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树立 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 →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4.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相结合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来源②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目的和归宿 →树立实践第一观点
2.追求真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1)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整体决定部分 →树立全局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②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2)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好走曲折的 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重视量的积累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不失时机的促成质的飞 越 (3)矛盾论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具有普遍性 →勇于承认矛盾,揭示矛盾;一分为二看问题 4.矛盾具有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二者互相联结
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 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6.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同时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善于分清主 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创新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
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既皆之又否之,既克服又保留。
1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一:群众史观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 社会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 →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 社会意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二: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这社会道路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错误的价值观
2.正确的价值观必须①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评价标准)
3.人生价值观由奉献和索取两部分组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4.实现人生价值观①在客观方面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②在主观方面要做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补充
1.主次矛与矛主次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 主次矛:关键,中心,重点,重中之重
矛主次:双刃剑,主流支流,利弊,性质,总体形势 范围 主次矛:复杂事物,多个矛盾 矛主次:简单事物,一个矛盾
2.不同哲学派别的关键词 唯物主义:五行,气,形
主观唯心:心,我,感观(觉),概念 客观唯心:理,命,神,道,绝对理念
①二者谁是本源(第一性)划分唯物唯心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二者有无同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4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5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否认运动)③辩证唯物主义④历史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②客观唯心
7意识的本质:①人脑的客观机能②人脑客观存在的反映③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 8意识活动具有:①目的性②计划性③主动创造性④自觉选择性 9 意识: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10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11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
12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素:①地理环境②人口因素③生产方式
13实践具有: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多人参与;历史性:很长时间)
14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5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16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①联系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
2
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18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有序排列时,整体功能>各部分功能之和;无须排列时,整体功能<各部分功能之和
19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矛普和矛特的辩证关系原理 20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群众观点:①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2群众路线:①一切为了群众②一切依靠群众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3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4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 2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6人民群众是社会①物质财富②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7:社会意识或先于或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8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 直接经验:亲自参与 间接经验:书本知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