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2013年中考六地区联考语文考前冲刺信息卷及答案(一)

来源:爱够旅游网
 线 题 答 得 封 不 内 线 封 密 密

安徽省2013年中考六地区联考语文预测样卷及答案(一)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①窈窕淑女, (《关雎》)

②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③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⑤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⑦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航天地面设施与航天器遥相呼应,使得航天活动的地上之美与天上之美融为一体,辉映成趣。我国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飞天神话,都寄托传承着人类千百年来美妙的飞天梦想。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天飞行器、空间站则把梦想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这种经过绵亘的憧憬,终于美梦成真而带给人们的感悟,是一种巨大的美的力量。太空给了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在这种无拘无束的遐想中,人们可以酣畅淋漓地感受想象之美、期盼之美。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Chóng( )憬 绵亘.(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遐想”中“遐”的意思是 ;“酣畅淋漓”的意思是 。(4分) (4)将文段中的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中的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请任选其中一个,概述故事情节。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医家喻户晓,该书作者是 ,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4.综合性学习。(12分) “中国梦”已成为当下最热的词汇之一,它是一个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追求与祝愿,

第1页,共8页 它也融入了每个人的成功之梦。为此,某校九(1)玫开展一次以“中国梦*我的梦”为

主题的综合 实践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1)李明同学在活动中,组织大家围绕“中国梦*我的梦”对对联,他拟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扬风帆共铸神州梦, 。

(2)对此次活动,张强同学的妈妈 不同意他参加,她说“中考在即,省点时间来复习吧,不然的话,一切都是梦!”(4分)

①“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 ②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 (3)校芳草地文学社决定举办一个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向全校学生征集优秀习作。下面是杨轩同学为其拟写的一则征文启事,从格式到内容都有毛病,请按要求修改。(6分)

征稿启事

为了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我社决定举行“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具体要求:参赛学生须围绕“中国梦*我的梦”写作。尽情抒写自己的美丽梦想,阐释自己对“中国梦”的认识与评价。篇幅以不超过千字左右为宜。请写明真实的姓名和所在班级。(2)截稿时间:2013年5月31日。(3)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获奖作品将在校报上发表。 祝大家学习进步!

2013年5月31日 芳草地文学社 ①文中有一句有语病,可以这样修改: 。

②格式不符合要求,应将“ ”一句删去;应将“ ”和“ ”对调。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②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③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

第2页,共8页

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⑥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 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公)

6.结合具体语境,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7.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

8.莫言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9.本文的作者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我国获此奖项的第一人。试从写作(作文)的角度,谈谈你感受的启迪。(4分)

【二】(18分)

放弃,是一种智慧

曾庆鸿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第3页,共8页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他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密 于是,亚历山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 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封 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历山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线 遗愿,说明他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 ⑦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内 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不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 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得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⑧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答 更大的智慧。 ⑨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题 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1.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分) 12.文章第⑦段的主要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1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单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第4页,共8页 线 题 答 得 封 不 内 线 封 密 密

14.请你为本文再列举一事实论据,以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

【三】(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论语》(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公) (1)主人日再.食( ) (2)腰.白玉之环(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学而不思则罔.

(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则缊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主要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论语》(节选)则是典型的 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

18.请分别从以上两文中找出 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论语》(节选): 19.《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写作(55分)

20.请以“有句 记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从”名言、诗词、话儿“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字。

第5页,共8页

安徽省2013年中考六地区联考语文预测样卷及答案(一)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①君子好逑②树木丛生③天涯若比邻④家书抵万金⑤惟吾德馨⑥似曾相识燕归来⑦先天下之忧而忧⑧千里共婵娟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1)憧 gèn(2)传成 传承(3)漫无边际地,形容非常快。(4)我国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神话,难道不都寄托传成着人类千百年来美妙的飞天梦想? 3.(4分)(1)示例:①武松路过景阳冈,遭遇一只大老虎,寻虎又饥又饿,看扑向又醉又困的武松,武松一惊,酒也吓醒了。他一闪,先躲过了大老虎,接着拳脚相加,几番打斗,最后赤手空拳打死了大老虎。②李逵背着老娘上梁山,行至沂岭,为给老娘解渴,李逵出去找水,回来时发现老娘不见了。李逵赶紧四处找寻,终于在老虎洞旁发现老娘的残躯。李逵大怒,一连杀了大小四只老虎。第二天掩埋了老娘的尸骨,大哭一场,独自走下山去。

(2)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

4.(1)示例:沐阳光同绘中国红(2)①只有靠脚踏实地去做,都有效果,否则一切都是空的。②示例:妈妈,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其实,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个人心中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动力。所以,虽然是花了一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您说呢?

(3)①删去“不超过”或“左右”;②祝大家学习进步!2013年5月 21日芳草地文学社

二、阅读

5.(4分)选文记叙了童年时“我”与母亲相片的一段经历,母亲在困境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使“我”受益无穷。 6.(4分)“愁容满面”是神态描写,暗示了当时饥饿的家庭生活和母亲身上的重担;“哼唱”是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与坚强。

7.(6分)①暗示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②描写出“我”担心母亲恐惧的心理活动;③衬托出母亲坚强的性格。

8.(4分)她具有坚韧、不屈不挠、乐观的性格;教子有方,让子女学会担当。

9.(4分)提示:可以从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这一角度来回答;也可以众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这一角度来回答。

10.(3分)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11.(3分)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比如,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

12.(3分)这一段作者首先提出 自己的观点“放弃,必然有所失,但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接着进行对比论证,指出得与失是相对的,然后引用 “塞翁失马”的故事和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观点,进行佐证。

13.(4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如文中列举项羽和亚历山大的事例,从反面告诉人们应该学会有所放弃。

14.(3分)示例:作家冯骥才年轻时曾被选进市篮球队,但技艺平平。接着他开始从事

第6页,共8页

绘画,然而奋斗数年也还是默默无闻。最终,他将目光投身写作,从此名声大振。 15.(4分)(1)两次(2)名词作动词,腰佩(3)同“披”,穿着。(4)迷惑,糊涂 16.(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17.(2分)对比语录 18.(2分)《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9.(3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 三、写作(55分)

20.参照2012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