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宁波市“青创农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源:爱够旅游网
CHINACOLLECTIVEECONOMY宁波市“青创农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姻

任凯摘要院野青创农场冶建设切准了青年创业和农业新业态两大焦点袁是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实践创新遥文章通过对宁波范围内27家不同层次的野青创农场冶建设现状进行调查袁客观分析其发展态势袁明确了当前野青创农场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袁提出了野农业+冶尧野文化创意+冶尧野互联网+冶三大转型升级方向袁并就完善野青创农场冶的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尧健全深度孵化体系尧优化创业投资政策尧推进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遥

关键词院青创农场曰共青团曰青年创业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是共青团对党政关注的重点作出的及时回应袁也是共青团在职能定位上的进一步深化遥为大力推动野大众创业尧万众创新冶袁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在引导青年投身野三农冶发展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积极作用袁宁波团市委作为浙江省首批试点单位于2017年2月正式开展了野青创农场冶的培育建设工作遥野青创农场冶是野依托农业园区尧专业合作社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企业等平台建设的青年农业创业孵化基地袁通过共青团主导尧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运作方式袁为有志于从事农业领域创业的青年提供场地尧技术尧政策尧金融和渠道等方面服务支持袁是推动广大青年认识和参与农业领域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遥冶野青创农场冶是共青团宁波市委服务青年农业创业工作的新平台和新品牌袁目前尚没有公开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供借鉴指导遥为了进一步研究野青创农场冶培育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做法袁调研组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开始对全市各县区的野青创农场冶进行了专题调研袁通过分析当前野青创农场冶建设现状尧前景和面临的困难及问题袁提出加快野青创农场冶建设的对策建议遥

一尧野青创农场冶的建设现状

在野青创农场冶的顶层设计中袁宁波团市委提出要建立以市级野青创农场冶为野核心冶袁各区县渊市冤野青创农场冶为野分部冶袁基层各大农业园区为野堡垒冶的野一核多点尧多环辐射冶青年农业创业就业立体网络遥其中袁市级平台以青年农业电商培训尧农产品包装设计尧农业品牌营销等领域为重点袁为下设野分部冶提供培训辅导尧投资驱动尧活动交流等综合创业生态服务曰区县级平台围绕本地域特色发展方向袁如余姚以新型农家乐打造为重点袁宁海以农旅经济渊民宿冤建设为重点袁象山以海产品开发为重点袁实现各区县渊市冤专精化+差异化结合发展曰基层青创农场则通过享受市县两级的支持袁发挥青年农业创业主阵地的作用遥

截至2017年11月底袁全市各级共青团参与建设市级野青创农场冶2家袁区县级农场8家袁基层园区基地17家袁建设投入资金26920万元袁种植面积4632.5亩袁办公面积13012平方米遥入驻各级野青创农场冶的青年农业创业企业共37家袁年销售额达到19027万元袁资产总额为28400万元袁共吸引185名青年返乡创业袁安排农业就业青年707人遥

根据调研的情况看袁目前各级野青创农场冶在用地上没有存在突出的困难袁有些地方的可用地储量还比较丰富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袁目前的野青创农场冶中的业态比较单一袁多是初级农产品的种植养殖袁多业态还比较少遥从产品年销售额上看袁各级野青创农场冶入驻业企业中超过1000万的有5家袁销售额最多的是象山一家养殖南美白对虾销售的袁年销售额超过6000多万曰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尧低于1000万的有21家袁销售额最多的是余姚一家包含农副产品尧餐饮尧住宿尧休闲等综合业态的农家乐袁年销售额超过800多万曰其他的企业产品年销售额都超过了10万遥从经营主体的学历来看袁入驻各级野青创农场冶的企业主文化素质整体较高袁算得上是有文化尧懂技术尧会经营尧善管理尧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袁仅接受过高等教育尧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就占比83.78%袁但遗憾的是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企业主还没有遥

二尧野青创农场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渊一冤农场软件资源参差不齐袁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

为了能够短时间内将野青创农场冶基地铺设到全市袁团市委在野青创农场冶建设中采取了野新建+改造+共享冶的多元模式袁这虽然有利于工作的全面铺开袁使野青创农场冶的硬件资源容易得到解决袁但农场的软件资源并非一蹴而就袁如果这些被改编或加盟的基地产生只是野挂牌冶而已的心理袁很难形成市场竞争力遥另外袁各级野青创农场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袁个别农场孵化基础比较薄弱袁难以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遥

渊二冤创业投资及配套政策不足袁资金扶持有待加强

目前对野青创农场冶的资金帮扶袁包含了土地尧租金优惠和贷款优惠等政策袁以及大学生创业补助尧大棚补助等财政补贴袁但缺少相应的野青创农场冶专项发展资金尧创业投资政策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袁最为突出的是野融资机制冶问题袁创业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情况尚

中国集体经济19

城乡建设不理想袁金融机构支持的主动性不足袁也缺少相应的创业创新金融政策信息整合和集中发布平台袁专业化尧网络化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遥

渊三冤缺乏长效创业激励机制袁深度孵化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的帮扶政策对于降低创业进入门槛袁提供资金扶持袁激发创业热情起到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袁但现有政策中对创业的失败保障尧退出机制等内容涉及较少袁也缺乏动态的尧长期的创业帮扶机制袁创业者获得的更多是资源配给和风险规避等外在帮助袁而更重要的能力锻炼和企业家精神培养得到的支持明显不足袁对创业者的激励缺乏长效保障机制袁不能持久发挥激励作用遥

渊四冤产业链服务不够完整袁产业融合有待深入

目前野青创农场冶的业态多是以餐饮尧民宿尧水果采摘尧花卉养殖等单体业态为主袁多业态集合的形式较少袁在产业范围上袁也缺少农业与文化尧科普尧教育尧体验的结合袁农场之间尧农场和当地旅游景点之间的串联和衔接较少袁项目缺少整体规划尧大多规模小尧特色不明显尧品牌意识不强袁缺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平台袁不利于青年农业创业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遥

三尧加快野青创农场冶建设的战略选择当前袁宁波青年农业创业面临着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尧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尧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尧建设绿色都市尧农业强市等历史机遇袁同时面临着宁波农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袁野青创农场冶的建设发展要顺应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决策的需要袁着重在野农业+冶尧野文化创意+冶尧野互联网+冶战略方面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遥

渊一冤野农业+冶产业融合战略

宁波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袁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袁野青创农场冶可以向打造农业融合示范区方向发展袁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尧农产品加工业尧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袁延伸产业链袁提升价值链袁拓宽增收链袁引导分散的一尧二尧三产业向农场集中袁加快推进野农业+工业冶尧野农业+旅游冶尧野农业+文化育冶尧野农业+养老农业冶尧野+教冶等融合发展袁促进产城融合遥

渊二冤野文化创意+冶产业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产业是宁波市的重点发展产业遥宁波本身有着丰厚的农耕文化底蕴袁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农耕文化传承久远袁里面有大量稻谷遗迹尧远古农业生产器具及建筑遗迹袁而沿海也有在捕鱼和养

20

2019年16期渊6月冤

殖中形成的海洋文化遥这些农业历史和元素对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十分有利袁因此野青创农场冶要把农业创意产业作为特色大力发展袁以满足市民农业休闲观光尧农业科普教育尧农业文化传承等需求遥

渊三冤野互联网+冶产业推广战略

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袁可以给农业生产环节尧销售环节尧流通环节尧支付环节尧融资环节尧创新环节和管理环节等整个农业产业链带来优化袁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遥宁波城市农业的功能定位应是优质尧安全尧绿色的食品生产和农业休闲观光体验袁这都需要农业经营主体借助各类电商服务平台袁构建线上线下同步一体的产品销售网络体系袁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遥

四尧推进建设野青创农场冶的工作建议渊一冤完善野青创农场冶管理袁做好技术和智力服务

野青创农场冶建设切准了青年创业和农业新业态两大焦点袁是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实践创新遥但如何从初创阶段过渡到成长阶段袁并与其他相同类型的大学生农业创业园相区分袁是野青创农场冶下一步工作要考虑的重点遥可以考虑引进社会服务袁委托经营管理袁创新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曰征选农科院尧农业局尧高校等单位的科技尧经济尧法律尧传播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野青创农场冶建设专家委员会袁在青创农场的长远规划尧顶层设计尧发展战略尧品牌建设尧项目入驻论证等方面为农场的发展和入驻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袁提供智力支持打造野智慧农业冶遥

渊二冤健全深度与持续孵化体系袁做好创业生态服务

野青创农场冶是共青团牵头打造的青年农业创业孵化重要阵地袁各级团组织应结合现有优势资源和平台袁形成野创业项目大赛+专项培训+名师指导+投融资对接+农场孵化+创业社交冶的创业服务链条袁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袁把野青创农场冶打造成野有场地尧有基金尧有导师尧有产业资源背景尧有政府政策配套冶的青年农业创业孵化器袁通过开展高频定期组织与分享交流尧专题交流尧野线下+线上冶交流等活动袁加强青年创业者对产品研发尧生产服务尧市场营销以及行业认知尧战略规划等创业知识以及对创业政策尧创业新闻的深入了解袁提升创业融资能力遥

渊三冤优化创业投资政策袁做好金融支持服务

资金支持仍然是各级青创农场和入

驻项目最为关心和需要的资源遥因此袁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扶持政策袁加大扶持力度遥一方面继续鼓励和支持保险企业针对农业企业的自身特色尧主导产业尧生产需求开发配套的保险产品袁提供保险服务袁在前面已经开创的各类农业种养殖及农业设施险种的基础上袁加快农业险种的开发与创新袁构建多层次农险产品体系曰另一方面袁出台专项创业投资政策袁通过产业基金尧贷款贴息和信贷担保等途径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尧工商资本投向农业袁提升入驻企业外源性融资水平袁推动青创农场入驻企业进入野青创板冶袁搭建青年创业企业专属低门槛资本市场遥

渊四冤推进一尧二尧三产业融合袁深化产业链服务

一尧二尧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青创农场发展的方向袁融合度越高袁农场越充满活力袁综合效益越好遥野青创农场冶应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性尧观赏性尧娱乐性尧参与性尧文化性尧市场性等特征袁进一步深入挖掘尧开发尧整合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尧社会资源和乡土民俗文化资源袁加以整合和包装袁推进农业与休闲尧旅游尧科普尧文化尧保健尧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袁用大数据尧云计算尧物联网等与农业经济活动深度野联姻冶袁不断融合其他产业袁催发新业态遥在农场及周围地区形成明显的品种技术尧管理模式优势区域袁形成规模效应袁名牌效应袁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技术尧管理水平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持久活力遥

参考文献院

[1]池志雄.试论共青团与青年创新创业[N].中国青年报,2017-06-26.

[2]路辉,刘伟.野互联网+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

[3]王阳,何伟.淮安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6(12).

[4]廖理,田轩.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J].清华金融评论,2016(08).

[5]卢焕达,何勇.改革创新添活力,宁波现代农业扬帆启航[J].宁波通讯,2017(08).

学研究基地元本文立系项课题2018年度野宁波宁波市青市社创农会场科建设现状调研冶渊项目编号院JD18QN-2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遥

渊作者单位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