1]厉鹗等.拟乐府补题[Z].乾隆刻本. [2]王廷燮等.北京市志稿(第十册)[M].北京:燕山出版 社.1998. 尊崇《乐府补题》,希望延续《补题》咏物之风,继承 “清空骚雅”的词学创作主旨。 其四,词学史学价值。乾隆年间,天津水西庄是 与扬州的马氏“小玲珑山馆”、杭州的赵氏“小山堂” 同称三大私家园林。水西庄主人查为仁正是因为与 厉鹗在水西庄同撰周密《绝妙好词笺》,方使查氏享 [3]王昶.国朝词综[M].续修四库全书.1731册[Z].上海: 有盛誉。 上海古籍出版社。2oo2. 其实,雍、乾之际,水西庄已经形成与扬州小玲 [4]厉鹗.樊榭山房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珑山馆南北相呼应的态势。近世徐世昌《大清畿辅先 [5]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哲传》亦云:“当雍、乾之际,……士大夫竞以广交游 社.2000. 开坛坫为风流盛事。其时扬州有马氏之玲珑山馆,杭 [6]万光泰.柘坡居士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81 州有赵氏之小山堂,皆与水西庄并擅一时之胜,至数 册)[Z].济南:齐鲁书社,1997. 海内诗人。为人所交口称颂者必推天津查氏。” (页640) [7]冯金伯.词苑萃编[M].唐圭璋.词话丛编[Z].北京:中 华书局.1986. 扬州的小玲珑山馆由于厉鹗长期寓居,彬彬词客,蔚 [8]查礼.铜鼓书堂遗稿[M].续修四库全书1431册[Z].上 为成风。形成著名的扬州词人群。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杭世骏为《铜鼓书堂遗稿》序日:“莲坡先生耽嗜 [9]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风雅,狎主齐盟,海内词人,靡不向风景慕。同时广陵 1993. 马氏遥遥相望。”[8](页1 陈皋、汪沆等人经常来往于扬 [10]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平湖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3. 州与天津水西庄。杭世骏为陈皋诗集作序(《吾尽吾 [11]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意斋诗序》),慨然而叹:“查莲坡殁而北无坛坫,马懈 [12]彭润章.平湖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 谷殁而南息风骚!”『l7]f页308)称道查为仁为吸附文士、 行.1975. 团聚骚人从而形成水西庄文学集群的重要作用。查 [13]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M].扬州:广陵害社,2007. 为仁有《押帘词》别集,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还参 [14]陈章.楼于湘遗稿序[A].楼铸.楼于湘遗稿[M].四库 an(拟乐府补题》唱和并辑刻,当时的宾客很多为重 未收书辑刊(二十一册)[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要词人,天津水西庄在词坛地位却似被人遗忘。 [15]朱彝尊.曝书亭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318册) [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总之,《拟乐府补题》的复出,存词人、存词作,有 [16]蒋景祁.瑶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校勘价值,为《乐府补题》咏物唱和、浙西词派提供了 [17]杭世骏.道古堂文集[M].续修四库全书.1426 ̄-[Z]. 文献.为提升天津水西庄的词坛地位提供了佐证。对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o02. On the Documentary Value of N/Yue Ti(拟乐府补题)in Ci Studies LI Gui—q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China) Abstract:The Ci volumes comprising poems in praise of objective matters and responsory words in N/Yue 曰 死(拟乐府补题)were jointly created by ten poets such as Li E,Lu Pei,Zha Weiren,etc.,and were engraved by Zha Weiren.It is held that the time of the responsory was at the turn of summer into autumn in 1748,the third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S reign with the responsory location being at Shuixi、Village in Tianjin. N/Yue Fu Bu (拟乐府补题)was of textual and documentary value to study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Ci writing and collations in it.Besides,it also helps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Ci poetires in praise of objective matters at the time,the mid—term Zhexi Ci-poetic School and the Shuixi Village of Tianjin. Key words:Ni y Fu Bu Ti(拟乐府补题);literature;Ci study;value [责任编辑:王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