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7期 2 0 1 0年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rURI Vo1.36 No.7 Mar.2010 ・11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O7.叭13—02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 窦本洋 摘 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阐述了质量保证措施,探讨了常见事故的处 理,指出该无粘结钢绞线后张法施工借助两端的锚具传递预应力非常适用于现浇框架大梁的后张曲线张拉。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张拉,应力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8.2 文献标识码:A BC)×2+CDAP=140 mm 。 1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1)本框架梁截面是1.1 1TI×0.35 ITI,梁跨22 1TI,混凝土强度 等级CA5。2)要求:a.预应力钢绞线布置:2一机5.24,共3排,每榀梁 贝0:L E排=(0.5+2.63+2.3)×2+11.95=22.81 m; L中排:(0.5+1.32+2.3)×2+14.52=22.76 m; L下排=(0.5+0.8+0.92)×2+18.26=22.70 in。 则: 6根。b.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无粘筋。即在预应力筋外表面涂以涂 层,用油纸包裹,再套以塑料波纹管。钢绞线 =1 860 N/mm2, 弹性模量E =1.95×10 MPa。c.锚具体系:采用三片式QM型。 3)张拉强度:按设计要求,需待梁体混凝土达到90%强度后方可 张拉。 AL 排 214 830×22.81×10。/(140×1.95×10 )=179.5 rnrn; △L中排=214 830×22.76×10 /(140×1.95×10 )=179.1 rnm; △L下排=214 830×22.70×10 /(140×1.95×10 )=178.6 mrn。 2预应力施工方法 2.1 张拉工艺 采用一端超张拉,张拉程序为:0—1.1 停2 mir广 张拉设备:YC-20型千斤顶(两套)。 。 伸长值必须满足: △L×(1—5%)<△L史<AL×(1—5%)。 即: 上排:170.5<△L :<188.5; 中排:170<△L室<188; 2.2张拉顺序 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对于同排的钢绞线,分别将张拉端置于 框架梁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下排:169.6<△L :<187.5。 经施 【现场实际测量,L宴均在理论值的±5%之内,满足要求。 5质量保证措施 5.1预应力机械 1)本工程主要设备:2台YC-20型千斤顶,切割机1台。2)根 据GB 50240—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6.1.2条 2.3张拉技术指标 张拉控制应力 =0.75 壤=0.75×1 860=1 395 MPa。 每根张拉力为F=1 395×A =1 395×140=195.3 kN。 根据预应力施工相关技术规范:0—0.1 (量伸长量初读数 要求,将用于本工程的YC-20型千斤顶及相应配套设备仪表,定 △L1)一1.1 。。n停2 min一1.0 持荷2 rain(量伸长量终读数 期维护和校验;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该设备使用 △L2)一校核伸长值(满足)一锚固。 期应在标识有效期之内。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切割机切断,不得 本工程为现浇框架结构,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原位曲线后张 采用电弧切断,以免损伤钢绞线。4)施工现场应配有专用设备维 法,一端张拉,另一端固定,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 修人员,以确保设备完好率,从而保证质量工作的连续性。5)张 钢绞线“压花”成型。 拉机具应有专人负责使用,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 安全。 施工质量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应变控制为辅。 3应力控制程序 张拉应力控制表见表1。 表1张拉应力控制表 5.2无粘结预应力筋 本工程无粘结钢绞线进场材料应严格按GB/T 5224等的规 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0口一 1 395 195 3 张拉控制应力 d㈣/MPa 0.1d 139. I II 1 1 1 534.5 214 83 本工程钢绞线涂层,采用防锈油脂,其目的是防止预应力筋 腐蚀,并使钢绞线与混凝土隔离,减少张拉时的摩阻损失。进场 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堆放在有遮盖的棚内,以免烈日暴晒后造 成涂层流淌。 5 张拉力F/kN 19 53 4张拉伸长值校核 应变控制作为参考数据,张拉时伸长值满足后方可锚同。如 5.3锚具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的QM型三夹片式锚具,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 出现超过允许范围,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予以调整,直到满 足后方可正常施工。 理论值差控制在±5%之内。 标准GB/F 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的规定,按进 在实行应力控制时,进行伸长值校核,将张拉实际伸长值与 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进行操作。5.4张拉质量控制 张拉前对梁板混凝土同样试块进行试压,或测其回弹值推算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AL=PL/.4 ・E,其中,曲线筋长度L=(工具段+AB+ 强度,达到90% 后方可进行张拉。 收稿日期:2009.11 10 作者简介:窦本洋(1978一),男,讲师,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宣城242000 ・114・ 第36卷第7期 2 0 1 0年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URE V01.36No.7 Mar. 201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7—0114—0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方法 于 强 摘要:结合施工经验,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对其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 求,通过该施工工艺的应用实例进行了效益分析,以促进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操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rIJ757.4 文献标识码:A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又称劲性混凝土结构或包钢混凝土结 1.2.1预埋地脚螺栓 构,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体 安装地脚螺栓需专人在纵横两个方向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控 系,在型钢结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形成的型钢混凝土 制预埋件轴线及标高,并在四个方向加固,安放调节螺母利用水 组合结构,适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底层大空问剪力墙 准仪调节螺杆的高度,保证埋件标高。校正并加固牢固,检查合 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等结构体系,可以应用于全部构件,也可以 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预埋验收合格后,在螺栓丝头部位上 用于部分构件。 涂黄油并包上油纸保护。在浇筑混凝土前再次复核,确认其位置 1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 工艺流程 及标高准确、固定牢固后方可进行浇灌工序。浇筑混凝土时,拉 通线控制以避免预埋件发生位移。 2.2浇筑承台基础混凝土 绑扎承台及筏板钢筋一预埋地脚埋件一浇筑底板混凝土一 1.浇筑承台基础混凝土时注意留出后浇的微膨胀无收缩灌浆 安装第一节型钢柱一绑扎柱子钢筋一柱脚灌浆一安装型钢梁一 确保 安装柱模板一浇筑柱子混凝土至梁底一拆除柱模一安装水平结 料的高度。浇筑完成后重新复核预埋件的标高及轴线位置, 构模板一绑扎梁、板钢筋一浇筑梁、板混凝土一安装第二节型钢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埋件无位移。柱一…… 1.2.3安装第一节钢柱 1.2操作要点 在钢柱安装前取掉辅助用的钢垫板将螺纹清理干净,对已损 张拉过程应严格按规范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由 7结语 专人统一指挥,责任到位,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认真做好技术交 本工程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后张法施工,借助两端的锚具传递 底,及时整理施工资料。 预应力,无需留孔灌浆,施工简单,摩阻损失小,非常适用于现浇 6常见事故处理 框架大梁的后张曲线张拉。该工程施工完毕,使用至今,无任何 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是大跨度框架结构施工 1)刮丝:因夹片锚板孔加工精度不够、不配套,使钢绞线在限 裂缝等质量问题,位板中不能自由伸缩,工作夹片刻伤钢绞线,容易造成断丝和滑 的成功范例之一。 丝,所以应适当调整限位板的限位槽深度。2)内缩值过大:本工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M].第3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 程质量端采用三夹片锚具,一年锚具以自锁为主,由于夹片持力 [1]侯治国.不均所造成,可将限位板改用机械顶压限位板。3)滑丝:钢绞线 社.2006. 2]应惠清.建筑施工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在卸荷后,突然造成内缩过大,超过允许范围,应检查分析原因, [如夹片硬度不够,更换夹片,钢绞线质量不合格,锚板和夹片锥度 [3]方世康.防水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不吻合等。4)预埋:在制梁时,要严格保证锚垫板位置的准确性, 裂,应立即分析检查原因,重新送检钢绞线并检查张拉应力、油表 误差,提高钢绞线弹性模量,控制张拉速度。 2005. 4]何夕平.建设工程监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在梁的浇筑过程中保证不变形、不移位。5)断丝:若出现整根断 [2005. 读数,如超过规范要求应予以更换。6)伸长率过大,应检测计算 [5]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栽规范[s]. [6]GB 50240—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back・-tension adhesion--free prestress frame beam DOU Ben-yang Abstract:By combining with factual projects,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back—tension adhesion-free prsteress frame beam,illustrates the quality measures,explores common treatment for accidents,and points out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back-tension ad— hesion—free prestress frame beam Can transmit the presstress by the anchorage of the both ends,80 it can be applied in the tension of the back- tension curve of the east—in-place frame beam. Key words:adhesion—free prestress,anchorage,tension,stress contml 收稿日期:2009—11—05 作者简介:于强(1973一),男,工程师,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太原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