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与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而与此同时,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又是非常复杂的,它既需要工程承包单位在技术上过关,又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流程;问题措施
Abstract: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ts quality directly decides the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of a cit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very complex, it needs both the project contracting units in the technical clearance, and needs 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to do a good job of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ag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blem and measure
1、给排水的施工流程(如图)
2、给排水施工过程
2.1材料控制
材料的控制首先要对使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检查,是否尺寸、强度、密封性能符合,对材料品质如抗渗、抗压能力进行抽查,杜绝劣质施工材料的使用。除此之外,主管单位还应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并编写质量手册,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制定质量控制方针和技术目标,使质量检查系统化、可操作化、协调化。
2.2进度控制
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所有的人、场地、机械、材料、配辅设施,根据负责事项、施工地点、施工日期、质量管理、天气变化进行协调调度,以确保高效率完成施工进度。
2.3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是一项要求技术性强、精准度高的工作。它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所以此环节的控制要达到精益求精。在人员安排上应配备2名专业测量师,1名进行专门测量,1名进行复核,确保工序数据准确无误。
2.4道路拆除
图纸审核完毕后,施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原有的道路进行拆除。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两个事项,一是依据图纸计算开口宽度,画好标记后用切割机比对进行切断;二是对挖掘机挖出的土、石进行分类,稳定砂层要妥善保存以回填时循环使用,废弃物及时清理。
2.5管道开槽
管道沟槽时要根据土质情况、空气潮湿度、降水量等决定道路两旁的公共设施如建筑物、构筑物、电杆、灯杆、树木等附近的挖掘情况,并上报项目监理,经审核通过后,进行适当加固支撑,以免造成坍塌、滑坡、陷漏、变形、倒落等现象。具体操作:
(1)根据管道结构宽度+两侧工作宽度确定槽底宽度,根据土质与降水量确定槽帮坡度,根据槽底宽、槽深边坡坡度及层间留台宽度确定开槽断面;
(2)深沟槽宜采用分层挖掘,挖出土方应合理堆放;
(3)雨季施工需在沟槽周围叠筑土埂或挖排水沟,降雨量较大或地势低洼的地区需配备水泵确保水位与工作面相差2m。沟槽内要避免长时间积水,否则会造成浮管现象;
(4)挖掘机不能在埋有高压线区域内挖掘,槽底高程20em以上则不宜用机器挖掘,应改换人工作业。如若超挖,应进行回填并夯实达到设计高程;
(5)遇到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量迁移;
(6)避免基槽暴露时间过长,一般超过3h后,基槽就会发生形变;
(7)管机较软时,可使用钢模板立模浇筑混凝土方式提高管基强度及稳定性。浇筑后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平及抹平,达到强度等级标准后再下管。
2.6管道安装
(1)给水管采用从上向下安装,排水管采用从下向上安装;
(2)下管之前,要对中心线、边线、高程和井基尺寸进行测量;
(3)用吊车安装时,需注意与沟槽的距离,一般保持2米左右,避免由于车重导致沟壁坍塌;
(4)在人工下管和机器下管时,防止管道与槽壁支撑、槽底和槽内管道碰撞;(5)管道安装前必须垫稳,不能出现倒坡现象;
(6)管道内不能存有泥土、砂浆等杂物,管道接口缝隙宽度应均匀;
(7)管道安装方法可使用手拉葫芦和钢丝绳将管道顶部连接,逐渐收短手拉葫芦主链,通过摩擦力的制约作用。将管道拉近,间隙大小要控制5~15mm;
(8)需要水泥砂浆抹带的施工,应注意砂浆的搭配比例与均匀度,同时还要对管壁进行处理如清理毛茬和清洗等,抹完后要洒水养护防止空鼓与开裂;
(9)给排水管道穿越软弱区时,要先进行防腐处理和采用柔性管道接口,以增强其变形能力;
(10)对检查井和截门井施工应尽量避免带水浇筑垫层和基础;
(11)回填土时,要确保槽内无积水和土内含水量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土壤内不能含有碎砖、}昆凝土块、硬土块石块,也不能选择淤泥、腐殖土、冻土进行回填。每层回填土的厚度以及管道两侧高差均要小于30cm,每填一层要对土层进行夯实,并采用压路机分层碾压。用核子密度仪进行密实度测量,管沟胸腔部位密实度应大于90%,管顶上50era内密实度需85% ~ 90% 。
3、给排水施工管理存在的漏洞
3.1给排水管道位置偏移
我们在施工时比较常出现管道的实际位置与设计的位置发生了偏移,这通常是由于为了避免某些原有的不能拆除的建筑物或由于测量人员测量的误差造成的。采取以下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时严格按照规范;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要组织人员对沟槽和平基要做好全面验收;避免建筑时要增设连接井在适当的位置。
3.2给排水管道闭水性差
施工完工后很多管道出现漏水的现象,这一类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均匀的基础沉降;管材质量有缺陷。采取以下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对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复测;)挖除松软土层换填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保证合格的管材进行施工现场;在管材接口施工时,要注意水密性,对己经接好的地段进行通水复查,出现裂缝的地段采用胶密合。
3.3防止高技术小过关
在很多管道现场经常会出现运行不久就出现钢管腐蚀的现象 这类现象是由:施工单位施工工艺低下;材料防翻吐差或存在材料质量问题。采取以下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对施工的材料做好防腐处理;防腐层施工应注意十燥、整洁;调查现场环境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处理。
3.4给水的质量小符合要求
给水管道施工完成后,我们要进行通水后水的质量检查,很多管道施工完成后水质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这类水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忽视了冲洗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消毒液在管道中泡时间不够或消毒剂的浓度太低达不到消毒的目的。采取以下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竣工验收前以流速大于1米每秒的速度冲洗;20rag/L氯离了浓度的清洁水浸泡24h;对己完成消毒的管道进行复测水的质量。
3.5给水管道水压实验
这类原因主要是由于:浸泡管道的时间不够;沟槽已回填才进行水压实验。采取以下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从下游缓慢灌水进管道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采用相关措施对水压进行校正;要在充分浸泡后再进行试压;不同类型的水管的水压时间不同,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3.6检查井和沟槽回填出现沉陷
很多管道施工完成后不久,回填土地段出现沉降影响其他构筑物的质量,检查井的位置出现少量沉降导致检查井变形。这类现象是由于:压实机具不合适或压实工艺不合理;检查井自身材料问题或安装质量差。采取以下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实机具,并安排有技术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要进行检查和观测,控制压实防止沉降;材料进场要有合格证明,组织人员定期进行检查。
4、提高给排水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4.1提高管理与监督
在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事故的因素时,发现是由于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健全,施工环节的疏漏、很多技术措施得不到不落。所以管理人员应邀清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一同参与对市政给排水工的施工要进行跟踪检查,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并下令整改,以免在工序结束验收时才发现不合格进行返工,这样便会造成很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
4.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施工管理
在工程施工前我们要对设计文件进行熟悉和审查,精心做好施工前得准备工作,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看现场施工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一些可能阻碍施工进度进行的情况进行排查,要注意联系各有关部门,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检,和材料运输渠道的通畅政府和专门的职能部门必须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的头上。指派专人对其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在管线的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要控制好管道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同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消耗,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创建优秀工程。
4.3强化监理职能
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我们要选择一家市政工程监理队伍的整体索质好,监理业务较高,同时安排旁站监理的单位,这是一项工程的控制质量和造价的保证。虽让施工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自控,但也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的。市政工程中很多施工设施都采用的先进设备,所以监理人员的素质也必须同时跟上时代,必须对很多工艺流程和机械操作组织专门的学习,加强脏督力度。只有全面合理的保证施工质量,才能确保给排水工程给人民带来便利。
5、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行业和施工单位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曾经的分包企业发展成了总包企业,而这类新型的总包企业由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在控制分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工程质量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