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题目专业学制班级姓
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论文(设计)
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药品经营与管理三年
药品经营与管理092班陈碧娇姓名王强职称
讲师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专业及班级:药品经营与管理092班学生姓名:
陈碧娇
题目: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上交报告(论文)日期:答辩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指导教师:王强
201年月日签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目
摘
录
要.......................................................................................................1
Abstract........................................................................................................2前言................................................................................................................11、概述.........................................................................................................22、抗癌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2
2.1、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2
2.11、根据药物的来源、化学结构分类........................................................22.12、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22.13、根据肿瘤化疗药物对细胞分裂各期的敏感度特点及细胞动力学分类............................................................................................................................32.2、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3
3、抗癌中西药物对比.................................................................................4
3.1、抗癌中药.........................................................................................................4
3.11、历史........................................................................................................53.12、现状........................................................................................................53.14、趋势........................................................................................................63.15、天然抗癌草药........................................................................................63.2、抗癌西药.........................................................................................................7
3.21、历史........................................................................................................73.22、现状........................................................................................................73.23、趋势........................................................................................................9
4、其他抗癌药物.........................................................................................9
4.1、金属抗癌药物.................................................................................................9
4.11铂类抗癌药物...........................................................................................94.12、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一顺铂..............................................................104.13、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104.14、正在开发的铂类抗癌药物................................................................104.2、它金属抗癌药物...........................................................................................11
4.21、镓盐...................................................................................................11
5、海洋抗癌药物.......................................................................................116、基因工程药物.....................................................................................11
7、抗癌药物靶向制剂...............................................................................128、纳米技术的应用...................................................................................129、抗癌辅助用药.......................................................................................1310、结语.....................................................................................................13参考文献.......................................................................................................1附录................................................................................................................1
1、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12、常见肿瘤化疗辅助用药.....................................................................................7
致谢................................................................................................................1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手段,除了手术、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以外,化学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因其强调全身治疗,对已扩散、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亦具有治疗作用。癌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近年来抗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有抗癌中西药的研究对比,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及其不良反应,其他抗癌药物,如金属抗癌药、海洋抗癌药、基因工程药物、抗癌药物靶向制剂、纳米技术的应用等,还有抗癌辅助用药。
关键词:抗癌药物;研究进展;中西药对比;其他抗癌药;辅助用药
1Abstract
Malignanttumorisaseriousthreattohumanhealthandthecommondiseasesandfrequently-occurringdisease.Thetreatmentofmalignanttumorsbycomprehensivemeans,besidesoperation,radiotherapy,immunotherapyand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treatment,chemicaltreatmentoftheimportanceofincreasingattention,becauseofitsemphasisonsystemictherapy,tohavespread,latemetastasisofmalignanttumoralsohastherapeuticeffect.Cancerisaserioushumanhealthhazardsoftheonebigchronicandstubborndisease,inrecentyearsthestudyofanticancerdrugsobtainedgreaterprogress.Themaincontentsofthispaperhaveanticancermedicineinthecontrastivestudy,anticancerdrugactionmechanismandclassificationanditsadversereactions,otheranticancerdrugs,suchasmetalanticanceragent,marineanticancerdrugs,geneticengineeringdrugs,anticancerdrugstargetingpreparation,applicationofnanotechnology,andanticancerauxiliarymedicine.
Keywords:anticancerdrugs;researchprogress;westernmedicine;otheranticancerdrugs;adjuvan
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前言
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都很爱惜我们的生命。但生命又是很脆弱的,世间有很多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环境、灾难、意外、战争、疾病等。众多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癌症所占比重不容小觑。
癌症,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词。中国中医学博大精深,早在距今约3500多年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有“瘤”的病名。该字由“疒”及“留”组成,说明了当时对该病已有“留聚不去”的病理认识。癌症在中国中医学属于:“症瘕”、“积聚”、“噎膈”等“证”的范畴,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东汉的张仲景对肿瘤与非肿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区别进一步发展了《难经》的论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不但分门别类地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和症状,如“症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病证,而且还论述了病因、病机,同时记载了“缝亦有法”的外科手术方法;近代纪福黛编著《癌症康复手册》中表示:“癌症的起因首先是人体内阴阳失衡,组织细胞在不同的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突变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组织细胞异常和过度增生。”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攻克癌症是目前世界研究的主要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表明,全世界癌症患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死亡约700万人,到2020年,癌症患者每年将新增2000万人。目前,我国每年大约在超过160万人患癌症,13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正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尽管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开始由外及里、由细胞到分子水平的深入,并且通过化学成的方法得到了不少的抗癌药物,但这些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大多数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产生较严重的毒副作用。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种因素的影响,癌症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探索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癌症的发病机理,研发新的、有效的抗癌药物刻不容缓。
1、概述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理哦啊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手段,除了手术、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以外,化学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因其强调全身治疗,对已扩散、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亦具有治疗作用。但现有药物在临床实用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仅有5%的恶性肿瘤有可能通过化学治疗得到治愈,而且抗癌药物普遍存在选择性差的缺点,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某些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所以,新药的研究刻不容缓。
2、抗癌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2.1、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
2.11、根据药物的来源、化学结构分类
①烷化剂主要包括氮芥类、亚乙基亚胺类、亚硝脲类、甲烷磺酸酯类及多元醇类、亚硝基脲类、三嗪和肼类等。
②抗代谢药主要包括叶酸类、嘧啶类、嘌呤类似物等。
③抗肿瘤抗生素主要包括蒽环类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类等。④抗肿瘤植物药主要包括长春碱、三尖杉酯碱、喜树碱类、紫杉醇类等。⑤抗肿瘤激素类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激素及其拮抗剂。
⑥其他抗肿瘤药包括不能归入或尚未归入上述各类的所有药物,成分复杂,无共同特点。如顺铂、卡铂、丙卡巴肼、左旋门冬酰胺酶、干扰素等。2.12、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
①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希罗达、巯基嘌呤、羟基脲、
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阿糖胞苷等)
②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烷化剂、铂类配合物、吉西他滨、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喜树碱类等)
③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DNA合成的药物(蒽环类抗生素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等)
④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三尖杉酯生物碱类、门冬酰胺酶等)⑤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羟孕酮、氟隆)2.13、根据肿瘤化疗药物对细胞分裂各期的敏感度特点及细胞动力学分类
对于分裂增值的细胞,一个生命周期先后经历四个不同阶段,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期后期(G2期)及有丝分裂期(M期)。有一部分肿瘤细胞虽有增值能力,暂时不进行分裂,但随时转入增值状态(G0),即非增殖细胞群体。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肿瘤细胞整个增值周期中的增殖细胞群体各期以及非增殖细胞群均有杀伤作用。烷化剂和抗肿瘤抗生素多属于此类。
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对增值周期中的某一时期有杀伤作用。如抗代谢药对S期作用最为显著:植物药主要作用于M期。2.2、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2.2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核酸的基本结构是核苷酸,其合成需要嘧啶、嘌呤类前体及其合成物。根据药物主要干扰的生化步骤或所抑制的靶酶不同,可进一步分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如氟尿嘧啶等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等。
2.22、破坏DNA功能与结构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等能与细胞中的亲核基团发生烷化反应,破坏DNA的功能与结构,导致细胞分裂增值停止或死亡:铂类配合物,如顺铂可与DNA结合,破坏其结构与功能:丝裂霉素和博来霉素。前者作用机制与烷化剂相同,后者使DNA单链断裂:喜树碱类,使DNA不能修复。
2.2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等蒽环类抗生素。
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24、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药物可干扰微观蛋白聚合功能、干扰核蛋白体等或影响氨基酸供应。
2.25、影响激素平衡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激素类药物或其拮抗剂可通过影响激素平衡从而抑制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氟隆可通过与芳香化酶结合,并阻断其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2.26、其他干扰素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促分化,抑制增值,调控某些致癌基因表达;维A酸通过诱导肿瘤分化而起作用;美罗华可作为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杀伤细胞而起导向作用。
2.3、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映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明显,可导致感染及出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
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口腔黏膜反应,如口炎、咽炎、溃疡等。脱发
神经系统毒性,如周围神经炎。[1]
3、抗癌中西药物对比
3.1、抗癌中药
中医抗癌不仅要突出传统的辨证施治,而且要结合现代医学做到辨病理、辨病位。只有三辨结合,合理用药,才能显著提高疗效。
中医治疗癌症仅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及扶正祛邪、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托毒排毒等辨证施治法则还不够。现代科学目前已证实,不同的癌细胞病理分型不同,中药的抗癌谱也逐渐清晰,中医治癌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有针对性的中药,即辨病理论治,疗效才能提高。与此同时,癌症生长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转移的途径也大相径庭,治疗癌症还应根据不同癌症的特点,应用不同的中药引经药,引药直达病所,即辨病位论治。中医治癌不能仅仅满足于饮片治疗,因饮片在煎煮过程中会破坏部分有效成分,另有部分有效成分难以被完全利用。主张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如指纹图谱、超临界萃取、膜过滤以及低温冷冻、靶向给药、
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生物导弹技术等制成中药制剂,再辅以饮片辨证,这样才能做到多靶点、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抗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2]。3.11、历史
对肿瘤的不同认识水平诞生了不同水平的治疗方法,早在几百年前,不发达的医学科学不能对当时肿瘤的有解释时,中草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药物。
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发现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的时候多,于是研究了对生长过程中的细胞有破坏作用的化学药物,该药物沿用至今,即化疗。在西方化学药物研究举步不前的时候,中国开始研究中成药物治疗肿瘤,当时认为肿瘤是毒,所以采用中医中的“以毒攻毒”法,用斑蝥、蟾酥、蜈蚣、全蝎等的提取物制成了大量的抗癌中药。
80年代,证明癌并非毒,而是自身细胞变化产生的,可是具体变化还不
清楚,在当时中医药的提取和制药技术不成熟,研究的抗癌药物治疗率非常低,所以为此就出现了用于增强肿瘤病人抵抗力的保健品,保健品使用的是灵芝、雪莲、人参、冬虫夏草、硒蛋白等。当然保健品对肿瘤细胞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90年代是我国药品发展的重要时期,肿瘤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发现癌细胞内的很多蛋白和酶远远多于正常蛋白,如甲胎蛋白、端粒酶、微管蛋白、金属蛋白酶、Caspase蛋白等。于是开始研究能控制或破坏这些蛋白的药物,这也是当前中药中比较普遍的抗癌药物。由于蛋白和酶的增加是由基因变异产生的,药物破坏了部分蛋白,基因还可以促进细胞继续合成蛋白来补充,于是这类药物在治疗肿瘤过程中表现不明显。3.12、现状
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大约有200种,其中以各种癌症治疗为主要适应证的品种在100种左右。
2003年5月出版的《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第十九章共收载了抗肿瘤药6大类74种通用名药物。中国药学会的2004年全国16典型城市抽样医院用药统计中共有109种各类抗肿瘤药进入数据库。
2004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公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
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药品目录》收录的有成药34种。
2004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了抗肿瘤药——中成药25种处方。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在能生产抗肿瘤药物的企业已发展到近百家,其中主要原料药生产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生产的天然植物类有长春新碱、秋水仙碱、喜树碱、紫杉醇、复方醋酸棉酚等40多种同时,我国已对300多种中草药进行了抗癌筛选,临床验证了100多种,经鉴定投产的抗癌中药逾20种。
3.13、抗癌药物分类
抗肺癌药物;抗食道癌药物;抗胃癌药物;抗肝癌药物;抗胰腺、胆囊、肠癌药物;抗膀胱癌、肾癌药物;抗卵巢癌、宫颈癌药物;抗恶性淋巴瘤药物;抗喉癌药物;抗鼻咽癌药物;抗乳腺癌药物;抗骨癌药物;抗脑瘤药物;扶正药;养阴药;补肾阳药;补肾阴药;升白细胞药;止痛药。3.14、趋势
目前多数常见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等还缺乏有效药物,不少抗肿瘤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产生耐药性。因此,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势在必行。
肿瘤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主要靠治疗。癌症的化学治疗近年来有飞速发展,新抗癌药不断出现。紫杉醇、喜树碱衍生物及维甲类化合物抗肿瘤治疗作用的证实被誉为90年代抗癌药物研究的重大发现。3.15、天然抗癌草药
近年来,中草药由于在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从陈皮中提取的多甲氧基酮,藜芦、葡萄、虎杖等植物中提取的自藜芦醇从中药粉防己中提取的粉防己碱,沙姜中的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3],中药补骨脂种子中的补骨素L30等已被证实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历来是人类寻找新药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对天然产物研究的传统优势,借助现代化的提取、修饰、改造技术、必然会发现一些新的抗癌有效成分,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
6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3.2、抗癌西药3.21、历史
抗癌药物在国内外古籍中虽早有记载,但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一般认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美国耶鲁大学发现氮芥能治疗恶性淋巴瘤,增强了用药物治疗肿瘤的信心,逐步展开了抗癌药的实验模型和筛选方法来寻找新药的研究50年代从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动物、微生物产物等方面进行大量筛选,找到了有抗癌活性的物质达数十种。60年代已累集了丰富的资料,研发出20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对7~8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了癌细胞动力学、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肿瘤化学治疗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以后抗癌药物不断发展,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发现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的时候多,于是研究了对生长过程中的细胞有破坏作用的化学药物,该药物沿用至今,即化疗。可是正常细胞虽然分裂的时候少一些,但总要分裂的,于是化疗也会杀死大量的正常细胞,这成为化学药物的必然困境。包括激素药物、栓塞类药物,都具有与化学药物相似的问题。
2000年后,临床中出现了针对个别基因的治疗药物。目前的医学研究确定癌细胞是很多个基因一同变异的,恢复个别基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单基因治疗的药物有效率较低,通常所说的基因疗法都是指单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肿瘤中最不成熟的治疗手段。3.22、现状
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大约有200种,其中以各种癌症治疗为主
要适应证的品种在100种左右。大部分的药学文献常按药物性质和来源将抗肿瘤药物分为以下九大类:烷化剂,如氮芥类、乙撑亚胺类、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亚硝基脲类;抗代谢药,如嘧啶拮抗物、嘌呤拮抗物、叶酸拮抗物;抗肿瘤抗生素;植物类抗肿瘤药(或称来自天然药物的抗肿瘤药);激素类;金属铂类;其它抗肿瘤药;辅助抗肿瘤类药;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类)。前7种的临床适应证较集中在抗肿瘤治疗上,后两种适应证较多,在治疗其它疾病中也广泛采用。
7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003年5月出版的《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第十九章共收载了抗肿瘤药6大类74种通用名药物。中国药学会的2004年全国16典型城市抽样医院用药统计中共有109种各类抗肿瘤药进入数据库。
2004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公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西药抗肿瘤药共72种。
2004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了西药抗肿瘤药49种。
按照是否拥有专利,目前国内抗肿瘤药物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国外近年来开发上市的新品种,如长春瑞宾、替尼泊苷、表柔比星、雌莫司汀和亮丙瑞林等,因涉及到专利保护问题,目前国内市场只能依赖进口以满足临床急需,但这些药通常价格非常昂贵;另一类是已经过专利保护期的仿制药,目前我国生产的抗肿瘤药物几乎全是仿制药品。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在能生产抗肿瘤药物的企业已发展到近百家,产品形成7个系列,160余个品种。其产品如下:
图1我国生产的主要抗癌药物品种
WHO公布的49个常用抗肿瘤药物,大多数国内都能生产,占总数的86%以上,常规抗肿瘤药物产销量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年生产抗肿瘤药物约50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
目前,抗癌药物可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烷化剂
2、植物抗癌药
3、
8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品4、抗癌抗生素5、抗代谢药瘤药3.23、趋势
6、激素类7、非典型抗肿
降低发病率主要靠预防,现在已经知道肿瘤是一种特殊的疾病,不仅治疗离不开药物,预防也离不开药物,而且是最有希望的手段之一。这是因为,由正常组织转变为癌一般都经过癌前阶段,而癌前疾病的治疗是癌的药物预防的理想靶点。因此,抗肿瘤药物已不限于传统的细胞毒型药物,癌预防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有前景的新领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及癌治疗研究的发展,已经证明,癌症是一种多基因疾病,由至少两种以上癌基因经多阶段变化所致。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步为癌的预防提供了不少新靶点,开辟了新的领域。如癌细胞的分化诱导及分化治疗,抗癌侵袭及抗癌转移药研究,抑制癌新生血管生成、克服肿瘤耐药及耐药逆转剂研究,单克隆抗体及癌的导向治疗,细胞因子及免疫治疗,癌基因及基因治疗等。
针对机理,寻找新抗癌药寻找抗肿瘤药物,自然离不开筛选,而抗肿瘤药物筛选是整个抗肿瘤药物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往应用的筛选系统只适于随机筛选,比较理想的筛选体系应该是针对机理的筛选系统。以机理为基础的药物筛选包括新近发现的酶靶点,如端粒酶、法尼基蛋白转移酶、氨肽酶-N等,也包括常见的一些靶点,如DNA拓扑异构酶。目前许多实验室都致力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设计与研究。细胞骨架微管蛋白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靶点,干扰微管蛋白聚合或解聚的药物具有抗有丝分裂活性,紫杉醇的问世则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微管靶点的重视。
4、其他抗癌药物
4.1、金属抗癌药物4.11铂类抗癌药物
自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nberg[4]在研究直流电场对大肠杆菌
9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生长的影响时发现顺铂有抗癌活性,并通过临床验证,顺铂对多种肿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开辟了金属铂络合物抗癌作用研究的新领域。
4.12、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一顺铂。
顺铂(结构式1)[-cis一二氯二氨合铂(Ⅱ)],缩写为DDP或CDDP(Ⅱ)。顺铂治疗睾丸癌和卵巢癌的效果很好,也可以用来治疗膀胱,头颈部,食管的癌症以及小细胞肺癌。81_l_2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一卡铂.卡铂(结构式2)[1,1一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缩写为CBP,是由美国Squibb—BristolMyer、英国癌症研究所以及JohnsonMatthcy公司予8O年代合作开发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卡铂与紫杉酵联用在治疗晚期头O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等方面的应用很结构式1麒铂结构式2卡铂有价值[5]。
4.13、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
奈达铂、草酸铂[7],由于一些肿瘤如结肠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有天生的耐药性[8-9],而其他癌症如卵巢癌或小细胞肺癌在初期治疗后也对顺铂产生后天耐药性[10],因此研制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的关键是要克服顺铂和卡铂的交叉耐药性,提高其药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奈达铂(结构式3)[顺式一乙醇酸一二氨合(Ⅱ)],缩写CDGP,可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膀胱癌、子宫颈癌等.其毒性谱与顺铂不同,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8O,血液学毒性较顺铂高,肾毒性和胃肠道副反应有所降低[11]。。草酸铂(结构式4)[反式一z一1,2一二胺基环已烷草酸合铂](又称奥沙利铂),缩写为L-OHP。草酸铂是第一个明显对结肠癌有效以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对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有很好的疗效。其水溶性高、毒性低、抗癌谱广,与顺铂卡铂无交叉耐药性或交叉度低。
4.14、正在开发的铂类抗癌药物.
正在研制阶段的铂类抗癌药物有:乐铂[1引(Lobaplatin),如结构式5;环铂
[12]
。(Cycloplatin),如结构式6~JM216
[13]
,如结构式7.其中乐铂是由德国Asta
MedicaAG2Frankfurt开发研制的叉一个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它的抗肿瘤效果与顺铂、卡铂的作用相当或者更好,毒性作用与卡铂相同,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JM216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口服铂(Ⅳ)药物。近年来,具有生物活性非离去基团的铂类抗癌配合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
1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4.2、它金属抗癌药物
4.21、镓盐.
1975年Adamson,R.H.等首次发现镓盐对沃科尔肉瘤、实验性肉瘤具有抗细胞增殖活性[14],接着对人体肿瘤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它仅显示对霍德金氏淋巴瘤的有限作用,而对肾和胃肠有毒副作用。近年来报道了硝酸镓、氯化镓在治疗肺癌中与顺铂有协同作用。
5、海洋抗癌药物
海洋抗癌药物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科学家预言,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将来自海洋。现已发现的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美国每年有1500个海洋产物被分离出来,1%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至少有10%以上的海洋抗癌药物进入临床前的研究阶段
[16]
。目前已从海绵、海鞘、海兔、
海藻、珊瑚等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覆盖包括萜类、酰胺类、肽类、大环内酯、聚醚、核苷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机理亦呈多样性,有以影响DNA、RNA、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也有以干扰细胞。
6、基因工程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寻找到癌症的致病基因,然后用生物技术将基因修复,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癌症。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药物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应用较广的有干扰素α和γ,白细胞介素2及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它们对一些肿瘤病人的治疗及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17]
。用反义寡聚核苷酸与一些癌基因或mRNA形成互补链,选择性地封闭或抑
制癌基因的表达,或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已有一些制剂进了临床试用,如G3139对淋巴瘤显示了苗头,目前仍在深入研究中。
1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图2全球范围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中各疾病所占比例
[18]
7、抗癌药物靶向制剂
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用量大,大多缺乏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对癌组织及正常组织均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为了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克服以上不足,药物靶向治疗在提高化疗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抗癌靶向药物制剂能使药物选择性地与靶组织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生反应,使药物能够可控性地分布,并于靶区持续缓慢地释放药物,有效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化疗疗效。现在对靶向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0]
[19]
:(1)载体的筛选,以获得合适的释药速度和良好的
缓释功能;(2)提高载体的载药量,减少在循环的降解,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3)改善载体的表面性质,增强其主动靶向性;(4)合适的用药途径,以发挥最佳的靶向效果。
8、纳米技术的应用
与普通抗癌药物相比,纳米控释抗癌药物具有可靶向输送、缓释药物、延长给药时间和减少毒副作用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控释系统常有纳米粒子(nanoparticals)和纳米胶囊(nanocapsules)两大类,它们是直径在lO~500nm之间的固态粒子,活性组分(包括药物、生物活性材料)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作用位于粒子表面[21]。因此,纳米控释抗癌药物可建立一些新的给药途径,有些药物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通常只限于肠胃途径给药,为了能使其适用口服,可以制作纳米粒子或纳米胶囊以改变给药途径,或
1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增加新的给药途径;消除生物屏障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载药纳米微粒可透过生物膜并穿透血脑屏障治疗现在不得不手术治疗的颅内疾病[22]。抗癌药种类繁多,毒副反应多种多样,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也不局限于上述介绍。烷化剂,抗代谢药,芳香酶抑制剂,抗肿瘤抗生索等药物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相信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许多选择性好、抗瘤活性强、毒副作用低的抗肿瘤新药将不断进入临床,造福广大肿瘤患者。
9、抗癌辅助用药
抗恶性肿瘤药大多毒性大,单一用药疗效不满意,为了增强抗肿瘤作用、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常在抗肿瘤药治疗时合用其他一些药物,如免疫调节剂、中枢性镇吐药、含巯基的保护剂、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等[23]。
10、结语
癌症病人寻求正确的中医药治疗与指导,应去正规的肿瘤专科医院,或者正规医院的中医肿瘤科,因为中医的分科越来越细,中医肿瘤科的医生对肿瘤的研究比其他科的中医更为规范、系统,对肿瘤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而不会犯诸如放化疗期间不用补药而用泻药的常识性错误。肿瘤医生还应当是全科医生。而当前肿瘤治疗的现状是,手术、放疗、化疗、中医各管一套,肿瘤到了哪个阶段?应如何有针对性地合理治疗?病人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指导,医生心中也不是都清楚,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全科肿瘤医生非常必要,现在就应大力提倡
[24]
。
1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
[1]戴敏.医药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131—133.
[2]刘燕玲.张士舜提出三辨结合合理用药中医抗癌可以创新[N].健康报,2003-04-17.
[3]陈平平,申贵隽.天然抗癌药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M].吉林中医药,2005,25(3),61-62.
[4]
RosenbergB,VancampL,KrigasT.Platinum
complexes[J].Nature,1965,205,698-670.
[5]杨一昆,普绍平,高文桂.顺铂的应用及铂族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1999,8(12):797-800.
[6]KitohTYamashita,WakitaH,eta1.SuccessfultreatmentwithnedaplatininpatientswithovariancancerthatrecurredaIterDlatinumcontainingchemotherapyreportoftwocses[J].Japanese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1998,28(5):343~346.
[7]PendyalaL,KidaniY.Cytotoxicity,cellaraccumulationandDNAbindingofoxaliplationisomersE[J].CancerLette1995,97~177
[8]MuggiaFM.L.8G.Inductionofapoptosisand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inhibitionofcellproliferationbysurvivingenetargeting[J].StemCells,1993,182.
[9]AnnJassemJ.Reduced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mongHodgkin’sdiseasesurvivorsIacomparativestudywithgeneralpopulationnorms[J].Onco1.1999。10:77~80.
[10]PerezRP.Cellularandmoleculardeterminantsofcisplatinresistance[J].Eur.JCancer,1998,34(10);1535~542.
[11]
商丹,张朝平.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现状[J].贵
州大学学报.2005,22(1):69-74.
[12]张伦.铂类抗癌药物的应用及市场状况[J].中国制药信息,2001,17(3):7~1O.
[13]AmorinoGP.FreemanML,CarboneDP.eta1.Radp.tentiatnbytheoralplatinumagent,JM216:roleofrepairinhibition[J].Ra—diateOnco1.Bio1.Phys.,1999,44(Z)I399~405.
[14]ApfelbaumHC.BlumJ.MandelbaumshavitF.Preparationandanticanceractivityoftwotryptaminederivativedplatinumcomplexes[J].Inorg.Chim.Acts.,1991,43~246.
[15]AdamsomRH,CanellosGP,SieberSM.Biological
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metalligandsystems[J].CancerChemotherapy,1975,59:5996~23.
[16]易杨华.海洋药物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4.9,2.
[17]胥彬.抗癌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实用肿瘤杂志[J],2001,16(5)289~291.
[18]郭葆玉.生物技术药物[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74—275.
[19]EmbletonMJ.Drugtargetingbymonoclonalantibodies[J].Br.JCancer,1987,55(3),227~231.
[20]陈秀丽,吴泽志,冯垒义等.抗癌药物靶向制荆的研究现状[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9),92-95.
[21]常津,刘海峰,姚康德.医用纳米控释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0,19(4):423-430.
[22]SchroederU,SommerfeldP,UlrichS-eta1.Nanoparticletechnologyfordeliveryofdrugsacrosstheblood—brainbarrier[J].JPharm.Sci.1998,87(11).1305~1309.
[23]张庆.药物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70-71.
[24]林洪生.中医药抗癌需分阶段治疗[N].健康报,2005,06-16.
3附
1、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1]
录
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药物
作用通过三步连续酶催化反应途径,转
卡培他滨
化为5-Fu发挥作用,在肿瘤组织中浓度高,全身毒性较低。
阻止
巯嘌呤
(Mercaptopurine)
肌苷酸转变为腺苷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损害
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
手足综合症、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酸和鸟甘血病、绒毛酸,干扰核膜上皮细
1酸合成,对S期作用显著。
胞癌。
进展
抑制DNA合成
期或已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
干扰
博莱霉素(Bleomycin)
细胞分裂增殖,为周期性非特异性药
用于
有烷
丝裂霉素(Mitomycin)
化作用,可抑制DNA合成
肺癌、胃
鳞状上皮癌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蛋白尿、血尿
吉西他滨
发热、脱发、肺毒性严重
骨髓
癌、乳腺抑制、消化癌、慢性粒道反应、偶细胞性白有心、肝、血病、恶性淋巴瘤
肾损害
羟基喜树碱(Camptothecin)
可抑胃癌、骨髓
制DNA合肠癌、急性抑制、消化
2成,为周期淋巴细胞道反应、脱性非特异性白血病、性药嵌入
柔红霉素(Doxorubicin)
DNA碱基对中,阻止转入过程
绒癌急性淋巴细胞
骨髓抑制发生
发
性白血病、率高、心脏乳腺癌、胃毒性大、消癌等急性
化道反应
与柔
阿霉素(Doxoyubicin)
作用白血病、急红霉素相比柔红霉性淋巴瘤、似、,但心素强
乳腺癌、胃脏毒性较癌等
抑制
急性淋巴细胞
骨髓低
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抑制有丝分裂
新型的抗微管药物
3性白血病、抑制、消化急性单核道反应、脱细胞性白血病卵巢
过敏发
紫杉醇(Paclitaxel)
癌、乳腺反应、骨髓癌、非小细抑制、消化
胞肺癌等道反应、神
经毒性、脱发等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诱发或加重
急性感染,诱发
抑制
肾上腺皮质激素
淋巴性白
或加重溃
淋巴组织,血病、恶性疡,骨质疏使淋巴组淋巴瘤,见松、延缓伤织溶解
效快而短口愈合,医暂,易复发源性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等
甲羟孕酮
(Medroxyprogesterone)
通过抑制雌激
暂用常见
于治疗乳由恶心、呕
素分泌,抑腺癌,子宫吐、厌食、4制癌细胞增长
内膜癌等头晕等,早
晨较为多见,长期使用可至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引起出血,增加子宫癌的发病率,除前列腺癌和绝经期后乳腺癌外,禁用与其他肿瘤。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妊娠期妇女不应使用,以免引起胎儿异常
氟隆
5可阻晚期骨痛、断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乳腺癌阵发性皮肤炽热感、恶心、呼吸困难等
抑制肿瘤MSV病毒的诱
对急
癌作用。抑性早幼粒
维A酸(Trefnoin)制白血病细胞道德
细胞白血病M3型完
增值,诱导全缓解率白血病细胞分化成
熟第一个治疗B细胞淋巴
美罗华
瘤的单克
多发或化疗抵
过敏、90%
抗性淋巴心律失常、隆抗体,诱细胞型的心绞痛、消导抗体介导细胞毒性作用,诱
6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道反应
导细胞凋
亡
表1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2、常见肿瘤化疗辅助用药
[23]
[1]
常见肿瘤化疗辅助用药
药名
主要作用细胞毒性介导的潜在介质,具有
群司珠单抗(tratuzumab)
过敏反应、心不良反应及监
护
抗肿瘤作用,还能脏毒性、贫血等,提高瘤细胞对药物应监测血象、心电敏感性而增效,常图等,不可静脉推与紫杉醇合用于晚
期乳癌抑制病毒、免
注
干扰素
(interferon)
疫调节、促进分化,用于晚期粒细胞白血病、胃癌、黑色
素癌等
发热、肌肉酸痛、轻度骨髓抑制
香菇多糖(lentinan)
激活机体防病机制,延长生存时
皮疹、潮红、胸闷、多汗
7间,用于胃癌、肺癌、乳癌等的辅助
治疗
昂丹司琼(ondansetron)
竞争脑内5—HT受体,用于化疗
时的止吐四氢叶酸的甲
亚也酸钙(calciumfolinate,CF)
酰衍生物,本身无抗肿瘤作用,用于
不良反应轻
3
头痛、便秘、腹痛腹泻
高剂量甲氨蝶呤滴微,注意血钙变化注时的解救和增强氟尿嘧啶作用
美司钠(mesna)
含巯基的保护剂,与环磷酰胺等合用,防止膀胱炎
刺激骨髓细胞分化,促进粒细胞、发热、肌痛、包膜炎等,孕妇未成年人等不宜,监
测血象不良反应较少
沙格司亭(sargramostin)
单核细胞成熟,提高机体抗肿瘤、抗感染能力,用于化疗时白细胞、血小
板减少等
8地菲林葡萄糖
苷
(cleistanthin-B)
促进骨髓增生,升高白细胞,
过量肝肾损
用于放、化疗白细害,监测肝肾功能
胞减少
[23]
表2常见肿瘤化疗辅助用药
9致谢
本文是在王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我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王老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辛勤的培养。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工作精神,谦逊的为人处世风格,对我的学习生涯和个人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此表示真诚的致谢!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