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省标

来源:爱够旅游网
A 项目名称 B 评估分类 C 分项指标 D 评分细则(赋分) 义务教育 学校管理 管理制度 1.建立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1分) 学校(小学)(20分) 标准化建设 (80分) (3分) 2.有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1分) 核查办法 查阅档案资料 查阅相关文件 得分 3 3.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实施目标管理及校长负责制。(1分) 德育工作 1.有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方案,有校外德育活动基地。(1分) 查阅档案资料 (3分) 2.团队组织建设完善,活动有方案、有成果。(1分) 查阅相关文件 3.有融入学校工作各个环节的德育工作方案并有效实施。(1分) 教学工作 1.学籍管理实现电子化。(1分) (9分) 2.按照国家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1分) 查阅档案资料 3.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健全。(1分) 查阅相关制度 4.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调查学生和教师 指标。(1分) 5.建立教师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制度。(1分) 查看听课记录 3 9 6.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查看教师教案 (1分) 7.有校本研训制度,活动记录档案齐全。(1分) 8.50%以上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究。(1分) 9.教学设备分类登记入册,摆放科学。(1分) 后勤工作 (2分) 1.后勤管理制度健全,食宿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1分) 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政府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公布审计结果。(1分) 查阅相关制度 查看相关证明 查看财务帐目 3 查阅相关制度 (3分) 2.安全教育宣传面100%.(1分) 查阅档案资料 3.制定应急预案,并有演练记录。(1分) 班子建设 1.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小学高级以上职称、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1分) (5分) 2.班子成员有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制度。(2分) 队伍建设 (10分) 3.有县级以上教育科研立项课题。(1分) 5 查阅相关制度 查阅档案资料 查看听课笔记 5 2 安全工作 1.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制度。(1分) 4.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实行民主决策。(1分) 教师队伍 1.按核定编制配齐人员,其中35岁以下占1/3,无结构性缺编情查阅档案资料 况。(1分) (5分) 随机访谈 2.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科以上学历达到90%以上。(1分) 3.90%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一致。(1分) 4.90%以上教师取得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合格证书。(1分) 5.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无违纪现象发生。(1 分) 普及率与合1.入学率100%,无辍学。(2分) 查阅相关文件 格率 2.毕业生合格率100%。(2分) 查阅学籍 (4分) 体质健康 1.保证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8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分) 查阅相关文件 (4分) 2.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常见病发病率低于2%,近视眼新发病查阅学籍 率低于4%。(2分) 办学特色 1.有一个以上的特色项目。(1分) 实地查看 (2分) 2.学校特色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的认可。(1分) 校舍面积 1.生均占地面积不小于21㎡。(2分) 查阅相关资料 6 实地查看 (40分) (6分 ) 2.生均建筑面积不小于10㎡,实现校舍楼房化。(2分) 查阅相关资料 3.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3.6㎡以上。(2分) 普通教室 1.使用面积不小于61㎡,辅房使用面积不小于3.5㎡/每位使用教师;各室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可升降桌实地查看 2 4 教育质量 (10分) 4 2 办学条件 (2分) 椅;配有广播、闭路电视接收、多媒体设备,班内可上网查询资查阅相关资料 料;配有图书角、学生储藏柜、班级清洁柜。(2分) 科学教室 1.使用面积不小于86㎡,辅房使用面积不小于115㎡;24班建2室、36班建3室、48班建4室,辅房配套;建成数字化科学教室。实地查看 (2分) (1分) 2.装备达到《辽宁省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1分) 艺术教室 1.音乐教室2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6㎡;舞蹈教室男女生各一间,使用面积应为2.4㎡/每生;辅房使用面积不低于12㎡;(2分) 美术教室1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9㎡;书法教室1间,使用面积不小于86㎡。(1分) 2.装备达到《辽宁省小学音乐(美术)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1分) 语言教室 1.使用面积不小于109㎡,设施设备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功能完备、有特色;配有优质视(1分) 频教学资源,具有可视可听功能,口语测评功能。(1分) 体育活动场1.体育活动室(器材室)使用面积不小于670㎡,田径场、篮球所 场、排球场、器械体操及游戏区建设和设备达标。(1分) (3分) 2.装备达到《辽宁省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符合省装备 规范要求。(1分) 3.生均体育运动场馆19㎡以上。(1分) 查阅相关资料 2 2 实地查看 查阅相关资料 1 实地查看 3 实地查看 查阅相关资料 计算机教室 1.使用面积不小于109㎡,超过24班建2套;设施设备符合《辽实地查看 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生机比7:1。(2分) (2分) 查阅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 1.使用面积不小于109㎡,超过24班建2套;装备达到《辽宁省实地查看 活动教室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查阅相关资料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1分) (1分) 科技活动室 1.使用面积54-72㎡,有2个以上主题内容;设施设备、仪器、实地查看 材料、工具等配套齐全,功能完备。(1分) (1分) 查阅相关资料 注: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室结合建设。 多功能教室 1.使用面积不小于12班123㎡、18班153㎡、24班183㎡、30班213㎡;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实地查看 (1分) 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1分) 图书馆(室) 1.使用面积不小于12班120㎡、18班170㎡、24班220㎡、30 (3分) 班270㎡;建成数字化图书馆。(1分) 实地查看 2.纸介图书生均不低于30册、电子图书不低于2万册;电子期 查阅相关资料 刊不低于1000种。条件保障和五部类比例执行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的规定,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1分) 3.50%以上的学校达到省级图书馆示范校标准,其管理员持省级图书馆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上岗 。(1分) 2 1 1 1 3 实地查看 查阅相关资料 心理咨询室、1.心理咨询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8㎡,心理活动室能容纳1个班的实地查看 活动室 学生开展心理教学活动。装备达到《辽宁省小学心理咨询室器械设备装备标准》,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查阅相关资料 (1分) 相关要求。(1分) 卫生(保健)实地查看 1.使用面积不小于40㎡,装备达到《辽宁省小学卫生保健室器械室 设备配备标准》。(1分) 查阅相关资料 (1分) 体质测试室 实地查看 1.使用面积参照卫生(保健)室,建相通的2间,附设可容纳一个班的等候空间;测试器材齐全,功能完备。(1分) (1分) 查阅相关资料 多媒体录播1.有专用教室;摄录、编辑、播放等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功能完教室 备;视频清晰,录制及网络直播采用互联网主流视频格式,能够实地查看 直接播放。(1分) (1分) 卫星接收室 1.基础设备、专业设备(卫星信号接收、卫星数据处理接收、卫星数字电视收视)等基本齐全,功能完备。(1分) 实地查看 (1分) 注:可不设单独教室,设备放在计算机辅房内。 网络控制室 1.使用面积32㎡;配有空调,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装备符实地查看 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1分) (1分) 安防监控室 1.使用面积为32㎡;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监控系统在重要实地查看 场所和出入口无盲点;人防、技防、物防达到省定标准;工作制(1分) 度健全。(1分) 查阅相关资料 1 1 1 1 1 1 1 办公用房 1.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实地查看 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传达值宿室等齐全。面积达到建标(2分) [2002]102号要求;办公设施设备完好、数量满足实际需要,功查阅相关资料 能完备。(2分) 生活服务用1.宿舍、食堂、浴室、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水冲厕所等齐实地查看 房 全。面积达到建标[2002]102号要求;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查阅相关资料 (1分) (1分) 校园环境 1.新建校舍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校园布局科学、合理;绿化面积实地查看 每生不小于1㎡,艺术化建设有特色。(1分) (2分) 查阅相关资料 2.学校文化建设体现教育特色。(1分) 教育技术装1.教育技术装备达到《辽宁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符合《辽备 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达到《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要求。(1分) (4分) 2.按省统一要求完成装备管理信息数据输入,并纳入“辽宁省教实地查看 育技术装备网络化管理系统”。(1分) 查阅相关档案和3.有自制教具。参加县级以上部门组织的自制教具研发和交流活资料 动,县(区)内学校有自制教具参加省级以上自制教具研发和培训活动。(1分) 4.生均教学仪器设备8625元以上。(1分)

2 1 2 4 A 项目名称 B 评估分类 C 分项指标 D 评分细则(赋分) 基础教育 学校信息化 领导重视 1.有信息化领导小组,每学年召开2次以上会议,有规划方案。学校有信息化工作小组,配备2-7人专兼职人员,中级职称以信息化建设 建设 (3分) 上占1/2。(1分) (100分) (78分) 2.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1分) 核查办法 查阅文件 查看工作计划 得分 3 查看校本培训计3.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纳入到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评价体划 系。(1分) 经费保障 1.学校每年有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费。(1分) 查看学校资金预算 (3分) 2.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费落实到位。(2分) 管理制度 查阅文件 (1分) 1.学校有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安全规章制度。(1分) 安全规章制度上墙 听汇报 查看学校课表 3 1 课程开设 1.开设信息技术课程。(1分) (3分) 2.信息技术课程由专业教师担任教学工作。(1分) 1 3.上机时间达到新课标要求。(1分) 查看任课表 环境建设 1.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所有设备×100%)达查看实地环境、设到95%以上。(1分) 备 (15分) 2.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接入传输速率不低于10M。(1分) 上机查看 15 3.网络到桌面传输速率不低于100M,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场所。(1分) 4.实现教室班班通,每个普通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机+电子白板或计算机+投影机+投影幕等或计算机+60英寸以上平板电视机等)。(3分) 5.学校有广播电视系统,班班具备电视节目接收、课件播放、网络浏览功能(1分) 6.建立音像教材资料制作室(如数字视音频编辑室)。(1分) 7.建立科技活动教室(如机器人实验室)。(2分) 8.具有学校网站,发布学校信息和校务公告。(1分) 9.每个班级和教研组有主页或博客,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的三方网上互动。(1分) 10.有学生自建的跨学科的班级学习型主题网页。(1分) 11.生机比义务教育7∶1;高中6∶1。师机比1∶1;幼儿园2∶1。(2分) 软件与资源 1.通过使用教学软件,实现教师备课、教学、答疑,学生自主 建设 学习、提交作业、考试评价等功。(3分) 上机查看 查看证书 查看资料室 15 (15分) 2.有管理功能的软件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等功能。(3分) 3.有学校自主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1分) 4.实现与上级教育资源库互联。(2分) 5.校本资源不少于1000G。(2分) 6.软件资源保证所有教师正常使用,每学期整理更新教学资源至少一次。(1分) 7.学科电子音像教材与学科文字教材配套,总量不少于500小时。(1分) 8.学科资源三年内补充更新率(三年内新增资源/所有资源100%的数量)达到15%,满足学科教师正常使用。(1分) 9.订阅三种以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书籍和报刊。(1分) 队伍建设 1.学校管理者有较强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以上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与学习,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13分) 术能力标准(试行)〃管理人员》要求。(2分) 2.学校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承担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逐步达到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分) 3.技术人员取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技查阅相关资料 查看证书 查看教师档案 13 术人员》证书。(2分) 4.各学科教师全员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行)〃教学人员》培训。(1分) 5. 80%以上教育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人员初级考试,30%通过中级考核。(2分) 6.学校主要学科教研组具有1-2名教育技术骨干教师。(2分) 7.骨干教师能够组织本校教师开展教育技术校本研修(包括网络教研),每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有记录、有成果,形成制度。(2分) 教师能力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覆盖率达到100%。(2分) (14分) 2.每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学科数达到60%以上。(2分) 3.普通和专用教室信息技术设施平均周使用时数达到周学时的50%以上。(2分) 4.教师能够应用网络进行集体电子备课、教研。(1分) 5.教师能够快速检索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熟练应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4分) 听汇报、听课 查看证书 查阅活动记录 查看教学计划、课程表、电子教案 随机访谈 14 6.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2篇以上。(1分) 7.每学年至少有2名教师参加县(区)级以上的信息化活动。 (2分) 学生能力 1.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至少1次。(1分) (5分) 2.学生开展常规性的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如电脑机器人小组、实地看学生操作 电脑制作活动小组)。(2分) 3.每个学生都能围绕相关主题收集资源并制作电子作品。(1分) 听汇报 随机访谈 5 4.学生积极参加各级信息技术比赛活动,每学年有学生获县级及以上奖励。(1分) 科研成果 1.学校有激励教师参与校级以上的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机制。(1分)2.学校开展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研究,每学年开展实践研查看课题立项证(6分) 究至少1次。(3分) 书 3.改革经验、科研论文在县级以上的报刊杂志、教育网站上发表,或在同级竞赛中获奖。(2分)

6 查看结题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