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美”点亮紫砂壶的经纶

来源:爱够旅游网
紫砂专题 Purple Clay 2O11.O9 以“美”点亮紫砂壶的经纶 尹燕芳 江苏宜兴宜兴214221 【摘要】围绕紫砂壶艺的美感理念,就如何感受紫砂壶的“美”文化,本文对赏读紫砂壶艺的造型美、气韵美、装饰美等作了 探索,点亮紫砂壶“美”的经纶。 【关键词】紫砂壶;审美;造型美;气韵美:装t市美 JJ;匕砂壶的价值重心体现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 .= j 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对紫砂壶作 品和谐“美”的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作品 去。如孟小军设计制作的“三潭映月”壶,构思来源于古代 的香炉,以及杭州西湖的景点,它是圆形器物,在原有香炉 的基础上加以变形,使线条更柔和,更实用性。加上三个脚 欣赏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那么,如 何点亮紫砂壶“美”的经纶,提高审美、欣赏、评述的兴趣 呢?作如下探索,与同仁共勉。 使之更稳固,也犹如三潭衬托着圆月,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敦 实、圆润、古朴、大气,加之嘴跟把的和谐搭配,让人有种 舒服感。在处理盖钮时,特在把它设计成方圆结合的状态, 这样既有圆的柔和,也象极了西湖的宝塔,又有不失方的刚 一、从线条轮廓的变化紫砂壶艺的造型美 毅,让人产生一种遐想,从视觉的美升华成实实在在的美。 紫砂壶是一种无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绘画的装饰来达到陶瓷 艺术中美的效果,而是通过造型结构来表达其外观美。紫砂 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陶工创制了不少精练别致的壶样,这 些设计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 3、对比与调和美。紫砂壶造型设计上A,O ̄,1I:L与调和是利壶身 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壶体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 直、坯质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 元素。紫砂壶艺中对比与调和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 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如一把壶的钮部和壶身,设 1、实体与虚空间美。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本身与形体 外形相对形成的空间。从壶嘴和把的装置结构来观察,以壶 底中心为点,以壶口为顶线,画出一个倒立的等腰三角形, 以决定嘴和把的位置。制作时多用在安装一弯嘴上,以嘴上 部和把上部的曲度相呼应,不求嘴和把在体量上相等,并以 计者往往用以小对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 比 同时又把壶钮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对比中 取得调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顶壶为例,在形体和轮廓上 它 的体面方圆结合,线条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确的对比 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度和衔接,来取得整体造型的 统一协调。 壶口两侧至嘴、把部份相等的虚空间来取得整体的均衡 则 可达到加强整体感的作用。又如在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 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壶 体上部的虚空间,或是以简单的桥形壶钮形成壶顶的透空 位,以增强造型的气势。如著名的大彬提梁壶,这壶的重心 二、从自然形态的夸张看紫砂壶艺的气韵美 紫砂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诞生了许多经典造型,这些造型 在壶体下部,造型稳健庄重。但通过提梁的回转,构成壶体 上部的虚空间,使整体舒展大方,形成的完整空间,构成不 同视觉效果的元素,亦增加了造型的装t市感。 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成为了紫砂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生 活不断变化的需要,工艺师们进而不断设计出功能上和结构 上有所突破的作品,来丰富紫砂壶艺的气韵。在造型设计值 得一提的是花货类壶,这类壶大多数以大自然生物为题材, 2、线条形状柔和美。仔细观察紫砂壶作品,它的线条、形 状、无不是生活中某些东西存在的状态,细细揣摩,它的确 是生活中某一定格的东西,为了追求这种效果更是在生活中 留心、留神,以便更好地运用到茶壶的造型设计以及制作中 运用模拟、仿生、写实夸张等手法,把自然界的草本花卉、 飞乌虫鱼和瓜蔬菜等物象,塑造和融注于壶艺之中。 如紫砂花货的代表作,清代陈鸣远所制“南瓜壶”,构思巧 目 A 四 方 传 炉 妙,师法自然,它以“南瓜”为壶体,瓜柄为壶盖,瓜叶卷 它必须在熟能生巧,胸有成竹的情况下才能得以自由驰骋、 成壶嘴,瓜藤为壶把,壶身筋囊,生动自然,嘴把造型和谐 天马行空。刻画行刀更精细,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 统一.叶筋藤纹刻画逼真,自然可爱,既是精致的陈设品, 窄、刀势的气门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的韵致。作为陶 又是很好的实用品,难怪《阳羡名陶录》说:“鸣远一技之 刻工作者,要想创作出一件能陶冶人们思想感情的高品位的 能问世特出”。又如“翠蝶壶”,它立意新颖,以翠蝶为题 陶刻艺术作品,除了自身技艺、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创新能 材,取花香蝶至之意。 “翠蝶壶”浑圆简朴,未加任何修 力、紫砂自身的材质美外,还必须考虑陶刻作品的题材美 t布,着重刻画壶嘴、把和的子,两片花Dd-} ̄合,叶分正反, (应选一些详和、趣味性,让人愉悦、激励人们积极向 脉络清晰此乃壶嘴;藤条为壶把,它以简托繁,有壶静碟 上)、构图美(做到整体和谐统一)、镌刻线条的美(陶刻 舞,藤卷叶之势,给人以生机。 过程中注意线条的粗与细、连与断、线与画、曲与直的合理 完美的运用),做到步步到位,让人产生优美的艺术享受。 宜兴紫砂花贷壶,在巨匠朱可心、蒋蓉及徒学之的耕耘培植 有位陶刻名师曾说: “人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 下,紫砂百花艺苑更是繁花似锦、一派生机,松竹梅壶、牡 切情的铭文和寻找逸趣横生的款式以外,还得考虑人壶、人 丹壶、碧桃壶、莲花壶、松鼠葡萄壶、彩蝶壶等等,可谓洋洋 铭、人格的画面安排。如为翻模高手乐泉生所制壶上题名: 大观、美不胜收。此外,还有称之为奇形怪状壶,它往往是名 “乐此泉流趣亦生”之句,把字外之言与其名字结凑在一 师高手别出心裁得意之作,如大师汉棠的“松段壶”、秀棠的 起。陶刻艺术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更注重 “山鸡壶”等等,刻划传神逼真,形象十分生动可爱,其构思 作者的文学素养,一把茗壶上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闲 之精巧,捏塑之精湛,小小茶壶不仅有拥抱大自然之气势壮观 暇之余,品茗赏壶,洗涤烦忧,体会铭文刻画的意境,才能 美,更有体味生活气息之闲情逸趣美。让人感受到自然恬静美 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对紫砂壶的珍爱,对陶刻艺术 和灵动神韵美,也是上乘之作特有的个性美。 装饰美的颂赞。 三、从陶刻文化的表达看紫砂壶艺的装饰美 总之,紫砂壶技艺美,出自自然生活,高于自然生活;借鉴 古今工艺,超越古今工艺,圆的珠圆玉润,方的轮廓分明, 纵观紫砂壶陶刻文化干百年的发展史,历代陶艺前辈们潜心 寓美融气质与文化于一体,个性风格跃然壶上,堪称紫砂壶 艺术的追求,耕耘积累,再有“黑客”的参与,摸索出一整 工艺百花的奇葩! 套的手工操作技艺,利用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以自然界为 【参考文献】 客观对象,巧妙构思,制成模拟自然形态的造型和带有一些 [1]韩其楼编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1 1年 浮雕等,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具有时代鲜明特征和 03月 独特魅力的紫砂壶艺装饰美。 [2]《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丁蜀镇志》等,《中国紫砂》 [3]全国陶瓷工业信息中心,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紫 陶刻艺术的技法有印、刻两种。空刻却比印刻更深了一层 砂》杂志2008—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