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来源:爱够旅游网


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摘 要: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只有确保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本文结合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施工技术为例,就如何在水利工程中加强对其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水利施工;围堰技术;应用

围堰在水利施工中虽然只是一种临时挡水结构,但是在水利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围堰施工技术类型较多。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针对性的采取围堰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水利施工质量的提升。笔者结合某工程实践,就其采用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以下分析,以便更好地加强与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某公路大桥的主桥墩基础墩号是37-44#,现需要在每个主桥墩的左右两侧分别新增设桩基2根,一共32根桩基,其直径在2m-2.4m之间,长度为68m。新增的左右承台一共有16个,而承台的厚度为4m,其中,38#的承台在浅水滩,拟采取筑岛围堰的方式进行施工,而39#、40#、41#、41#承台在水中,拟采取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技术方案,其顶面标高为45.8m,承台的厚度为4m,平面尺寸是37.4×15.6m,而底面标高为49.6m。

1.2地质地貌分析

一是就其地形来看,处于河道较为窄的区域,只有458m宽,而河床的平均搞成比两岸大堤的背水面要高2.7m。二是就其水文条件来看,该工程所在的河流的平均流速是1.86m/s,到了枯水季节,又只有在主河槽中才有水,深度为3-5m,水面标高只有21m左右,水面宽度只有270m左右,该河道的冲刷厚度在6.4-10.3m之间。三是就工程地质来看,该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地层属于第四系河流相粉质土,并夹杂了粉层、细砂层、中砂层、粉土层、透镜体。覆盖层50m之下的姜石含量很高,且姜石层的分布较广。其第一层土是软塑性粉质粘土,厚度在8.5m-19.5m之间,第二层土是硬塑性粉质粘土,厚度在1.9-9.5m之间,而第三层土是硬塑状粉质粘土,厚度在6.9-11.7m之间。而到了枯水期,河床的冲刷层主要是粉砂土。

2.本工程的技术方案分析

第一,在本工程中,在结合其地址条件与承台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施工方拟采取钢板桩的方式进行围堰施工,这是因为此类围堰方案不仅有着较强的防水性

能,而且在整体刚度上也较强。

第二,就钢板桩的组成来看,主要包含了:①单层钢板桩;②双层型钢内撑梁。就其平面形状来看是矩形,内口尺寸是45×32m,单根钢板桩的长度是22m,将钢板桩打入之后,底端的标高在8m以上,而顶面的标高在30m以上。钢板桩为某品牌的IV型钢板桩,采用锁口套型,并将润滑黄油在锁口内部涂抹,而两个桩之间的锁口连接转角在10-15°之间,不仅其摩阻力很小,而且具有较高的防渗性能,并对四个转角处焊接T型钢板桩。

第三,在施打钢板桩时,主要是采取平台吊机,并与震动打桩船配合后打入,完成承台施工之后才能将其拔掉。而内撑梁主要是在设计标高处安装,并在钢板桩的牛腿上将其焊接。内撑梁的外缘两段则和钢板桩之间相互撑住,这样就有效的确保了围堰能更好地抵抗来自土侧压力和水压力的作用。

第四,当完成钢板桩施工后,在围堰内进行水下砼封底施工,当封底砼的强度达标基础上,就需要在围堰内一边抽水一边做好内支撑的设置。在安装第一道内支撑之前,需要把围堰内的水抽到第一道内支撑设计位置之下的50cm处,再将内支撑快速安装好。当第一道内支撑安装完毕之后,继续抽水到第二道内支撑设计位置之下的50cm处,再将第二道内支撑快速安装好之后,一直抽水到围堰底,再开展承台施工。

第五,在进行承台砼浇筑时,采取分两次的方式进行浇筑,也就是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每层浇筑的厚度为3m。在第一层砼浇筑之后,应及时的将底层的内支撑拆除,而且必须在第一层浇筑的砼的强度达标之后才能将侧模板拆除,再彻底的把围堰底部之上的3m范围的杂物进行清理,然后在围堰底部以上的3m承台与钢板桩围堰之间利用沙土将其回填,再采取注水的方式,确保回填的沙土具有较强的密实性,再将下层的内支撑拆除之后,这样支撑力就能及时的分配给上层内支撑和所回填的沙土。最后继续进行承台施工之后将钢板桩围堰内的支撑拆除之后,将钢板桩拔出。

3.钢板桩围堰技术在本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3.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要点

一是当钢板桩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检查、分类、丈量和编号。二是及时地整修钢板桩,主要是对存在破损、弯曲和锁口不合的钢板桩,采取热敲、冷弯、焊补和割除的方式对钢板桩进行整修。三是针对有的钢板桩的长度不够的情况,主要是采取同类钢板桩,与之焊接之后进行接长,在焊接过程中,首先是采取对焊的方式进行焊接,焊接之后再焊上加固板,以确保钢板桩在长度达标的同时强度也能达标。

3.2打设钢板桩围堰

在本工程中,在打设钢板桩围堰时,首先就是安装导向。在安装导向时,主

要是在准确测量的基础上,对两根钢板桩进行打设,再将钢牛腿焊接之后,并在其上部摆放两根钢板桩,再与牛腿进行牢固焊接,从而形成框架导向,但是需要在围堰的一边打设之后拔出,并再次安装导向。二是在钢板桩插打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打桩设备有:①水上浮吊(10t);②振动桩锤(液压钳式,60t);③钢板桩运输船。在插打过程中,首先把钢板桩逐一插打为矩形围堰的三条边,而最后一条边则是在先插合拢之后再打入,这一方法不仅具有较快的速度,而且能有效的将合拢误差减少。在插打顺序上,主要是先上游再下游的方式进行合拢。在控制垂直度时,首先应对钢板桩的正面和侧面分别安排一个人,采取吊线锥的方式对其垂直度进行检查,而观察点主要是距钢板桩插打位置的50-100m即可。

3.3围堰封底技术要点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就需要及时的对钢板桩的围堰进行封底。在封底过程中,其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对其的清淤工作。当围堰合拢之后,应及时的对基底进行清淤,在清淤过程中,主要是潜水员进入河床底部,利用清水泵将对抽干净的河水进行加压,并手持高壓水枪将基底的淤泥进行冲击和搅浑,并利用泥浆泵及时的将基坑内的浑浊水抽出,从而完成对其的基底清淤。

第二,做好抛片工作。主要是清淤到设计的标高之后,采取粒径≤20cm、厚度50cm的片石,再开展水下砼封底。

第三,做好砼封底工作,本工程在封底过程中采用型号为C25的混凝土,厚1.5m,且在水下封底时采取一次性的连续浇筑。而封底砼则采取导管法,导管的作用半径是3m。

第四,安设围堰的内支撑。当封底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一半时,就需要架设抽水围囹与内支撑。在安放支撑的过程中,应在支撑的基础上才能降水,采取分层支撑和分层降水。而其最为关键的就的围堰的第一次抽水,但是需要结合钢板桩的新旧程度及时的配置相关型号的水泵实施强降水。而围堰的四角处,因为受力复杂,所以为了确保围堰安全,本工程中采取型钢对四角进行加强。而在施工观测时,主要是对围堰的围囹和内支撑以及钢板桩变形与否进行观测,对于出现的较大变形,需要及时的停止抽水,再往钢板桩的围堰中注水,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变形。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施工中,加强围堰技术的应用,我们必须切实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针对性的确定围堰技术方案,并对围堰技术要点进行掌握,才能更好地促进围堰技术的应用成效,且在整个施工中加强围堰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最终有效的确保水利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耿晓雷.浅谈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43):275-276.

[2]郭艳立.论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2):121-122.

[3]卫高丽.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8):48-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