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编号 技术交底书 MBEC-11-08 项目名称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中国中铁汉十铁路HSSG-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JSJD-21 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3标段 汉十施图HSSG-3标(路)10~15 挡土墙 年 月 日 第1页 共7页
技术交底内容: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1、技术交底范围 路10~15(DK114+463.14~DK119+914.27)里程范围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2、设计情况 新建铁路武汉至十堰客运专线孝感至十堰段HSSG-3标段(中铁大桥局段)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境内,路10~15(DK114+463.14~DK119+914.27)里程范围内挡土墙。 3、施工准备 3.1施工便道 挡土墙的设备原材料等进场利用国道、各乡村道路,并通过已施工完毕的纵横向场内施工便道进行施工现场,支线便道在挡土墙施工前同场地平整同时施工,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2施工用电 施工范围内电已接通,多处变压器作为电源,以满足施工用电需要。 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支挡结构施工前,应在上方作好截、排水及防渗设施,雨季施工宜搭设雨棚,地下水发育路堑地段,应做好截排水或止水措施。支挡工程基坑或基础开挖中,若发现实际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报有关各方,进行变更设计。 二、施工工艺 (一)施工流程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清理现场 图2.1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线 (二)施工要求 挖 基 砂、石、水准备 基底试验
1、施工人员要求 挡土墙施工各项施工中的人员安排应能满足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要求,每处挡墙施工工点须配备技术员、测量员及安全员各一名,每处挡土墙施工现场操作人员配置应不少于八人。 2、施工器械要求 挡土墙开挖、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用到的挖掘机、运输翻斗车、打孔钻锤、混凝土吊装漏斗及振动棒数量要配置齐全,并确保性能完好,施工之前应先进行调试试用。 3、技术要求 ①混凝土挡墙墙身采用不低于C30混凝土浇筑,水泥标号一般为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抗侵蚀水泥。 ②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5m结合墙高或地质情况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宽2~3c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 ③挡土墙施工应跳槽施工,随开挖、随下基、随浇筑墙身,保证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及时回填基坑和墙背。 ④挡墙沿纵向每50m左右,左右交错设置设检查梯,踏蹬钢筋为Ф=16mm,步距0.2m。 ⑤挡墙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表水渗入挡墙基坑、墙背,软化地层,降低地层强度指标;同时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原地层的施工扰动。 4、路堑挡土墙施工要求 ①路堑挡墙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地区应在路肩或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2m,当为膨胀土、红黏土和极软岩时不小于1.5m,并低于侧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m。 ②土质及软质岩墙背开挖较高临时边坡地段,挡土墙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砌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墙背临时边坡视需要可采用锚喷
(网)或素喷水泥砂浆防护。临时边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填筑。挡墙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斜基地不得改缓或改陡,侧沟与挡墙应砌筑成整体。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表水渗入挡墙基坑、墙背,软化地层,降低地层强度指标;同时施工中尽量减少施工扰动。 ③墙前基坑开挖线坡率1:0.5,开挖线内采用C25混凝土回填,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④当墙背岩土φ≤45°时,墙背通长设置袋装砂夹卵砾石反滤层及一层刚强度丝状RCP渗排水网垫(RCP-X730D(A)),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地段反滤层厚0.3m,膨胀土地区、砂卵砾石土及地下水发育地段反滤层厚度为0.5m。最低排泄水孔下部0.3m和墙顶0.5m高度范围内(墙顶设浆砌片石护坡,护墙或骨架护坡除外)设置C25混凝土防渗层;当55°>φ>45°时,泄水孔处可设窝状反滤层:当φ≥55°时不设反滤层。 ⑤墙身于路肩以上部分(上下防渗层之间)每隔2.0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Ф=0.1m的PVC排水管泄水孔,其排水坡不少于4%,进水口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地下水发育以及有大股水流处,应采取引、截排水措施,并适当加密泄水孔或加大其尺寸或采取其他措施将地下水引出;折线墙背易积水处必须设置泄水孔。 5、路肩或路堤挡土墙 ①挡土墙基础墙趾埋置应满足支挡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的要求;斜基地不得改缓或改陡;挡墙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稳定,墙背必须及时回填夯实,填土面与墙体浇筑顶面不得超过1.0m。 ②墙基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地纵坡应不陡于5%,否则基地应做成台阶时。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与1:5时,应按规定将地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 ③路肩或路堤挡土墙墙后通长设置袋装卵砾石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3m;且最底排的泄水孔下部0.3m和墙顶0.5m高的范围内设置C25混凝土防渗层。
④墙身地面以上部分与墙背反滤层范围相应位置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墙身与地面处一定要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Ф=0.1m的PVC排水管。 ⑤挡墙前基坑开挖线内回填C25混凝土,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⑥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填土在填筑过程中应按有关施工规范、规则办理。 (三)注意事项 1、挡土墙基槽开挖 基坑开挖应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考虑施工作业宽度和墙体反滤层宽度后放缓1:0.25放坡至地面,标出开挖线。土质地段基坑开挖应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修整,开挖时应分段跳槽开挖,并由挡墙两头向中间逐段施工,开挖一段立即施工一段,待前一段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段施工,即随开挖、随下基、随砌筑墙身,并保证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及时回填基坑和墙背。如图2.2所示。边坡稳定性差或基坑开挖较深时,应设置临时支护。 图2.2 挡墙施工顺序 2、 挡墙基坑基底检测 基槽开挖完成后,清除基坑面表层浮土和残渣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挡土墙基坑基底地基承载力检测,基坑地基承载力检测值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若基底地质与设计不符时,需报设计单位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在岩体破碎、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丰富的地段修建挡土墙,宜避开雨季施工。 3、 模型支立及加固 挡墙基底检测合格后,由测量人员对挡墙起止里程及挡墙基底轮廓线进行准确放样,并对该段挡墙的墙身高度及挡墙坡率进行交底,现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模型支立。挡墙基底斜率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不得人为改缓或改陡。 墙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缝贴双面胶封闭,最底层拉杆距基底面高度30cm,水
平向拉杆间距为0.8m,模板背楞采用槽钢固定,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多次立模的办法。当混凝土下料高度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或采用人工分灰,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筑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模板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筑地点随机制取,每工作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混凝土浇筑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模板,拆模时不得损坏挡墙墙面。 4、 伸缝缩、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混凝土挡墙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应当设置缝宽0.02m的沉降缝一道。(施工时缝内夹2公分厚的泡沫板,施工完后抽出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筋,深度不小于0.2m。 挡墙墙身于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Φ=0.1m的PVC管泄水孔。墙身于地面处要设置泄水孔、墙背通长设置0.3m厚的砂夹卵石反滤层。 5、施工缝、凿毛处理 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时两端设半圆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 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75%。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1、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2.5MPa。2、用风动机等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 图2.3 路堑挡土墙大样图 表1墙面垂直坡、斜度、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目 浆砌片石 1 2 3 4 斜度 平整度 h≤6m 20mm h>6m 30mm 混凝土 10mm 15mm 施工单位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3处 3处 吊线尺量 吊线尺量 坡度尺吊线尺量 2.5m直尺,尺量 垂直度 ±5%设计坡度 ±3%设计坡度 3处 50mm 20mm 3处 附件及附图: 1、技术交底签到表。 2、交底照片。 中国中铁汉十铁路HSSG-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工区综合作业三队 交底单位 接受单位 交底人 复核人
交底地点 二工区综合作业三队驻地会议室 交底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