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孙 健
(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文章重点对我国某工程桩基础施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介绍了直径为1000mm,长度为30m左右的钢护筒在液压振动锤的动力驱动下,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以此为灌注桩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借鉴。关键词:全护筒;钻孔灌注桩;旋挖钻机;液压振动锤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10-0177-01 全护筒施工工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当中的应用非常重要,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地质条件以及特殊的区域来讲,对这种工艺的选用效果非常明显,针对我国某地区一处桩基础工程展开的分析和研究,在运用传统形式下的旋挖成孔施工工艺或者是静态泥浆施工工艺,无法有效达成该桩基础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果,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旋挖钻机的工作优势,采用了液压振动锤一次性埋设的方法来进行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施工效果。1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施工分析
1.1 工艺原理
在全护筒旋挖灌注施工工艺的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有效做好桩位开口工作,开孔的深度范围保持在1~1.5m范围之内,同时钻孔的深度不能超过地下的初见水位,然后再使用吊车携带相应的液压振动锤以及全长护筒来进行施工,在液压振动垂直的震动驱动下来进行护筒的埋设,在不同埋设工作中需要通过水平尺的测量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垂直程度,护筒的高度液压振动锤在震动过程中,需要保证一次性埋设以及设计的高度,依照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出相对应的旋挖钻具来进行作业,最后再放入相应的钢筋笼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马上使用振动锤来进行二次震动施工,遇到工程现场的施工状态来进行二次补充浇筑,同时在不同的起拔工作中,混凝土下降面的最终高度符合工程的整体设计标准,最后有效运用振动锤在震动状态下来进行护筒的起吊工作。1.2 全护筒制作准备
全护筒灌注桩在施工工艺方面采用厚度为16mm的标准钢管来作为工程的临时钢护筒结构,以此来方便材料的运输和加工工作,为了有效实现全护筒工程的需求,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对钢管材料来进行现场加工。
首先,依照施工区域范围内桩体的整体设计长度,不同的施工需要达到桩体的标准施工深度,同时要求钢管的对接口范围内,需要通过焊接来保证整个的密封性,要有效保证钢管的垂直程度以及刚性程度,在接口处需要增加4块长度为40cm,宽度为20cm的钢板来进行二次加固。其次,为了有效防止在液压振动锤的强大外力作用下,钢管产生
不良的变形问题,需要在不同的震动埋设工作当中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护筒的上下口区域采用相应的加强措施,同时在接口区域使用40cm长度的包边来进行处理,重点要求包边的钢板紧紧贴在护筒的周围。1.3 施工工序
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测量定位工作,对桩基础的放线定位进行严格的设定,然后将吊车进行就位,进行护筒下放之前需要对桩机处的距离进行有效的把控,在垂直区域有效引出两个控制焦点,以此来方便整个不同来进行中体的位置校验。为了有效保证初始护筒的垂直程度,要带钻机提前进行开孔操作,同时吊车还需要携带振动锤以及护筒材料,保证振动锤和护筒处于一种自然悬挂的状态,然后平稳放置在预先设定好的开孔当中,通过测量两个控制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来保证不同的中心点相互之间距离保持相同。
当护筒完成下放之后需要启动振动锤到低频档来进行工作,并且随着护筒的贯穿深度的不断上涨,需要不断提高振动锤的工作频率,同时在不同的下层工作当中,上半部分15m的范围之内,需要每间隔5m停止振动一次,通过使用水平尺来测量不同的垂直高度,将测量桩体的控制点位缩短到最小距离范围内,来保证整个庄体的垂直程度以及中体的实际偏差,保证胡同在埋设工作完成之后符合工程整体的设计标准。护筒埋设施工完成需要对胡同的中心点偏差大小来进行有效的测定,旋挖钻机就位之后钻杆进入其中,要保证钻杆工作频率的稳定性,同时在底部区域需要有效防止土体不会被完全挤压和破坏,保证其顺利进入斗体装置当中,通过使用旋转取土的方式将沙卵石层来进行清理。2 关键点控制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2.1 桩位控制
在桩体位置的控制工作中主要分为两个工作环节,分别为桩体的坐标控制以及护筒位置的控制,中体的坐标点在实际的测量工作当中,需要保证偏移的误差量小于2cm,同时护筒的偏移量以及重桩之后的偏移量误差,必须符合工程图纸当中的相关设计工作标准。中体的做标点需要通过专业的测量工作人员来进行测定,同时在桩体的坐标点当中需要打入钢钎为来作为标记。
在护筒的埋设工作中,需要有效检
查不同的垂直程度,同时还需要有效引出相应的控制点距离,如果出现检测偏差问题,需要在振动锤的振动条件下,有效防止桩体产生不良的移动平常,如果经过上下几次之后,仍然不能超出桩体的规定安装范围,需要将桩体直接进行提升,保证整个偏移的高度差符合相应的工作需求,当护筒从设定完成之后,相关的测量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中心区域坐标并且来进行有效的测定,有效检查不同的中心点和设计桩体坐标点之间的位移量是否符合工程总体的设计目标。2.2 垂直度控制
由于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护筒长度相对较长,因此对护筒的垂直程度控制就显得非常关键,不同的垂直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桩体的质量以及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在埋设护筒过程中需要依照相应的控制步骤,保证整个护筒直接打入在工程设定的标准区域范围之内。在原桩体的垂直度方向上需要引入两个设计点位,同时要计算出各个不同点位之间的护筒,外壁之间的距离长短,在护筒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不同外壁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大小,如果产生变化需要及时通知到相应的吊车手来停止桩体的下沉,同时在桩体的启发工作中需要有效调整桩体的具体位置。使用水平尺或者地质罗盘对护筒施工的垂直程度进行测量。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需要保证每15m以内以及每5m以内各进行一次测量,在不同的下层工作中需要在开始的10m范围之内,将吊车的吊钩处于一种完全拉紧的工作状态,以此来保证始终处于一种垂直的状态进行缓慢的下沉。3 结束语
旋挖钻由于自身具有装机的功率和扭矩较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的灵活度以及整体的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功能特点,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复杂地质条件当中,因此受到了各大工程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何孝平.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7):128-129.作者简介:孙健(1982—),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桩基、基坑支护,建筑物加固改造。
1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