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务员行测、申论秒杀技巧最全版

来源:爱够旅游网
十不看

1.反面论证的,假设性的:否则、假如、如果、要是。

2.批判的对象不看: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

3.让步类的不看:虽然、尽管、不可否认、似乎

4.并列类举例不看:

不管……还是……

无论……还是……

或者……或者……

5.表目的型的不看:为了

6.举例子的不看:例如、如、像、以……为例

7.状语不看,特别是方式状语:通过……、在……(中、之内、时、前)8.表作用的不看:能使、使

9.递进的前项不看:不仅、不仅仅、不单单、不独

10.一些标点符号不看:()、“” —— :;

篇章阅读

短语理解、代词指代、细节判断、逻辑关系、词语填空、内容总括

快读快解应用集锦

一、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二、对应关系杂 排除做首选 三、具体有疑问 果断选宏观

快解:具体不当选宏观。

四、可能不推“必” 部分不推“全”

快解:分析搜索选项,或然选项必选。(或然;不必然、也许、可能)

快读:简明阅读题干,发现特称(有些、往往、每当、某个、偶尔)条件;

快解:分析搜索选项,全称(都、完全、任何、大都、几乎)坚决不选。

注意:“大都、几乎”等虽然不是全称,但是也是很强的量项,推导“特称前提”的结论,一定要坚持弱于前提、小于前提的原则。

五、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

快读:简明理解题干;(简化语句如:蜜蜂还能活一蜜蜂没死)

快解:条件重复必选。(注:A—A是逻辑公理,证据确证度100%)

六、强弱相比较 选“最”才保险

快读:简读注意“最”;

快解:选强勿迟疑。

七、概念有内涵 当心被偷换

1.受到偷换概念的误导;

2.受到某种暗示的误导。

八、阅读必弄清 论据和论点

结论型、前提型、削弱反驳型

九、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

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推理规则。

(一)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符号:A—B,A)B(分离规则)

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符号:A—B,一B)一A(逆否规则) 传递规则:A—B,B—C==A—C

(二)必要条件推理

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如果A则B。

符号:B—A=A—B

(三)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

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符号:AVB,一A==B

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符号:AVB,一B==A

十、综合巧运用 解题思路宽

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段论:

演绎推理

直言命题及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解题技巧

(一)图形推理

(3)上述方法无法判断时看路径状况、受力情况、或看半边。

(二)定义判断解题技巧

(三)类比推理题解答“九字”技巧

1、记常识。如各省市简称、称谓、作品、节日等。

2、想词性。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

3、造句子。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

(四)机械推理解题技巧

(五)逻辑推理解题技巧

1、逻辑推理部分中反对关系的应用

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如命题“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命题“所有同学都不及格”即为反对关系,同理,“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张三不及格”也为反对关系。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的实质为两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如命题“有些同学及格了”和“有些同学不及格”之间即为下反对关系,两命题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同样“有些同学及格”和“张三不及格”两命题之间也为下反对关系

因此,在做逻辑推理题时,可依据命题之间的反对及下关系的实质进行解题,并需要牢记各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2、逻辑推理题中有关矛盾关系的解题方法

了解命题存在着矛盾关系的特点,可以在解答过程中找到捷径,大大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3、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

“关联推演法”。

4、——逻辑判断快读快解十二招——

01、条件不确定 假设是关键

02、条件能确定 相关做推演

03、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04、确定条件多 排除做首选

05、阅读必弄清 论据和论点

06、选项要证据 直观是答案

07、可能不推“必” 部分不推“全”

08、具体有疑问 概括选宏观

09、概念有内涵 当心被偷换

10、强弱相比较 选“最”才保险

11、发现关联词 规则用在先

12、分析数据比 谨防基数变

申论写作思路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1.原型启发法。

2.追思回忆法。

3.缘情联想法。

4.逆向思维法。

5.多角度立论法。

6.讨论交流法。

7.时空开拓法。

8.重新思考命题。

9.先考虑文章结尾。

10.三角运思法。

(1)横向集中型。

(2)纵向深入型。

(3)对比突出型。

11.纵横交叉思考法。

12.图景式思考法。

13.弃同求异思考法。

14.“到位”思考法。

15.脑力激荡式思考,或称“旋风式”思考,或称“联翩思考”。

16.加减变形思考法。

17.排列组合式思考。

秒杀言语理解

第 1 招

在片段阅读题中

若选项含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或者句意表述绝对化,则优先考虑排除之

表述绝对化的词语主要有:

必须(须) 所有

皆、都

总、总是

不得不

只有

只能

第 2 招

在片段阅读题中

若选项含表述不明确的关键词,则优先考虑排除之

在片段阅读题中 若选项含有表述不明确的关键词,例如“可能”、“往往”、“有时”、“大多数”等,则,当选概率低于 10%,通常排除之 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总结上面的例子 表述不明确的关键词主要有:

可能

往往、常常

一些

越来越

一定的

有时

大多数、绝大多数、许多

相当长 等、例如,表示举例说明

在考试中

若遇到选项含以上关键词,可优先考虑排除之

第 3 招

在演绎(逻辑)推理题中,若选项含有表述绝对化的关键词 对于支持型和假设型,当选;对于消弱型,排除(要支持和假设是也绝对也好)

若选项含有表述绝对化的关键词,或者句意表述绝对化 那么,有以下结论:消弱型,当选概率是 0%,不是正确答案

总结已考过的真题 表述绝对化的词语主要有:

必须、必然

所有

皆、都

仅、仅有

肯定

只能

2. 对于 总、总是

就是

在考试中

在做支持型、假设(前提)型、消弱型演绎(逻辑)推理题时 若遇到选项含有上述关键词 可套用此招式

第 4 招

在演绎推理与片段阅读题中

若是 A+B+型,正确答案是“A 是 B 是”或者“A 否 B 否”

在演绎推理与片段阅读真题中 有一类题型,其四个选项很有特色,可分别表述为以下形式: A 是 B 是,A 否 B 否,A 是 B 否,A 否 B 是 对此类题定义为:A+B+型

对历年真题的统计显示 此类题的正确答案或者是A是B是,或者是A否B否 不会是 A 是 B 否和 A 否 B 是

正确答案都是 A 是 B 是或者 A 否 B 否 除此之外,在片段阅读题中,正确答案亦是如此

在考试中

凡是遇到 A+B+型的题,正确答案就是 A 是 B 是或者 A 否 B 否

第 5 招

在片段阅读题中 若选项含关键词“(不)能”或“(不)能够”,则优先考虑排除之

若选项含关键词“(不)能”或“(不)能够”,则当选概率是 15% 即,通常不是正确答案

在考试中,若遇到选项含关键词“(不)能”或“(不)能够” 则优先考虑排除之 若在其他选项中难以找出正确答案 再考虑该选项

第 6 招

在片段阅读题中,若题干中有表述绝对化的关键词 则与含该关键词的句子或与该关键词周边的词句表述一致的选项是正确答案

在做片段阅读题时 最渴望解决的问题莫过于,正确答案究竟是哪一个? 已经介绍了很多招式解决这一问题 而此招式要说的是 若题干中有表述绝对化的关键词

那么,与含该关键词的句子或与该关键词周边的词句表述一致的选项是正确答案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若题干中有表述绝对化的关键词

紧随其后的内容通常就是答案的直接暗示信息

根据对历年真题的统计 题干中表述绝对化的关键词主要有:

完全

总、总是

一切

首先、第一次

惟一、惟独

绝无、绝非

必须

只是

任何

就是

第 7 招

在片段阅读题中 若只有一个选项含关键词“(不)会”,则优先考虑排除之

统计显示,在片段阅读题中 若只有一个选项含有关键词“(不)会”,则当选概率是 15% 即,通常不是正确答案,应排除之 请看下面的例子

第 8 招

若演绎(逻辑)推理题是条件判断型,建议优先考虑选 B

建议不选 A 和 C

若演绎(逻辑)推理题是条件判断型 即,给出一系列条件,据此推出满足所有条件的结论

据此,可以推出()。

第 9 招

若片段阅读题是反向问答式

排除同义选项,排除互补选项,对立选项中取一,选择表述绝对化的选项

若片段阅读题是反向问答式 那么,用四个秘诀通常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排除错误选项,准确率是 100% 而且,勿须深究题意,甚至勿须看题干 这四个秘诀是:

排除同义选项

选择表述绝对化的选项

对立取一

排除互补选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