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学院“十三五”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
我国的电子商务本科教育始于2001年,当年教育部批准13所高校开办电子商务本科,此后许多高校陆续开办起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于2002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十多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近500名本科毕业生,拥有在校本科生170余人。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采购、营销及其他业务工作,也有不少毕业生逐步地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近年来从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专业对口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许多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创办之初面临师资紧缺的问题,学校在2004、2005年大力引进了一批硕士毕业的教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目前这批教师基本成了专业骨干。学院先后于2004年、2007年与2014年进行3轮人才培养方案大修订,逐步形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十二五”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简要回顾
1、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时期,电子商务专业开始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特别是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应用技术型试点专业建设方案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具雏形。十二五期间,一些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引入了边学边练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动手能力与应用技能的培养。2014年修订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现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该方案强化了学科基础课程设计,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应用技能类课程,提高了专业课的实验学时。开设了创业计划训练实践课程。设置了第二课堂板块,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得到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构成。实习环节,通过实习基地的开发,扩大了与企业的联系与交流。在毕业论文环节,调查报告、软件设计、网站设计占有一定比例,毕业论文形式单一的状况得到改观。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老师的教学方向更加稳固,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评价效果良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质量呈现了逐步提高的态势。
师资队伍有所增强。十二五期间,有2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1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有所改善。
2、分析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较薄弱。虽然专业教师总数达到8人,但其中专任教师只有4人,却承担着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学任务,导致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捉襟见肘。此外,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只有2人,比例过小。在职称方面,教授1人,副教授3人,副高以上占50%,讲师4人,占50%,还未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滞后。电子商务专业多年开展生产实习和专业认识实习,与本地区的几家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实习联系,但这些企业以陶瓷制造企业为主,电商企业只
有1家,并且尚未建立正式的实习基地关系,能满足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类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还有待开发,特别是加强广东、浙江等电商发达地区的实习基地开发。十二五期间,学院实验中心软、硬条件建设明显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实训的需要。
二、“十三五”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增强专业发展后劲,提升专业竞争力,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师资培养引进力度,塑造教学科研团队,建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善专业实习、实训及其他教学条件。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师资队伍水平大幅提高,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2.具体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总数达到10至11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6至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3至4人。教授、副教授、讲师比例更加合理,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建立分工明确、协作良好的教学科研团队。
(2)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大幅改善,电子商务专业课内的跟课实验条件得到有效保障,电子商务仿真实训与创业实训软、硬件能够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在景德镇地区选择4到5家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稳固的专业实习基地。在广东或浙江开发2至3个实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
(3)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出发,系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并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成1-2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或资源共享课程,出版1-2本高水平专业课教材。
(4)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授课质量评价优良率进步提高,毕业生的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及就业率稳步提高,学校的排名前移。新生录取分数与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三、“十三五”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具体措施
1.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师资
通过校园网滚动发布人才引进信息,同时在各知名招聘网发布。此外,针对性选择一批省内外高校进行走访,并重点拜访一部分博导,以求贤若渴的精神广开人才引进之路。在引进师资的情况下,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访学,进行深造,并有计划地派遣老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行业兼职与行业实践锻炼。
2.建立健全院企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常态机制,巩固和扩充校外实习基地,寻找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不断深化院企合作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健全院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和利益机制。
3.培育团队精神,建设教学科研团队
选定部分实践与理论课程,实施项目团队制,由团队负责人遴选团队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社会培训项目,大力申报教学校、省团队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与运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合作意愿,塑造出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