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来源:爱够旅游网
政府茸经济 升J_【与I;i 经 口 姜晓晖 (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吉林长春展申I雪l家的 融察 130022) 摘 要: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并将继续影响2n!}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进 程中.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早的和最主要的推动 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则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千载难逢的 机遇.也为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困扰。本文从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源和特征出发,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特 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设想。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对外开放 J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0)05—0025—05 中图分类号: 收稿日期:201O-03—20 作者简介:姜晓晖(J968一),女,吉林怀德人,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2O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 往、地区之间的自由化贸易并不等于经济全球化或者 说只在某些方面具有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因此,确切地 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 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 说。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 经济一体化等。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 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 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 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不 可避免地对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及严重冲击。因此,发展中国家在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 一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 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 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 球化也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问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 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 行了市场经济.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 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始于上世纪末。正如1992年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产生于20世纪50年 代.90年代形成高潮。“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 1985年提出的,其定义至今并无一致认可的限定。国际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的:“第一个 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宣告了“两个平行市 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 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 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 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 强。”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 院长约瑟夫・奈则认为.全球化的第一层含义是经济领 场”时代的结束 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 遍认同和确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 始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使得世 界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口由25%骤增到90% 以上,世界市场得到统一。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 不同制度和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体制.真正形成了世 域,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还有学者 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 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 界性的、无所不包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为经济全 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2.贸易的全球化。二战以来.国际贸易总量和规模 不断扩大 据统计.195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仅为610亿 市场。在全球市场分开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 l竹t与珏 政府茸经;齐 美元,到1970和1990年则分别为3120亿美元和31870亿 美元。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增长趋势更加明 显。1998年.全球商品贸易额达. ̄U54148亿美元.服务贸 易额达到13263亿美元.创下了国际贸易总额6741l亿 但是.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 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进一步大发展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会不可避免地在全 球范围内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诸多亟待解决的 问题。 美元的新纪录。1997年至2000年,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 率为6%,而同期的世界GDP平均增长率仅为3.3%、国 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正如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于1996年5月l0日 (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l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 的条件和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发 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l7.5% 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1),"2000年 到200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在流人发展中国家的国 在斯德哥尔摩发表讲话时所言:“经济全球化是被贸易 发展推着走的一列高速火车” 3.生产的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 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生产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 际资本构成中,据统计.全球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 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 金短缺问题 先,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 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 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 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 局。另外.国际分工的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不仅有生 产资源型分工.而且生产工序型和零部件生产专业化 2.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 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 发展。各类经济区达230多种.遍及世界许多国家,且主 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 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资 料显示.由于上述经济区的发展.近l0年间发展中国家 的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4%以上 型分工日益增多。其次。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国际 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次的通过投资设厂.在生产领域 和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1960年.国 际直接投资额仅为680亿美元 到1996年.国际直接投 资额发展 ̄U3233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 接投资增长速度在各项国际经济指标中是最高的 如 20世纪90年代的前7年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率 为11.8%.而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率和世界GDP的平均 增长率则分另U为7.7%和3.7%.远不及国际直接投资的 增长速度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已成为贸易 之外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另一重要纽带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 步深化。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主动协调好世 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 既要继 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 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 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引进和学习 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 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 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 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 的发展极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人到国际生产领域 4.企业的全球化 信奉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既 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会进一步促 成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数量已 )A20世纪90年代初的3.7万家增加到1997年的5.3万家. 跨国公司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已从24万家增加 ̄tJ45 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 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当然。从总体上说,由于发 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普遍投资 规模较小,生产规模不大,产品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 万家。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达到7000多万人,其销售额已 突破9.5万亿美元 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 地位十分重要.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其总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内部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1/ 3.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国外直接投资的70%均为跨 动密集型产品。但从发展趋势看,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 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使得发展中国 家跨国公司站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5.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1995 国公司所拥有。跨国公司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 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 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年全球贸易额就逾6万亿美元.此后还以每年7%~8% 的速度递增。近lO年来.世界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世界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尽管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 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姜晓晖一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钧金融安全 竹tj强l国 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20%。 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取得毫末 之利。20世纪90年代初,占世界人口总数l0%的最不发 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只有0.6% N2ooo年 则仅占0.3%.达到无足轻重甚至可以不计的地步。鉴于 (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 位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 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 上述情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 告》中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努力缩小日益扩 大的贫富差距 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性也不断增大 一方面.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 主导者和推动者.掌握着主动权.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 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 有些规则则 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 如某些产业规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 最大威胁是其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 全受到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都要在一定程 度上让渡和共享经济主权。但实际上,这种让渡和共享 是不对称的。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别.发展中国家对于发 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乃至管理经验的需求更加迫切,这 则、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就决定了发展 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 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 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 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很容易受到经 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而发达国家控 制着国际经济体系,手里掌握着资金、技术等,在经济 全球化过程中很容易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后 面。 就为发达国家把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 提供了条件。其次。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 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 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 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 减弱。在跨国资本流动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借助资 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控制发 展中国家的国内企业。甚至控制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 的重要产业,这样.就严重地威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2.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尴尬 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 实际 上.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应对已形成 安全。最后。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成立的“超国家”专门 性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形成约 束。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要作出服从世 的环境污染结果负责。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 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 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虽然从某种意 义上讲.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得到较大发展.加快其工业化进程,但发展中国家却因 此而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平衡的生态系统 遭到破坏.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社会负担成本日益 加重。更重要的是无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 贸组织规划的承诺.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过高的要价 筹码也要作出一定的让步。也就是说.为加入世贸组织 不得不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甚或在个别问题上被迫 屈从于世贸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主体的制 约。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应正确处理好以 下五大关系: 业和加快科技进步.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最 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全球化导致并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 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是当代国 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竞争突 破了民族国家的主权界限和地域限制.竞争主题在世 步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 方面,即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 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会更加贫穷落后。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的5O倍 界范围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从而促进了全球 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这突出表现在世界贸易组织、国 扩大至2008年的70多倍。全世界有l0多亿人每天收入 不足l美元。28亿人每天收人低于2美元.而世界最富有 的两成人享用全球超过八成半的产品和劳务 穷国与 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经济合作组织的 成立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竞争与合作呈现 富国人均收入差距相当悬殊.已由1980年的1:3扩大到 2008年的1:74。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最不发达国家的数 出以下几个特点:(1)相互依存。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 有竞争。(2)国家成为竞争与合作的主体.具有浓厚的政 治色彩.表面上的经济竞争往往成为暗地里的政治较 量一直在增加,1995年仅36个,2000年为42个.2005年 则上升到48个。许多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 量。(3)手段更趋多样。诸如经济援助、关税同盟、贸易制 l秆置毒珏 裁等。(4)发达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 因此.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要以自身经济 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为根本.建立包括发达国家在内 政府与经矫 保护.也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免受冲击为由而拒绝市 场开放.问题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对民族工 业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必须有限度。(2)保护 的目的是提高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3)保护的对象 必须有选择。(4)保护力度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 5.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参与 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遵守“游戏规则”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经济 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民族国家主权的弱 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资本的扩张性、渗透性。 民族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其主权至少受 到五层意义上的挑战:(1)主权实体界限受到由于不同 协议分别成立的专门国际组织等“超国家机构”的约 经济全球化可以弥补民族工业先天的不足.促进经济 发展。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增加,经 济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产业 安全。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资 金、技术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上都难以同发达国家的大 束。(2)新的国际分工和劳动分工的潜在威胁。(3)非正式 超官方的国际交换形式和非法交易。(4)跨国公司的直 企业相抗衡.让二者同场竞技。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民族 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2)国际金融风 险的冲击。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 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加之发展中国家金 接挑战。(5)金融和税收的国际化冲击。另外,由于经济 全球化“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体现的 是大国、强国的意志,保障的是大国、强国的利益,发展 中国家被置于不利境地。因此,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 球化必须作出更大的主权让渡.其主权弱化现象将更 加明显。 融市场和监控体系不健全以及国际资本趁机炒作。使 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很容易受到金融风险 的冲击。(3)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其他经济安全问题,诸 如环境污染加剧、失业人口增多等。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还 必须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要把进一步扩大和深 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妥 善处理好遵守“游戏规则”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应 当以国家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争 取以最小的政治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 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以提高经济运行 质量和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承受能力、应 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要求发展中国家在 利益取舍上作出选择 要分清哪些符合长远利益、整体 利益,哪些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在总体上趋利避害、 二者兼顾。但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要以局部利益的 变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在推进金融 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强有力的 调控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1.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 中去。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中国家惟 一受损来换取整体利益.以眼前利益的受损来换取长远 利益 如市场开放.虽然发展中国家会因市场开放而失 去一部分国内市场.民族经济受到的竞争压力增大,某 些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可能受损;但从长远来看,市场 开放、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符合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 长远利益、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任何一个 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 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 的也是正确的选择是积极参与.依靠发展中国家的 集体力量.以充分享用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好处和 提供的有利条件,尽快走向世界经济的前沿,改变自身 的不利处境和边缘化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 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集体应对全球 化。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单薄.声音微弱,实力根本不 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市场开放的问题上,发 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只不过是时间早晚与战略选择的 问题。 足以推动不利于自身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为了有效 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 4.市场开放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市场开放是 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力)的斗争,迫使发 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 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 和技术。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 就必须开放其国内市场。但伴随市场开放而来的是发 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受到冲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 境中.落后国家如果不能借助一定程度的政府保护,其 弱小的经济必将被强大的外部经济冲垮。 2.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保证经济安全。全球经济竞 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 着国家经济主权是否稳固和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受到 威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 市场开放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最终走向世界 的必然选择.既不能以市场开放来否定对民族工业的 姜晓晖一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钓金融安全 竹tj箍l 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 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 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 了有利条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巩固的大后方。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 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区经济合作既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逐步融人经济全 球化的一个初始或过渡阶段.也可以用来抵御发达国 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 外依赖程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 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 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 家的经济冲击。从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利用集体力 量一致对外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目前。主要由发 隐患 发展中国家还应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 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 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否则。就不能争取和捍卫自身的 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些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 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 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 经济利益.也就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3.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从根本 上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以跨国公 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调整 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相 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都显示出了很 强的生命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面向 全球化竞争.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有力 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力.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美)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中译本)[M].北京出版 社.2()0o. 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 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发达国家间的资金和技术密 集型产业的升级:另一种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 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 的加深.发达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控制某一产业的高技 f3]张德修。王跃生.大波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fM].经济日报出 版社.1999. [4](德)G・博克斯贝格.全球化的十大谎言(中译本)[M].新华出版社, 2000. 术、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劳动和 资源密集的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白树强.全球竞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1998/99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世界经济年鉴1997[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樊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5). [1o]唐任武.“全球一体化”的神话,发展中国家的陷阱[J].世界经济与政 治,1998,(z2). 当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 题.但这种升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发展中国家两大历 [11]李勃.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后发优势[J].世界经济 与政治,2000,(02). 史任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发展 中国家在处理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 的关系时。必须注意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 [12]伍贻康.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04). [13]沈骥如.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 治,2000,(04). 4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 球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参与经济全 球化之前.首先着眼于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较 为实际、较为稳妥的做法。由于地区经济一体化到目前 为止还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因而具备包括利益分配 [14]张宝珍.经济全球化需要研究的十大问题[J].世界经济,1998,(09). [15]唐任武.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2000,(10). [16]李王宁.全球经济大转变中的第三世界[J].现代国际关系,2000, (1o). [17]郭连成.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08). [18]江时学.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0,(O4). [19]樊纲.国际经济新趋势——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全球的市场化 [J].国际经济评论,2000,(06). [20].徐和平.杰里・曼德与反全球化运动[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 (01). 在内的明确的游戏规则,有较完善的监督和协调机制。 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能得到相对较好的保证。同时. [21]张家哲.全球化和发展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05). I责任编辑:高静)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ests Abstract for Developping Countries J/ang Xiaohui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world economy development.Resources collocation, social division,merchandise trade,market competition and talent contest etc.are going over countries and carryjing through all over the world,all counties economies intrerweave,fuse and depend on each other.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dynamic process which developed countries lead and which developing counties also participate in.But through economic globalization,do developed and de- veloping countries share interests of eeonomic globalization?Is the game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Zero—sum or posiitve—sum?How do developing countries cooperate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o enhance interests and share more interests?We need thoroughly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ly answer such questions. Key words:Economic globalization;developing countries;knowledge economy;interest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