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1 赵州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 赵州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下

11 赵州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3.23

【教材简析】:《赵州桥》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作者从建筑结构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从中使读者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引发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但是有蛮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能激发学生对“桥”的认识,能更直观、形象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加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赵州桥》这篇课文意在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第一处,对“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两句中心句的体会。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层层深入地体会,不仅体会到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而且激发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处,紧紧扣住“创举”一词,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才能与智慧的敬佩之情。理解了“创举”的含义,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和探究,使整个学习有过程,有思考,有收获,有情感的共鸣。

第三处,学习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名称及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注意字词句的运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弄懂重点句子和段的意思。

3、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过渡句,学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说一段话。

4.从赵州桥设计与建造,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丽,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荡舟洨河,去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二、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请默读课文,想:每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在书上试着做简单批注。

3.将你画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

三、品读“雄伟”

下面我们先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准备汇报刚才思考的问题。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用“——”画出来。(汇报)

2、小结: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或者总起句

3、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自由汇报,指导朗读)

A.(课件图)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样的长度、宽度与现代化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赵州桥建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那时候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却建成了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的赵州桥。作者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朗读时突出这些数字就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齐读句子。

B、课件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1)这么长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全部用石头砌成)

(2)(看图)没有桥墩的赵州桥竟然能横跨在河面上,可见赵州桥非常?(坚固)

(3)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解释“横跨”,齐读句子。

C.指名读“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

(1)其他思考: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看图,汇报

(2)这种设计真了不起!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高度称赞它,找到了吗?说说“创举”意思?(就是从未有过的举动或事业。)这种设计,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欧洲,最早的这种设计要比赵州桥晚近1100多年,所以说这种设计是(创举)——女生读句子。

(3)、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生读“既……又……”句)(课件示句子)

(4)、作者用了哪个关联词把两个作用连接起来了?——男生读句子。

(5)、用“既……又……”照样子说话(同桌试说、汇报)

3、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能建造出这样雄伟坚固的桥,作为中国人,你此时心情如何? (伟大、聪明、了不起、自豪、骄傲)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与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

4、总结写法:第二自然段紧紧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一句写。然后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写出雄伟的特点。可见,我们可以围绕一个意思,从几个方面入手把一段话写具体。

5、总结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1)读课文,找中心句。

(2)品词析句,体会赵州桥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品读“美观”

1、用以上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四人小组合作自学。

(2)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3)汇报。

2、生:这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

师引导:齐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师归纳:这个句子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同学们在写作文中也可以用到。)

3、齐读这句话,再体会它的用法。

4、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汇报

生B:桥面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生C:千姿百态的龙,作者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来介绍。

生D: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的一样。

5、作者用了一个句式把这三种形态各异的龙给联系在了一起?你发现了吗?(排比句:有的......,有的.....,还有的......)

6、看图片,读句子。

7、桥的栏板上除了有姿态各异的龙,还有哪些精美的图案?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同桌交流,汇报)。

8、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所以写作手法是很灵活的。

9、同桌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出示赵州桥图片,解说:这就是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赵州桥,这就是气势雄伟的赵州桥,这就是不但坚固而且非常美观的赵州桥,这就是世界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这就是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赵州桥。课文仅仅是写桥吗?还赞扬了谁?

2、出示第4段:(板书:文化遗产)

3、小结:这句点明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男女生起立赛读第四段:带着骄傲、自豪的语气。

4、根据板书划线总结全文:作者先告诉我们赵州桥的相关资料,接着告诉我们它雄伟、坚固、美观,最后写出了它的历史价值。用的结构是“总——分——总”。(板书)

5、假如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出示“小提示”)

四、课外延伸

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加才干,还创造出了许多的桥,老师把大家搜集的图片进行了整理,让我们一起欣赏古今的一些有特色的桥、视频,谈谈你的感受。

五、作业

1、摘抄优美句段(摘抄本)。

2、搜集、了解“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下节课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