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综合经典习题(培优专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选择题

1.自行车是许多同学上学必备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各个零件,其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刻花纹 B.刹车捏车闸

C.车轴加滚珠 D.脚踏板面粗糙C

解析:C

A.车胎有很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增大有益摩擦;故A不合题意;

B.车把有很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属于增大有益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转动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容易使零件磨损,中间加装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属于减小有害摩擦;故C符合题意;

D.脚踏板面有很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脚底之间的摩擦,属于增大有益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保持静止 解析:A

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灯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以下各种现象,为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给门轴加上润滑油

B.气垫船的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 C.下雪道路结冰后,将煤渣撒到路面上

D.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融化,形成一层水膜C 解析:C

A.给门轴加上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气垫船的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下雪道路结冰后,将煤渣撒到路面上,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B.加速下落

C.匀速下落

D.减速下落A

D.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融化,形成一层水膜,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一个软木塞塞在一根铁管内,软木塞上连接着一根细铁丝(细铁丝以及铁管多余部分没有画出),如果用细铁丝推着软木塞往下匀速运动,需要的推力是7N,如果用细铁丝拉着软木塞往上匀速运动,需要的拉力是9N,假设铁管内径恒定,铁管内壁粗糙程度处处相同,不计细铁丝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软木塞的质量为0.2kg

B.软木塞向上匀速运动时的合力为2N

C.软木塞在铁管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 D.软木塞向上运动时的摩擦力大于向下运动时的摩擦力C 解析:C

AC.软木塞往下匀速运动,由受力分析可得

GF1f

软木塞往上匀速运动,对管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由受力分析可得

F2Gf

因为F1=7N,F2=9N,可解得G=1N,f=8N,软木塞的质量为

m故A错误,C正确;

G1N0.1kg g10N/kgB.软木塞向上匀速运动时的合力为0,故B错误; D.因为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龙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挂着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F=20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经过3s移动了60cm。则( ) ①实验时必须匀速拉动长木板

②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0N

④A所受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

A.只有①②正确 解析:B

①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挂着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着水平向左运动,不一定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①错误;

②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等于长木板和木块的总重力;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

③实验时用F=20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长木板受水平地面和木块A的摩擦力,则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B

F=f地fA

fA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0N,故③正确;

④A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④正确。 故选B。

6.学校运动会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 )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奖杯所受摩擦力变大A 解析:A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作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惯性仅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跳得更远,故B错误;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小于地面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奖杯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摩擦力不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7.鱼儿在水里游动时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浮在水中时不受重力作用 B.鱼身体上的鳞片会增大水的阻力

C.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解析:C

A.重力是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那么浮在水中的鱼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鱼的鳞片会让鱼身体更光滑,所以水对鱼的阻力更小,故B错误;

C.鱼摆尾时,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反过来水对鱼有向前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鱼前进的力是水给予的,这个力的施力物是水,故D错误。 故选C。

8.电动平衡车是集代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绿色环保产物。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就是人受到的重力 B.当脚踏板水平时,人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C.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解析:D

A.人对车的压力大小等于人受到的重力,但压力的受力物体是车,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人,压力和重力并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B.当脚踏板水平时,人与车相对静止,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也没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则人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对于平衡车,车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人对车的压力和地面对车向上的支持力,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所受重力,人对车的压力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车和地面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9.关于力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划船时,使船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 B.两个物体不接触时,两者间也可能会发生力的作用 C.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

D.放在桌面上的茶杯,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B 解析:B

A.划船时,通过船桨对水施加一个作用力,水对船桨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并使船向前行驶,故使船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

B.万有引力、磁极间的引力和斥力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故

B正确;

C.运动状态不改变必须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C错误;

D.桌面形变产生的应该是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应该是茶杯发生形变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将冰壶向右推出。冰壶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用“□”代替冰壶,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D

解析:D

冰壶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因为脱手之后的冰壶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冰壶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是因为冰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故ABC错误,D正确。 给选D。

1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A 解析:A

A.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与拉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为10N,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即受到的摩擦力为0N,故A正确;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A与B的总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因为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2.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约为10ND 解析:D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向前运动状态,飞出去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鸡蛋向碗边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大于10N,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惯性逐渐减小的原因 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有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A 解析:ABD

A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及其它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故AB正确;

C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有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而它的惯性大小由它的质量决定,并没有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4.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 D.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B 解析:BD

A.甲图中,A相对B静止,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f=F

即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乙图中A物体与B相对静止,A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

f=F

所以两种情况下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故B正确;

C.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甲图中以A为研究对象,A相对B 静止,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

f=F

故D正确。 故选BD。

二、填空题

15.(1)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图所示,一物体由甲位置运动到乙位置,它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___cm;

(2)火箭升空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3)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航天员升空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牛顿250cm相互运动状态小竖直向下 解析:牛顿 2.50cm 相互 运动状态 小 竖直向下

(1)[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s3.00cm0.50cm2.50cm

(2)[3]火箭升空时喷出气体,火箭对喷出的气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火箭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5]太空飞行对质量有严格的限制,则应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量用质量小的材料制造,所以应该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航天员升空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5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物块所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50

解析:50

图中推力在B上,以AB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与摩擦力平衡,以B为研究对象,相对于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与摩擦力平衡,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50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50N,A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此时A物块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50N。

17.星期日,东东同学帮妈妈做家务,他用100N的力在地面上水平向右推500N的箱子,箱子没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他用150N力继续推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他推箱子过程中使手感的酸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150水平向左箱子 解析:150 水平向左 箱子

[1]用100N力推箱子,没有推动,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箱子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并且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即此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0N。

[2][3]当推力增大到15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50N,方向水平向左。

[4]他推箱子过程中,他给箱子一个力,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箱子给手一个力,使手感到酸痛,所以施力物体是箱子。

18.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

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减速南

解析:减速 南

[1][2]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在南北方向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与火车向北运动。

19.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 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_____N; 他在_______(选填“t1”、“t2”、“t3”、“t4”或“t4之后”,下同)时刻获得向上的速度最大,他在_______时刻达到最高点。

3t4之后

解析:3 t4 之后

[1]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0-t1 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知道,运动员的重力

G=F=500N

[2][3]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由图象知道,t1 -t2 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t2 -t3 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t3 -t4 内,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所以,t1 -t3 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增大;t3 -t4 是减速,故t3 时刻获得最大速度。运动员在t4 之后会到达最高点。

20.有一架直升飞机重1.5×l05N,悬停在空中时,直升飞机受到向上的举力,这个力的大小为_______N,当它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举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105不变

解析:5×105 不变

[1]直升机悬停在空中,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重力和举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105N。 大小为1.5×

[2]直升机沿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还是平衡力,所以举力不变。

三、解答题

21.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AC、CD和DB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 C点上悬挂一质量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可在D点上施加一个力(未画出),整个系统保持静止。求在D点施加这个力的最小值。已知CD绳张力大小为3mg。 3

1解析:mg

2如图所示:

D点受绳子拉力大小等于CD绳的拉力T,方向向左;要使CD水平,由几何关系可知,当力F2与BD垂直时,F2最小,而F2的大小即为拉力的大小;故最小力

F=Tsin60°=答:在D点施加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331=mg mg3221mg。 2322.一辆汽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质量为510kg。在行驶过程中该车受到的阻力等于车重的0.08倍。求 (1)小轿车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3)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的合力大小是多少? 解析:(1)49000N;(2)3920N,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3)0 解:(1) 小轿车所受重力的大小

Gmg5103kg9.8N/kg49000N

(2) 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

f0.08G0.084900N3920N

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

(3)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即牵引力与阻力共线、反向、等大、同体,所以

F合0N

答:(1)小轿车所受重力的大小49000N;

(2)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是3920N,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 (3)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的合力大小F合0N。

10-3 N的物体从空中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研究发现:运动物体受到的23.一个重为3.6×

空气阻力与物体的速度关系如下表。求: s-1 速度v/m·10-4)/N 阻力f(×1 1 2 4 3 9 4 16 5 25 6 36 7 49

(1)该物体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多少?

(2)写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关系的表达式(提示:关系为F阻=kv2,其中k为常数,需求出); (3)该物体匀速下落时的速度是多少?

10-3N;(2)F阻=1×10-4 Ns2/m2v2;(3)6m/s 解析:(1)3.6×

(1)该物体匀速下落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受到的空气阻力

f=G=3.6×10-3N

(2)因为

F阻=kv2

10-4N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v=2m/s时,f=4×

f4104Nk =2= 1×10-4 Ns2/m2 2v(2m/s)F阻=1×10-4 Ns2/m2v2

(3)物体匀速下落时,阻力f=3.6×10-3N,由F阻= kv2 得

3f3.610N=6m/sv= -422k110Ns/m10-3N; 答:(1)该物体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是3.6×

(2) F阻=1×10-4 Ns2/m2v2;

(3)该物体匀速下落时的速度是6m/s。

24.如图所示,一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5m,气球所受浮力始终保持40N不变,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常数),此时气球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减少所挂物体,使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

恰好以2m/s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l0N/kg) (1)画出气球与所挂物体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计算出m的大小.

(3)若去排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析:见详解;10kg;6m/s

(1)当气球匀速下降时,气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

(2)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5m时,总重力为5mg ,气球匀速下降,受力分析,则由平衡条件得:

F浮f5mg

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时,总重力为3mg,气球以同样速度匀速上升,气球受到的浮力和空气阻力不变,受力分析,则由平衡条件得:

F浮f3mg

解得:

f10N,m1kg

(3)由fkv1得,常数k为:

kf10N5 v12ms当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时,气球上升,设最终匀速运动,速度最大为v,气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浮fG球

fF浮G球40N1kg10Nkg30N

由fkv得,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答:(1)受力分析如上图; (2)m的大小为10kg;

f30ms6ms k5(3)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6ms.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情况,是一道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后,经过一段时间,气球最终要匀速上升,处于平衡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