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宪章
1996年在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召开的新城市主义会议(Congress For New Urbanism, CNU)第四次大会通过并批准了新城市主义宪章。宪章具体内容如下:
新城市主义大会认为中心城市投资缺乏(disinvestment),地区蔓延的扩张,日益增加的种族和贫富之间的距离,农业土地和荒地的不断减少,以及对现存社会遗产的侵蚀,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问题,是社区建筑面临的挑战。
我们主张恢复现有的中心城镇和位于连绵大都市区内的城镇,将蔓延的郊区重新整理和配置为有真正邻里关系的不同形式的社区,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业已存在的文化遗产。
我们认为仅仅依靠物质环境的解决方案不能完全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但是如果仅有一个明确的体形框架作为支持,同样也不能维持经济的活力、社区的稳定性以及环境的健康发展。
我们提倡重新组织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以支持以下原则:邻里要保持多种用途和人口的多样性;社区交通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小汽车,同时还要考虑步行系统;城市和城镇的形式由普遍能到达的公共空间以及社区机构的物质环境界定。城镇空间由经过设计的建筑和景观构成,并反映当地历史、气候、生态以及建设实践。
我们由公众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领导、社会活动家、多学科的专业工作人员组成,代表广大的市民。我们承诺通过公众参与规划和设计的方式来重建建筑艺术和社区建设的关系。
我们将使我们每个人致力于改造我们的家、街区、街道、公园、邻里、地区、城镇、城市、区域和环境。
我们倡导以下具体原则来指导公共政策、开发行为、城镇规划和设计。 区域:大都市、城市、城镇
1、大都市区域是指有明确位置的地区,其地理上的边界为地形地貌、分水岭、海岸线、区域性公园和河床地带,大都市区域由城市、城镇和乡村多个中心组成,每个地区都有明确的中心和边界。
2、大都市区域是当今世界的基础经济单位,政府协作、公共政策、形体规划以及经济政策皆应反映这个新的现实。
3、大都市和农业内地与自然景观存在着必要的但并不稳固的环境、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关系。农田和自然对于大都市的重要性犹如花园对于住宅的重要性。
4、发展的方式不应模糊或消除大都市区的边界。在现存的城市地区的插入式发展应当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投资和社会肌理,同时开发边缘地区和废弃的地区。大都市区应制定策略鼓励插入式发展方式以取代周边的蔓延。
5、和城镇边缘相邻的适宜新开发区应以邻里、地区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和现有的城镇体系融为一体,不相邻的发展地区应当以城镇、乡村的形式组织起来。各自都有自己的城镇边界。新开发区在规划时考虑工作和居住的平衡发展,而不仅仅作为郊外居住区。
6、城市和城镇的开发和更新应当尊重历史的模式、先例和范畴。
7、城市和城镇应引进公共和私人用途来支持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有利于各种收入阶层的居民。经济住房应当在区域的范围内和工作机会合理配置,从而避免贫困居民的集中化。
8、地区的体形组织应被新的交通体系所支持。有轨交通、步行体系和自行车体系应帮助完善区域可达性和流动性,并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9、税收和资源应当在区域内市政当局和中心更为有效的合作中得到共享,避免对于税收基础的破坏性竞争,促进交通,娱乐,公共服务,住宅,社区机构理性和谐的发展。
邻里、分区和交通走廊
1、邻里、分区以及交通走廊是大都市区域发展和更新的重发要素。它们形成清晰可辨
的地区,从而鼓励市民为形成和保护这些重要因素担负起责任。
2、邻里应是紧凑的、步行友好的、混合使用的。分区通常强调一种特定的用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遵照邻里设计原则。交通走廊是邻里、地区的连接体。它们包括林荫道、轨道,也包括河流和公园路。
3、日常许多活动应在步行距离内,为那些不能驾驶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创造独立性。互相联系的街道网络应当设计成为步行化空间,减少汽车行驶频率和距离,节省能耗。
4、在邻里中,大范围的住宅类型和价格体系可以为各种年龄、种族、收入的居民创造日常交流的机会,加强私人和公共的联系,这些是真正的社区所必须的。
5、如果合理规划和配置有轨交通体系,可以帮助组织邻里结构、复兴城镇中心。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发展不应取代对现有城市中心的投资建设。
6、在有轨车站的步行范围内应当合理布置合适的居住密度和土地用途,使公共交通成为替代小汽车的一种有力方式。
7、市民、机构、商业活动的集中体应当融入在邻里和地区的生活中,不要形成远离的、单一用途的综合体。学校的规模适中,应位于小孩步行或骑自行车方便到达的地方。
8、城市设计图解式法规对于城镇未来发展确定导则可以促进邻里、地区以及交通走廊的经济健康及和谐发展。
9、各种公园,从乡村绿地到球场和社区花园,应在邻里的范围内合理分布。保护区和开敞空间可能用来区分和联系不同的邻里和分区。
街区、街道、建筑物
1、所有城镇建筑和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共享的街道和公众空间的形体。 2、个体建筑项目应当和它们的环境密切的相联系。这不仅仅是风格的问题。 3、城镇空间更新应具有安全性和保护性。街道和建筑设计应当加强环境的安全性,不
能牺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
4、当代的大都市区的发展应适当容纳小汽车的发展,应以尊重行人的空间形式为前提。 5、街道和广场对于行人是安全、舒适和有吸引力的。应合理进行配置,鼓励步行,促进邻里间的居民相互认识,保护他们的社区。
6、建筑和景观设计应当源自当地的气候、类型、历史以及建造实践。
7、市民建筑和市民聚集空间要求位于重要的地段来加强社区识别性和民主文化。它们应有明确的形式,因为它们在城市中的地位和其他组成城市肌理的建筑和空间完全不同。
8、所有建筑物应当使居民对于位置、天气、和时间有清晰的认识。自然加热和冷却的方法应比机械系统更为节省能源。
9、保护和复兴历史性建筑、街区和景观,强化城镇社区的延缓和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