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市域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排序比较研究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统计科学与实践

STATISTICALTHEORYANDPRACTICE

浙江市域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排序比较研究□高顺岳

高从扬

摘要: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何研判当前浙江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本文通过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高质量评价结果,对浙江省11个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位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浙江省经济发达城市和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位次基本相同,但是也出现部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位次明显不一致的现象,并对两者不一致进行了推理分析。根据当前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现状,进一步提出要明确经济增长目标导向、提升创新动能、优化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和提高经济增长质效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数量;浙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19年年初,浙江省率先出台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全省及11个市开据此,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通过对浙江各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位次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情况,为进一步推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统经济核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最终成果。在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方面,国外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理论家罗伯特·巴罗以及兴、郭克莎、任保平等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国内外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一是狭义的经济增长质以效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广义的经济增长质量,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应关注经济增长的全过程,包括经济增长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因而不能仅仅用效率替代。通过

认真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和经济增长数量核算存在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经济增长数量核算的联系

1.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数量都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指标,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是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尤其关注和经济增长数量从不同的侧面,都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

2.经济增长数量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在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增长都首先取决于扩大经济规模,增长总量。撇开地区经济增长数

展高质量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世界银行托马斯等,国内的洪银

量,指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比,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增长质量

关于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和数量核算的关系

通常将经济增长数量理解为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总量核算是对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对象的系

资源环境代价、福利改善等方面,唯有经济增长速度,才能提高经济

202019年第12期

研究探索

量而谈经济增长质量是不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发展中国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优劣,主要表有全局观。不再仅看经济总量和现为关注经济增长的过程和后果。增长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增长所付

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经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济增长速度,各国在经济增长的快的本身,而且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慢最终造成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

环境相互影响,考虑到环境资源、福3.经济增长数量达到一定程利分配等各方面的经济环境问题。

度后,必须要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指2.发展的动力不同。提高经标。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一济增长数量主要动力是增加生产方面是数量型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来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实现,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动长代价加大等问题突出,有可能引力则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经济增

发环境、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引长的过程,提高经济增长的效果,起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因此,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福利等,区经济增长到达一定程度,人们的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等各方面共关注点从经济增长数量转移到经同协调发展。

济增长质量方面,如经济增长的效3.价值判断不同。经济增长果、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数量的价值判断是快或慢,是通过

以及生活环境、生活福利等。

一系列要素数量的作用发挥来提(二)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经济高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但是往

增长数量核算的区别

往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1.关注的目标不同。地区经经济增长质量的价值判断是经济济增长数量核算关注经济增长的增长的好与不好,强调的是经济、成果,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体现的是与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质量

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需求,具

表1

2018年浙江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数量排序比较

各市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位次

质量

地区GDP

地区GDP增速人均GDP差距位人均位与指数

次(亿GDP位速度

元)次(%)

位次

(元)

GDP次

GDP地区次差位距GDP与地位次增区差速与距GDP人均次差位距

浙江省杭州市88.92156197.2宁波市89.61213509.217.19温州市89.56510745.526.77140180100嘉兴市84.186006.237.031326030湖州市84.20467.8465055102-20+8+5绍兴市84.1764872.087.621038589030456+2-2+20+5+1金华市86.3132719.148.1衢州市83.0985416.977.15.5118107853+10舟山市80.474100.26734284+1-40台州市76.571191470.61197.26.796693689-1+50+30丽水市

83.161316.777.701074874.71394.71057.641124908.21795413-20-3-2-8636111170-3-9+10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资料及计算取得

出的代价。

浙江各市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排序比较分析

根据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核算和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测算的结果,开展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比较分析,深入研究浙江省各市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不一致的

情况及其原因。

1.各市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排序差距。本文把各市经济增长数量分解为地区GDP、地区GDP增速和人均GDP等三个方面,以及根据2018年浙江省11个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和排名,列出2018年浙江省11个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

排序差异(表1)。据上表分析,从全省11个市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看,可分为二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温州、湖州6市;第二梯队为台州、金华、衢州、丽水和舟山5市。

第一,从2018年浙江各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和地区GDP排序对比中,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与地区GDP位次相同的分别有杭州、宁

波、衢州、舟山和丽水市,可以认为浙江省经济发达的2市与经济比较落后的3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排序比较吻合。在其余6市中,经济增长质量位次高出地区GDP位次的分别是嘉兴(高2位)、湖州2位)和绍兴(高1位),相反,经济增长质量位次低于地区GDP位次的分别是温州(低2位)、台州2位)和金华(低1位)。可见,

2019年第12期21(高(低统计科学与实践

STATISTICALTHEORYANDPRACTICE

采用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测度结果,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浙江省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各市经济的发展情况,弥补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的经济总量方面的不足。

第二,从2018年浙江各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和地区GDP增速排序对比中可以看出,各市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位次基本上是不统一的,两者排名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按三大类型进行分析: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平稳、质量良好”的地区。2018年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居前2位的杭州、宁波,经济增速在7%及以下,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另外嘉兴经济增速7.6%,经济增长质量也居前。评价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状况,不能仅看经济增长速度,要更加重视评价经济增长

质量。二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质量追赶型”的地区。温州、湖州、丽水等市经济增速分别为7.8%、8.1%和8.2%,居全省前三,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与上年比较,均有提高,这是属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双提升的城市。三是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质量落后”的地区。金华、舟山、衢州等市经济增速相对居后,经济增长质量也比较落后,因此,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的两个方面均应引起关注。

第三,由于浙江各市常住人口不同,还可以用人均GDP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排序比较分析差距,这样更能够看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差距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和人均地区GDP排序对比中,有6个城市排序基本相同,接近半数

222019年第12期

以上,另外3个市位次相差在一位左右。仅有温州和舟山2市波动较大。温州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高出人均GDP排位5位,舟山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低于人均GDP排位8位,这与2市常住人口关联较大,因此人口因素直接影响人均GDP,也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

2.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不一致的推理分析。

第一,地区经济质量提升与地区GDP提升不一致推理分析。从经济增长数量看,地区GDP核算是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进行核算,采取总量指标。一般而言,浙江省区域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发展程度高的地区经济总量就比较大。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看,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按照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

度,基本采取效率、人均和结构性等基础指标。可以推理,GDP只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增加值,但是没有反映产生增加值所付出的代价,也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动能和过程,以及福利变化等,这是过去单纯地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导向的最大缺陷,也导致与

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偏差。

第二,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速度提升不一致推理分析。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上期国内生产总值可比价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过去以GDP增速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的好坏,没有考虑经济增长所投入的代价。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看,其价值判断是经济增长的好与差,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只有保持合

理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以最少的投入,实现较好的产出,可以更好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但是也要考虑经济运行的动能和过程,以及福利变化等。

第三,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人均地区GDP提升不一致推理分析。从人均地区GDP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分析,人均GDP本身也是作为经济增长的福利性的一个基础指标,人均地区GDP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性更强,但也

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差距。可以论证,采用人均地区GDP指标,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提

升比较接近。但是,人均地区GDP只是剔除人口因素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以及经济运行的动能和过程,以及福利变化等,因此还是有差距的。

提升浙江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当前浙江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代,但是也出现地区之间质量提升与数量增长不同步,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差距过大等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充分借鉴、吸收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针对评价结果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顶层设计明确经济增长目标导向

在当前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新阶段,必须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建议做出新的政策安排,将政策重心从高速增长转变到高质量发展上来,推进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研究探索

一是经济规模较大,增长质量良好的地区,建议采取经济增长的“合对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地区,在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要采取经济增长质量优先省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经济比重较高且发展不充分,工业较明显,要继续加大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力度。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五)通过内生增长提升经济效率和效益

从浙江省市域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看,主要表现为产出效率低、内生增长不足的问题。在新发理增速、质量优先”的政策安排。经济发展差距对产业经济影响比

率,实现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展理念背景下,要实现从粗放型增

的政策安排,主要是增强经济动能,优化经济增长的过程,提高经济运行的效果。二是经济发展落后,增长质量一般的地区,建议采取经济增长“中高增速、质量提升”的政策安排。浙江省经济增长数量和人均水平较少,经济增长质量一般的地区,面临扩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双重任务。

(二)提升创新动能是确保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从创新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看,创新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创新经济提高投入产出比,进而提高经济效率。浙江省市域经济增长的瓶颈,主要是创新动能不足,技术创新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而且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以及劳动力素质提升和知识积累转型,加快形成创新优势,摈弃过去依靠低成本优势发展方式,实现以创新动能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六个维度得分中,结构优化得分最低。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由于浙江

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二是改善地区需求结构,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已经高达70%左右,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当务之急是

积极扩大消费,发挥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要防止贫富差距扩大,降低基尼系数水平。继续提高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坚持绿色发展降低经济增长“代价”

在经济增长中,不但要关注经济总量,更要看经济增长的“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降低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浙江省高能耗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思维,要把经济发展代价放在重要位置,切实降低能耗。二是要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代价。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控制无效生产和过剩产品,要进一步清理开发区,保护好耕地资源、海涂资源和矿山资源。防止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廉价出让耕地和矿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是要控制地方举债发展。要进一步实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核

算和调控,不能只注重建设投资规模,更多地要看到投资的背后负债和投资效益情况。

长向效率型增长转变,从外部投入带动增长向内生增长转变。一是提高经济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创新动能,尽快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技术和产业集约化水平。二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地区财富积累。在

地方财政、企业收入中,要关注财政收入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内部结构,以及企业创利水平。要进一

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培育税源力度,优化税源结构。作者单位:1.温州市统计局2.浙江中慧校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58.

[2]BarroR.

J.

QuantityandQuali-tyofEconomicGrowth[J].WorkingPaper-sofCentralBankofChile,CentralBankof-Chile,2000,5(2):17-36.

[3]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

[J].当代经济科学,2011(6):50-56.

[4]高顺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地区经济绩效评价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8(5):16-19.

[5]王薇.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6:31-44.

2019年第12期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