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母亲的脚步声

来源:爱够旅游网
母亲的脚步声 河南 崔矿山

最使我难忘的,是母亲的脚步声。它宛如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那么温馨,那么亲切,那么感人。它那熟悉的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激昂,常常萦绕在我的耳畔,给我温暖,让我回忆,催我上进。

小时候,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所谓的生产队,吃大锅饭。当时的我只有两三岁光景,父亲参军去了,祖母去世早,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除了操持繁重的家务外,她还要按时踏着生产队的铃声下地干活。不得已,临上班时,她总会先哄我在屋里玩,然后悄悄把门紧紧锁上,再悄悄地走出家门。母亲这时的脚步声,轻柔地仿佛柳絮落地,悄无声息,以至在她离去多时之后,我还沉浸在自娱自乐的游戏当中。每当我玩腻了、哭累了、饿坏了的时候,就会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响亮的、悦耳的脚步声,这脚步声直奔堂屋,伴随着干脆利落的开锁声,母亲一把抱起了我。这脚步声驱走了饥饿的魔鬼,带来了欢乐的笑声。

记得刚开始时,母亲把我锁在屋里,我会突然扔掉手里的玩具,大哭大叫着扑向房门,手扒着门,从门缝里望着母亲逃也似的身影。后来,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这种抗议是徒劳无益的。于是,学乖了,每当被母亲锁在屋里时,总是若无其事一般,还会一边玩,一边侧耳倾听母亲匆匆远去的脚步声,那渐远渐小了的脚步声,仿佛一支动听的歌的结尾,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令人回味。而母亲从地里归来,又

会听到另外一首歌,这是一首渐趋高潮的歌,又慢到快,由低到高,直到砰然一声锁响,我幸福地扑到母亲温暖的怀里,这歌声才会戛然而止。

我上学后,母亲的脚步声更加匆忙了,那样的急促而高昂。每天放学回家,总会听到刚从地里干活归来的母亲奔跑的脚步声。她一会儿进堂屋挖面,一会儿直奔压水井提水,一会儿抱柴禾烧火。这时的我已懂得了母亲的脚步之所以匆匆的原因了,我会迅速放下书包,加入母亲匆匆的脚步声中去,争着去提水,抢着去烧火。于是,在母子二人的脚步交响乐中,共同完成了做饭、吃饭、刷锅的主旋律。最后,母子俩又各自迈着匆匆的脚步离开了家。

母亲的脚步也并非都是急促的。当我一个人静静地趴在简陋的板凳上学习时,有时竟不会发觉母亲早已站在身后多时了。“别光顾学,歇歇脑子吧!”母亲放下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每当这时,我便会一边喝水,一边深味母亲“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脚步声。老子曰:“大音无声。”我要说,大爱亦无声。

参加工作后,很少再听到母亲的脚步声了。心中时时感到缺憾,常常觉得内疚。整天奔波忙碌,一年中除了几个重要的日子赶回老家之外,自己很少见到母亲。但母亲的脚步声却日益清晰地回荡在我的耳畔。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愈久愈香醇;它像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愈久愈备感亲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