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题库及答案
注 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2、务必将装订线内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否则成绩无效。 3、答卷时必须字迹工整,标明题号,否则无效。 一、基本知识填空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年代
2、20世纪初,( )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概括。 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初,完成于( )初期。
4、( )年10月俄国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5、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 ),( ),( ),( )
6、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欧文)、(沙尔·傅立叶)、(昂利·圣西门) 7、(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8、(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
9、马克思在(《歌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1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
12、经济全球化趋势萌芽于( )阶段,( )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了。 1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初,完成于( )初期。 1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与( )。
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与( )。 二、解释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唯心主义先验论 3、社会意识形态 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辩证否定观
第 1 页 共 9 页
6、哲学 7、真理 8、社会意识 9、英雄史观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区别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2、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 3、必然性与偶然性 4、内容与形式 5、唯物论与唯心论 6、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四、简答基本问题
1.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有那些? 6、简述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7、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13、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第 2 页 共 9 页
五、联系实际论述题
1、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批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2、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并用事实阐述论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六、材料观点分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了。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具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即1848年革命时期)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9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 3 页 共 9 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参考答案
一、基本知识填空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世纪40——60)年代 2、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概括。 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完成于(19世纪)初期。
4、(1917)年10月俄国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5、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欧文)、(沙尔·傅立叶)、(昂利·圣西门) 7、(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8、(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
9、马克思在(《歌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1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12、经济全球化趋势萌芽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了。 1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完成于(19世纪)初期。 1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二、解释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认识理论。 3、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 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 4 页 共 9 页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正确理论。 5、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矛盾推动的自我否定活动,自我否定是扬弃,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6、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7、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8、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9、英雄史观
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产物。 三、区别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引起某一事物的事物被称为原因,被某一事物所引起的事物叫结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2、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
夸大人的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是主观唯心论,把人的意识外化为客观精神,并夸大这种精神的唯心主义是客观唯心论,夸大的意识有人的意识与人之外的意识之分。 3、必然性与偶然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不确定的趋势是偶然性,必然性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偶然性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 4、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事物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结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内容。
第 5 页 共 9 页
5、唯物论与唯心论
唯物论是指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哲学观点,唯心论是指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是意识所派生的哲学观点 6、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7.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解放无产阶级与人类的科学理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解放无产阶级和人类。 8、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 人类社会生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生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发生变化。 9、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答: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所进行的反映就是能动的反映。
10、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 因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从剥夺农民的土地开始的,资本所进行的海外殖民扩张不但掠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财富,而且还残酷地杀害了这些地区的居民,资本最初的剥削是十分野蛮和残暴的。 四、简答基本问题
1.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答: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不依赖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但它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感知、反映。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第 6 页 共 9 页
答: 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答: 量变是事物存在期间所发生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产生和灭亡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有那些?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其次还需要一定的科学发展条件,最后还需要一定的理论条件。
6、简述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答: 实践是人类世界产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世界中的物质财富,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世界中社会组织和精神文明。
7、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我们应当防止对科学技术的滥用。 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答: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和阶级的代表,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坚持历史主义原则,(2分)应当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历史人物。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社会形态,在推翻封建社会的革命斗争中,资本主义具有十分进步的历史作用,在剥削无产阶级并阻碍社会主义革命中,又表现出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落后性。 五、联系实际论述题
1、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批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答: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矛盾推动的自我否定活动,自我否定是扬弃,即包含肯定的否定,这种否定的结果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用辩证否定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持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态度,批判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落后因素,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
第 7 页 共 9 页
用辩证否定观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对西方文化持学习和批判相结合的态度,学习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文明成果,批判西方文化中的资产阶级腐朽落后思想。
2.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并用事实阐述论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答: 1929年到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曾经爆发过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从2008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 六、材料观点分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了。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不相容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是少数人,他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确是不相容的。但无产阶级是多少人,而且是创造历史的劳动人民,因此,他们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可以相容的。
列宁的观点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统一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但是革命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也是科学的,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具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即1848年革命时期)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9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 8 页 共 9 页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待自己理论的科学态度。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应当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与时俱进的理论。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应当是把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起来的态度,既坚持又发展,坚持是提前,发展是为了更好的坚持。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