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5 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爱够旅游网
3.5 钢管混凝土高抛法施工

3.5.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外框筒由16根钢管混凝土柱组成的竖向支撑体系,平面布置见图3.5.1-1。

图3.5.1-1 塔楼钢管柱平面布置图

钢管柱的截面尺寸为-3层至62层由1300*40递减至800*20,62层以上为400*400*20的箱型柱,单节柱最长长度12.16m,最小长度为3.5m(详见钢管柱分节表),钢管柱无内环板,仅在上下节柱接头位置有30mm宽衬环板。如图3.5.1-2所示。

图3.5.1-2 钢管柱内衬环板示意图

1

单根混凝土浇筑量4.4m3-14.2m3,钢管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C40。 根据设计说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应满足强度指标外,尚应考虑施工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在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足尺混凝土浇筑工艺试验。 3.5.2 基本原理

本技术的原理是:采用合理的配合比,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在高空抛落中不离析、不泌水、不经振捣或少振捣,利用混凝土高处抛落时产生的动能实现自密实。 3.5.3 工艺流程及要点 1 工艺操作流程

超高层大直径钢管柱高抛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5.3所示。

配合比设计工艺试验混凝土浇筑养护

图3.1钢管柱高抛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1) 配合比设计

(1) 配合比设计应充分结合现场施工工艺和结构特点:抛落高度10~12m;钢管内无配筋,自密实等级确定为三级;强度等级C60,补偿收缩(限制膨胀率%:水中14天≥0.015、水中14天转空气中28天≥-0.030)。

(2) 优选原材料。选用一级粉煤灰,5~20连续粒级粗骨料,Ⅱ区中河砂,降低单位体积用水量。

(3) 配合比设计采用绝对体积法

2

(4) 选用聚羧酸类外加剂

(5)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塌落度要求达到270mm,扩展度达到600±50mm,塌落度经时损失3h≤10mm,扩展度经时损失3h≤100mm。

(6)根据自密实性能等级选取单位体积粗骨料绝对体积0.35m³,质量为350L×2.7kg/L=945.0Kg

(8)由于掺加一级粉煤灰和级配很好的骨料,可选择较低的单位体积用水量168L和水粉比0.85。推算出粉体体积Vp=197.6L。

(9)依据标准推荐选取自密实混凝土含气量为3.0%,即Va=30L。

(10)细骨料中含1.4%的粉体(小于0.075mm的粉体颗粒),根据Vg+Vp+Vw+Va+(1-1.4%)Vs=1000L,计算出单位体积细骨料体积Vs=258.0L,质量用量为:258.0×2.65=683.7kg。

(11)计算单位体积胶凝材料用量Vce=Vp-1.4%×Vs=194L。根据强度等级计算出C60混凝土水灰比(W/C)=0.27,水泥(P.II52.5)用量为436kg。

最终计算得出配合比见表3.5.3-1。

表3.5.3-1 C6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

材料名 配合比 ㎏/m3 水泥 0.63 392 粉煤灰 0.15 93 矿粉 0.15 93 水 0.27 168 砂 1.10 684 石 1.52 945 外加剂 0.013 8.1 膨胀剂 0.07 44 2) 工艺试验

按照1:1的比例制作钢管柱模型,按照工艺要求浇筑混凝土,拆除钢管柱,检查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情况,并对混凝土钻芯检测,工艺试验施工流程如图3.5.3-2所示。

3

混凝土取芯检测 钢管柱混凝土养护 钢管柱基础施工 钢管柱基座加工与安装 试验钢管柱安装 按现场1:1比例加工试验柱 操作平台搭设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试块制作 试块强度检测

图3.5.3-2工艺试验施工流程

图3.5.3-3 钢管柱高抛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试验

图3.5.3-4高抛自密实混凝土取芯检测

3) 混凝土浇筑

4

(1) 准备工作

○1 钢管柱安装、焊接完成。 ○2 钢管柱操作平台搭设完成。 ○3 检验批质量验收。 ○4 交接检查完毕。 (2)操作平台搭设

1采用工具式工作平台。 ○

2 工作平台边距离钢管柱边至少保留80cm间距,○以保证操作工人有自由活

动空间。

(3) 混凝土运输:

1 运输车在接料前应将清洗干净。 ○

2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向车内加水。 ○

3 混凝土在90min内卸料完毕。 ○

4 卸料前应高速旋转搅拌运输车1min以上。 ○

5 如需对混凝土扩展度进行调整时,加入外加剂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高○

速旋转3min,使混凝土均匀一致,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卸料。外加剂的种类,掺量等由混凝土供应供应商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控制。

(4) 混凝土浇筑 ○1 坍落扩展度检测:

全数做坍落扩展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图3.5.3-5 坍落扩展度监测

○2 出料口位置控制

为防止砼下落时与钢管柱壁和内隔板碰撞离析,出料口应居中,让混凝土在

5

空腔内垂直下落。

○3 混凝土分层控制:

a 分层进行浇筑,分层高度不大于2米,间歇10min~15min再次浇筑。如果中途下料有中断,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b 用测绳法控制浇筑高度,提前在绳子上测量好尺寸并做标记,在绳子的下端系一颜色鲜明物体,便于识别,在浇筑过程中通过绳子上端标记及观看下端物体来控制浇筑高度。

c 当浇筑固定高度混凝土时间间隔小于10min时,可两个或多个钢管柱循环浇筑。

地下室部分汽车泵浇筑 地上部分塔吊吊运浇筑 测绳法控制单次浇筑高度 浇筑时间与高度记录 图3.5.3-6 现场浇筑控制

○4 辅助振捣:

混凝土抛出高度>4米时,无需振捣,≤4米浇筑范围必需采用辅助振捣。振捣方法同传统方法。

○5 混凝土上表面控制:

中间每节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筑预留 600mm ,以防焊接高温影响混凝土质量。

6

4)浮浆清理、养护:

每节钢管柱浇筑完,应清除上面的浮浆,待混凝土初凝后灌水养护。 用塑料布将管口封住,防止异物掉入。 3.5.4 主要技术指标

钢管柱混凝土高抛施工技术指标为:

(1) 适用于管径大于350mm,高度4m~12m的钢管混凝土柱。 (2)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逐车检验坍落扩展度: (3) 混凝土塌落度250~280mm。 (4) 混凝土扩展度650~700mm。

(5) 扩展度刚好达到500mm时,所用时间为 3~20s。

(6) 分层进行浇筑,分层高度不大于2米,间歇10min~15min再次浇筑。如果中途下料有中断,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7) 混凝土抛出高度>4米时,无需振捣,≤4米浇筑范围必需采用辅助振捣。振捣方法同传统方法。

(8) 中间每节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筑预留 600mm ,以防焊接高温影响混凝土质量。

3.5.5 质量控制 1 检查质量的方法

1) 敲击法

即通过声音来分析管内混凝土是或密实。用质检专用的3号钢锤进行敲击检查,每层每根钢管柱进行全检,7天、28天共两次(敲击的时间不宜过早,以免影响混凝土与钢管壁的粘结)。检查方法为沿柱周边取等距离若干个点,从柱底敲至柱顶。

2) 超声波检测法

对钢管柱内的混凝土可采用超声波逐个检测,测试频率宜选择在40-100KHZ范围内。 2 现场试块

7

混凝土分两层加入试模,加入的混凝土的厚度基本相等。加入第一层混凝土后,待试模中的混凝土的表面成一水平后,再加入第二层,混凝土直至与试模上口平起。二次间隔时间40秒,表面抹光,待砼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压光。 3 混凝土缺陷处理

如发现局部混凝土不密实,应在钢管壁上钻孔并压浆补强,压浆补强后将钻孔塞焊补平。 3.5.6安全措施

1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 操作人员应经过用电教育,作业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及绝缘手套。 2) 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2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 操作平台必须搭设牢固,施工人员必须操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 应急措施

1) 提前全面掌握天气情况,在浇筑过程中如有突发短时较强降雨,准备好塑料薄膜,做好防雨措施。

2) 准备应急工人班组随时准备帮助拆管、洗管和接管,及时解决混凝土堵管。

3.5.7 经济分析

芜湖侨鸿滨江世纪广场A标段项目采用高抛自密实混凝土,虽然增加了混凝土材料成本,但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和机械费用,并且可以使得现场圆管柱的安装达到三层一节,大大减少了现场圆管柱安装所需花费的人工、机械、辅材费用,缩短了工期,综合效益高。 3.5.8 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8

泵送费按36元/m³技术,8000m³共节省泵送费:8000×360=28.8万元。 2 社会效益

符合绿色施工原则,减少了振捣噪音,节能环保。 3.5.9 应用效果

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总方量8000m³,采用塔吊吊装,避免了超高泵送的噪音和油耗。节省电能2700千瓦时,减少人工消耗600工日,与钢结构施工充分流水施工,使总体工期达到平均5天一层,共节省工期60天,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