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写作教学 乎细微处见精神 浅谈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泉州I实验中学 高英辉 【摘要】常见的细节描写类型有肖像、服饰、表情变化、行 动、语言、场面等.进行细节描写要细致观察,悉心体会,丰富情 感;巧妙运用动词,多使用修辞:精彩的细节宜间隔反复出现. 【关键词】存在问题:常见类型;描写方法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那些精 彩的细节,如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王熙 风“朱唇未启笑先闻,粉面含春威不露”;孔乙 ‘潇洒’,j也“排出 九文大钱”等等。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 行描写,它往往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 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是作 品中最生动、最有表现力之处。 一、常见的细节描写类型 1、肖像细节描写.阿累《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 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 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寥寥几笔,鲁迅先生的形琢、性格 乃至精神都跃然纸上。魏巍在《我的老 币》中对人物这样描写: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 痣……”写得异常简略却又形象鲜明。林莉<小巷深处》中“老 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 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 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 亮的竹棒。” 2,服饰细节描写.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 点,同时,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是好的 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如《孔乙 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 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问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 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 有洗。’’j 段描写.抓住了“长衫’.j 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 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 潦倒且又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 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3、表情变化细节描写.<项羽本纪》垓下之围时,项羽“悲歌 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千载之下,我们犹可 想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使秦.秦王欲强夺和氏璧,相 如“持壁睨柱,欲以击柱”,“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怒发上冲 冠”,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4、行动细节描写.阿Q临刑前画押的很经典的细节描写: “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 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 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 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结果成了瓜子的模样了。’读到这一 细节描写时,我们是笑是悲是怜还是有一丝酸楚?我们怎么会 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5、语言细节描写。李逵的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 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 去东京.夺了鸟位。”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 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 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 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 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 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生生地勾画出胡屠户这个势利小 人的丑恶面目。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孔乙 ‘多乎哉?不多也”“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祥林嫂的“我真傻 ……’ 宰生动的语言细节描写无不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芒。 6、场面细节描写.储》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仲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 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 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 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 们都仲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像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 就把国民的麻木、不觉悟刻画得入木三分。又如岑参的诗句“山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描写景物的一个“特写镜 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 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的凄凉场面。还可以想像到作者因 为思念朋友而呆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朋友走后 留下的串串马蹄印的情形。 我们在影视艺术中经常会体会到这种以细节表情达意的 妙处,如歌唱家的脸部表情,运动员的某一局部,渴望者的眼神, 大道旁的一粒小石子,花瓣上的一滴露珠,空中的一抹霞光…… 影视艺术中的特写,其重要功能无非是选择和放大。选择,即从 整体中抽出细节;放大,即迫近对象,详察秋毫。这两点对同学们 在写作中怎样掌握细节描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写好细节的基 础就是要深入观察人、事、物:观察人的眼、脸、头、躯干,观察动 作、表情、神态、服饰等: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的各个方面,然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分析挑选,看哪些内容最能表现人物,突出中心。假如你能抓住 特征,那你就接近它,把它“放大”,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怎样进行细致的描写? 1、细致观察,悉心体会,丰富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 课外时间有限,阅历不深,所以介入社会的方式主要是靠观察。 只有多观察周围人与事物的变化,多静心思考,写出的人物才 能逼真而不呆板,鲜活而不造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 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只有细致观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 识地用眼睛看、用脑子记,善于捕捉对象的特点,才会有所感 悟,写得有个性,有炅气。 2、扩大课外知识面,多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多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的文学杂志、刊物都可 以看,从中你可以走近一人又一个享誉世界文学画廊的人物: 严监生、林冲、鲁智深、贾宝玉、林黛玉、基度山伯爵、欧也妮・葛 朗台、简・爱、阿Q、杨二嫂、闰土、祥林嫂、陈奂生……通过与不 同时代、不同生活遭遇的人物接触,让他们丰富充实你的情感 和思想,从而在你的笔下塑造出鲜活传神的人物来。 3、巧妙运用动词,多使用修辞.运用动词,可以使对象的特 征更加明显。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淡 堂 文数学臾 全在天底 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 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给 蓝天壤上一道银边。”“晒”“睡”“顶”“镶’'几个动词就用得异 常精彩。又比如朱自清在借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 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同时,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 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 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 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 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里的 比喻和拟人就用得极为贴切,为文章增色不少。 4、精彩的细节宜间隔反复出现.乔万尼奥的嘶巴达克斯》 就运用了这样的“细节描写”,通过三次对斯巴达克斯眼睛的描 写,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角斗士的形象。冰心的《乡 中三次 写到安琪儿式的微笑,给人强烈的印象,确实是“光明澄静,如登 仙境,如归故里……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当然,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不要为了细节而 进行生硬的描写,应该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 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紧扣文本的表 达的需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 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责任编辑:赖一郎) 【摘要】课堂作文教学要重 视情境的创设,一般来说可从以下 四个方面入手:语言诱导,激发兴 趣,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作文情境; 置换角色,移花接木,创设让人身 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情境;实景催 化,强化观察,通过对生活的实际 感悟丰富作文的情境;图音文交 互,“三多”展示,利用多媒体创设 作文情境.唯其如此,才能激发学 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积 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写 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设情 境;心理换位;观察感悟 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地位特殊 而且愈趋重要,对学生书面表达的 技能要求相对突出。但是作文课长 汲漩凝 期以来被抽象地对待,教条地搬 用,以致于寻找和编造作文材料也 曹友华 成了学生的大难题。思想感情和方 法技巧方面的程式规范,进一步造 成对学生生活经验和个性的束缚, 削弱了学生课堂作文的能力。究其 原因,教师忽视对情境的创设是一 大症结。 叶圣陶先生说过:“受教育的 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 力的,能自己发育成长的,给他们 充分的合适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 用之才。”作文教学亦如此。要有 “充分的合适条件”,就要有一个适 宜学生作文的情境。如同演员演戏 要服从剧情发展的需要一样,学生的喜怒哀乐、爱恨羞愁的感 情体验将直将影响到写作的进行,并从作文中体现出来,所以 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课堂作文成功的保证。 一、语言诱导,激发兴趣,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作文情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 趣是灵感的先导,有了兴趣,才能催生灵感。一堂好的作文课, 应在设定话题或提出具体要求之前,就能吸引学生,尽可能快 地诱导学生进入写作的佳境。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导课艺 术,授课语言新颖别致、匠心颇具,酝酿与作文内容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