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口腔修复学试题(可摘与全口)

来源:爱够旅游网
口 腔 修 复 学 试 题

熊洪波

可摘与全口

一、单选题(30分)

1.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 )。

A.磨除牙体组织较少 B.适应范围较广 C.方便摘戴,便于清洗 D.咀嚼效率较高 E.基托可以修复部分缺损的牙槽嵴软硬组织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中不包括( )。

A.人工牙 B.基托 C.固位体 D.基牙 E.连接体

3.可摘局部义齿中有传导合力作用的包括以下部件,除了( ) A.人工牙 B.基托 C.大、小连接体 D.卡环体 E.卡臂尖

4.对牙槽嵴损伤最小的人工牙是下列哪种( )。 A.解剖式瓷牙 B.半解剖式瓷牙

C.解剖式塑料牙 D.半解剖式塑料牙 E.非解剖式塑料牙 5.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 )。

A.0° B.15° C.5° D.30° E.40°

6.下列哪条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主要作用( )。

A.传导、分散牙合力 B.连接义齿各部分,形成功能整体

C.修复缺损的软硬组织 D.提供义齿的主要固位作用 E.间接固位

7.下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 )。 A.末端人工牙远中 B.磨牙后垫前方

C.磨牙后垫前缘 D.磨牙后垫1/3~1/2 E.磨牙后垫后缘

8.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平均厚度正确的是( )。

A.1~1.2 mm B.1.2~1.5 mm C.1.5~2 mm D.2.2 mm E.2.2~2.5 mm 9.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体不应对基牙产生( )。

A.摩擦力 B.吸附力 C.脱位力 D.矫治力 E.正压力

10.下列哪条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牙合支托的作用( )。

A.支持作用 B.稳定作用 C.固位作用 D.间接固位体 E.防止食物嵌塞 11.圈形卡环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

A.I类导线的牙冠 B.Ⅲ类导线的牙冠 C.远中孤立且有颊侧或舌向倾斜的磨牙

D.孤立牙 E.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 12.RPI卡环采用近中牙合支托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基托下沉 B.减少牙槽嵴受力

C.减少基牙所受扭力 D.增强义齿稳定 E.防止食物嵌塞

13.根据牙列缺失的Kennedy分类法,下颌6521 1236缺失者属于( )。 A.第三类第二亚类 B.第三类第一亚类

C.第二类第二亚类 D.第四类第二亚类. E.第四类 14.下列关于隙卡沟的预备,错误的是( )。

A.尽量利用天然间隙 B.必要时可调磨对牙合牙尖

C.沟底呈楔形 D.深度不应破坏邻接点 E.宽度一般为0.9-1.0 mm

15.下列关于可摘局部义齿支持形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牙支持式义齿的牙合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

B.牙支持式义齿适用于缺牙数量少,缺牙间隙小,缺隙两端均有可利用的健康基牙

C.设计黏膜支持式义齿时,应尽量多设计牙合支托,以减轻黏膜的负担 D.混合支持式义齿的牙合力由天然牙和基托下的黏膜、牙槽骨共同承担 E.肯氏第一类和第二类缺失,常常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 16.在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首先应了解( )。 A.缺牙的部位和数目 B.缺牙区牙槽嵴状况

C.患者的全身状况 D.口内余留牙情况 E.下颌运动是否异常

17.切牙乳突是排列上中切牙的解剖标志,是因为( )。

A.切牙乳突与上颌中切牙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 B.切牙乳突位于上颌腭

中缝的前端

C.切牙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排牙时要防止此处压迫 D.切牙乳突的位置变化较小

E.两个上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 18.大气压力的产生与哪项关系最密切( )。

A.基托面积大小 B.牙槽嵴高低 C.边缘封闭好坏 D.后堤区宽窄 E.黏膜厚薄 19.吸附力与哪项因素最有关( )。 A.义齿基托组织面与黏膜接触的密合程度 B.唾液的质和量 C.是否用软衬材料 D.是否戴过旧义齿 E.基托的厚薄程度

20.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牙合、浅覆盖,是因为( )。 A.美观 B.排牙方便

C.易于取得前伸牙合平衡 D.发音清晰 E.天然牙就是浅覆牙合、浅覆盖

21.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应( )。

A.接触牙合平面 B.离开跆平面0.5 mm

C.离开牙合平面1.0 mm D.离开牙合平面1.5 mm E.离开牙合平面0.1 mm

22.下颌基托一般应盖过磨牙后垫的( )。

A.全部 B.2/3 C.1/3~1/2 D.1/4 E.止于磨牙后垫前缘

23.关于全口义齿修复时颌位关系的确定,最全面的说法是( )。 A.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

24.上颌全口义齿牙槽嵴与硬区之间的区域是( )。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边缘伸展区 E.边缘封闭区

39.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成平衡牙合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咀嚼效率 B.增强义齿固位

C.增强义齿稳定 D.有利于美观 E.防止咬舌 25.与全日义齿后缘无关的解剖标志是( )。

A.腭小凹 B.颤动线 C.颊侧翼缘区 D.翼上颌切迹 E.磨牙后垫

26.上颌中切牙的唇面通常位于切牙乳突中点前( )。

A.1~4 mm B.5~7 mm C.8~10 mm D.11~15 mm E.16~20 mm 27.上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 )。

A.向上、向后 B.向上、向外 C.向上、向内 D.向后、向外 E.向上、向前 28.全口义齿修复应在拔牙多长时间后进行( )。

A.一周 B.三周 C.一个月 D.三个月 E.六个月

29.后堤区的作用是( )。

A.基托后缘定位 B.边缘封闭作用 C.支持作用 D.排牙标志 E.缓冲作用

30.无牙颌患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上下颌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称为( )。 A.开口度 B.息止颌间隙 C.垂直距离 D.正中关系位时颌间距离 E.覆牙合 二、名词解释(15分) 1.边缘封闭区 2.颌位关系记录 3.平衡牙合

4.解剖式人工牙 5.肌功能修整

三、填空题(15分)

1.可摘局部义齿通常由( )、( )、( )、( )和( )组成。

2.按支持形式,可摘局部义齿可以分为( )、( )和( )三种。 3.义齿的不稳定可表现为( )、( )、( )和( )。

4.RPI、RPA卡环中R是指( ),P是指( ),I是指( ),A是指( )。 5.无牙颌的分区主要分为( )、( )、( )和( )。 6.全口义齿固位是由于( )和( )的作用。

7.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与( )一致,切缘与( )平齐,颈部微向( )和( )倾斜,唇面与( )一致。

8.上颌硬区位于( )前分,此处骨组织呈( ),基上覆盖薄层黏膜,无弹性,该区基托应( ),以免压痛。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全口义齿的基托范围?(5分) 2.简述如何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5分)

3.垂直距离过高对人体将产生不良的影响是什么?(5分) 4.简述可摘局部义齿RPI卡环的特点。(5分) 5.简述可摘局部义齿观测线的类型及其特点。(6分) 6.简述隙卡沟的牙体预备要点。(4分) 五、问答题(10分)

1.无牙颌有哪些分区?各自有哪些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