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卷(有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遍过】人教版5上期中综合测评卷(二)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垂蔓(màn) 清澄(chéng) 谴(qiǎn)责 酿(niàng)造 ....B.防御(yù) 鹰隼(sǔn) 灰烬(jìn) 侵(qīn)略 ....C.剔(tì)透 榨(zhà)油 懒惰(duò) 筛(shāi)选 ....D.抖擞(sǒu) 堡垒(lěi) 屈辱(rǔ) 浩瀚(hàn) ....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1.湿地里,ǎi ǎi( )的水蒲莲在水面上漂荡,芦苇jìn rùn( )在水中,随风摇曳,几只xiān hè( )在湖边yōu rán( )地散步,这便是大自然的ēn huì( )。 2.经过一系列改革,故宫这座yì shù( )diàn táng( )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弘扬故宫文化,让故宫做一个有温度的bó wù guǎn( )是每一代故宫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三、读句子,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①打开通路 ②开拓扩展 ③开创,创立 1.神话传说中,盘古是开辟天地的巨人。( ) ....2.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今天的“一带一路”,搭建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共赢的平台。

3.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0分)

( )( )当然 气急( )( ) 难以( )( ) 震天( )( ) 举世( )( ) 臭名( )( ) 安居( )( ) 众星( )( )

1.与画“ ”词语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恍然大悟 B.庞然大物 C.果不其然

2.上面“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的词语是 ,下面与它意思相近的短语是( )。 A.鼻子都气歪了 B.一个巴掌拍不响 C.前怕狼后怕虎

3.看到画“ ”的词语,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 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那 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 的长喙,那 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自,黛之一忽则嫌黑。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A.青色 B.雪白 C.铁色

(2)画“ ”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A.过犹不及 B.恰到好处)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这句话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赞扬了搭石 的精神和乡亲们 的美好品质。 (2)请仿照这句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联结着 ,也联结着 。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2分)

1.爱国在哪里?爱国在将和氏璧 (成语)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在陆游“ ”的殷切叮嘱中;爱国在梁启超“美哉,我 , !壮哉,我 , ”的文字中。爱国在哪里?爱国就在林升“ , ”的义愤中;爱国就在龚自珍“ , ”的渴望中…… 2.下列名言不是关于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多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七、口语交际。(4分)

1 / 4

下面图一是有中国“天空之镜”美称的茶卡盐湖,它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

“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图二是游客离开后的茶卡盐湖,垃圾遍地,满目狼藉。请你写一份“旅游公约”,还茶卡盐湖自然之美。

八、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11分)

【甲】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选自《落花生》)

【乙】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在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选自《访兰》,有改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爱慕—( ) 惋惜—( ) 欣赏—( )

2.用“ ”分别画出【甲】【乙】两个文段中点明人生哲理的句子。(3分)

3.【甲】中加点的“一样”指的是 ,【乙】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3分) 4.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的异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二者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且通过人物对话来点明中心。

B.【甲】借花生来说明做人要做默默奉献、不求虚名的人。【乙】借野兰来说明人要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低俗、不媚俗,这样才能对社会有贡献。

C.【甲】【乙】两文段中,作者的情感变化都是由“惋惜”到“高兴”。 D.【甲】【乙】两文段都表明了“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0分)

野菊花

我外婆家在南方。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是它没有开花的时候,却很不起眼。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很长,到了深秋

2 / 4

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以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还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泡了一杯,尝一口,只觉得清香直入肺腑,真是上好的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我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文章的前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 和 方面来介绍野菊花的。(2分)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的写作手法,是为了突出菊花 。(2分)

3.野菊花的用途有很多,如 。(3分) 4.文章赞美了野菊花的什么精神?(3分)

九、习作。(30分)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你身边的人中,哪个人的性格最鲜明,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你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3 / 4

参考答案: 一、C

二、1.矮矮 浸润 仙鹤 悠然 恩惠 2.艺术 殿堂 博物馆 三、1.③ 2.① 3.②

四、理 所 败 坏 置 信 动 地 闻 名 远 扬 乐 业 拱 月 1.C

2.气急败坏 A

3.示例:公园里,孩子们在愉快地玩耍,老人们随着音乐跳起了舞,年轻人三五成群坐在草坪上,谈工作,谈理想 五、1.(1)B C A (2)排比 B

2.(1)借物喻人 无私奉献 一心为他人着想

(2)示例:“一带一路” 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间的深厚友情 六、1.完璧归赵 家祭无忘告乃翁 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2.A

七、示例: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请大家遵守以下公约:1.不随地吐痰;2.不乱扔废弃物;3.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

八、(一)1.仰慕 可惜 观赏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3.果实埋在地里,不炫耀自己 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保持自己的特色 4.C

(二)1.外形 用途

2.对比 美得自然、朴实,生命力强,花期长 3.消毒止血、清热败火、治感冒 4.朴素顽强,无私奉献。 九、略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