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子测量样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电子测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 和 2、将 15.36 和 362.51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后为 ,

3、在测量周期时的主要误差有: 和 。 通用计数器采用较小 的 可以减小±1误差的影响。

4、用峰值电压表测量一方波电压,若读数为1V,则该电压的峰值为 伏。 5、在没有信号输入时,仍有水平扫描线,这时示波器工作在 状态,若工作在 状态,则无信号输入时就没有扫描线。 6、设

,且各分项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则 y 的相对误差

= 。

7、 当示波器两个偏转板上都加正弦信号时,显示的图形叫 ,这种图形在____和 测量中常会用到。

8、某数字电压表的最大计数容量为19999,通常称该表为_______位数字电压表;其最小量

程为0.2V,则其分辨力为_______ 。

9、电子计数器的测周原理与测频相反,即由 信号控制主门开通,而用

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二、选择题

1、通常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种规律而变化的误差称为 ________ 。 A.随机误差 B.绝对误差 C.系统误差 D.粗大误差

2、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随机误差的 ___ 。 A. 绝对值和符号均发生变化 B. 绝对值发生变化,符号保持恒定 C. 符号发生变化,绝对值保持恒定 D. 绝对值和符号均保持恒定

3、波形因素为 。

A. 平均值与有效值之比B.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C.峰值与平均值之比D.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减小量化误差:

A. 测频时使用较高的时基频率 ;B. 测周时使用较高的时基频率 C. 采用多周期测量的方法 ;D. 采用平均法

5、为了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得到清晰而稳定的波形,应保证信号的扫描电压同步,即扫描电压的周期应等于被测信号周期的( )倍。

A. 奇数 B. 偶数 C. 整数 D.2/3

6、某计数器校准频率误差|△fc/fc|=1×10-9,利用该计数器将一个10MHz的晶体振荡器标准到10-8,则计数器闸门时间应取( )。 A. 0.1s B. 1ms C. 1s 7、Labview代码如何执行?( )

A.代码顺序执行,每次一个图标,依据图标在框图中放置的顺序 B.代码从右向左,由底向上执行

C.代码依数据流的方式执行,当数据通过连线为图标可用时执行。 D.以上都不是

8、给示波器Y及X轴偏转板分别加uy=Umsinωt,ux=Umsin(ωt/2),则荧光屏上显示( ) 图形。

A. 半波 B. 正圆 C. 横8字 D. 竖8字

三、计算题

1、 某待测电流约为100mA,现有0.5级量程为0~400mA和1.5级量程为0~100mA的两个

电流表,问用哪一个电流表测量较好? 2、用SBM-10 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电压幅度,“倍率”置“×5”档,“偏转灵敏度粗调”,开关置“0.5V/cm”档,“偏转灵敏度微调”置“校正”位置,用衰减量为10 倍的探头引入,荧光屏上信号峰—峰值高度为5cm,求被测信号电压幅值Vm 和有效值V。(4 分) 3、利用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峰值电压表测量一三角波电压,读数为1V,其峰值和均值、有效值分别为多少?(6分)注:三角波的波形因数为KF=1.15,波峰因数为KP=1.73 4、甲、乙两台DVM,显示器最大显示值为甲:9999,乙:19999,问: (1)它们各是几位DVM?

(2)若乙的最小量程为200mV,其分辨率是多少?

(3)若乙的工作误差为±0.01%(读数)±1 个字,分别用2V 档和20V 档测量Vx=1.78V 电压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各是多少?

(4)由(3)的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分)

6、用计数式频率计测量频率,闸门时间为1S,计数器读数为7600,这时由±1 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为多少?如将被测信号倍频6倍,又把闸门时间扩大到4倍,此时由 ±1 误差引起的测频误差又为多少?并讨论所得结果。(5 分)

7、用一电压表测量某电压,使用0~10V量程档,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5次,测量值分别为:2.2V,2.3V,2.4V,2.2V,2.5V,检定证书给出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经鉴定合格,

D.10 s

要求求出A类标准不确定度,B类标准不确定度,及合成不确定度。 四、画图题

1、 画出下图所示被测信号及扫描电压在荧光屏上合成的波形,并说明原因,可以采取什么

样的解决办法使能正确的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5分)

0247911tuUy y15(6)10

T3yt 8

Ux xyt 题5-2图

五、简答题(课后题为主)

1、什么是电子测量,简述电子测量的内容、特点及分类。 2、测量与计量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3、分析通用计数器测量频率和周期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4、示波器垂直系统中为什么要加延迟线,加延迟线的作用是什么?未加延迟线显示的图形如何?

5、解释水平放大器中释抑电路作用,其中“释”与“抑”功能分别是什么?

部分答案:

1 (4分)

解 用0.5级量程为0~400mA电流表测100mA时,最大相对误差为

x400x1ms%0.5%2%x100

用1.5级量程为0~100mA电流表测量100mA时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x100x2mS%1.5%1.5%x100

所以选用1.5级量程为0~100mA电流表较好。 2 (4 分)

解:设选用的垂直偏转因子为D y,由题意知:Dy =0.5V/cm ,h=5cm, 衰减10倍,倍率×5,则测得实际电压的峰峰值为:Vh-h=5*Dy*10/5,所以Vh-h =5V,其幅值为2.5V, 有效值为2.5/1.414=1.768V

3 (6 分)

解:根据上述峰值电压表的刻度特性,由读数为α=1V知 第一步,假设电压表有一正弦波输入,其有效值U~=1.0V 第二步,该正弦波的峰值Up~=2α=1.4V;

第三步,将三角波电压引入电压表输入,其峰值Up=Up~=1.4V (3分) 第四步,查表知,三角波的波峰因数为1.73,则该三角波的有效值为 U=U/Kp=1.4/1.73=0.8092

查表知,三角波波形因数为1.15

则均值为 0.8092/1.15=0.703 (3分) 4(6分)

(1) 甲:4位DVM

乙:4位半DVM (2)最小分辩力为0.015mV,则分辩率为0.015/300=0.005% (3) 用乙的2V档测量时:△U=±0.01%×1.78±0.0001 =±2.78×10-4V 相对测量误差为△U/ UX=±1.56×10-4

用乙的20V档测量时:△U=±0.01%×1.78±0.001 =±11.78×10-4V 相对测量误差为△U/ UX=±6.62×10-4

(4)从(3)的结果可以看出为了减少测量误差,选择量程时应当尽量使被测量达到测量仪表满偏值的2/3以上。 5 (5分)

解:由±1 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为±1/7600≈±1.32*10-4 由fx/f0=7600得fx=7600×1=7600Hz

若闸门时间扩大到4S,被测信号倍频6倍,则此时由±1 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为:±1/(4*7600*6)≈5.48*10-6

讨论:测频误差减少了两个数量级,可以看出:增加闸门时间,提高被测信号的频率能够减

少测频误差。

7、(a) 电压表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V)。已知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且该表经鉴定合格,所以u1(V)按B类评定。测量值可能的区间半宽度a1为a1=2.32V×1%=0.023V。设在该区间内的概率分布为均匀分布,所以取置信因子k1=3,则:

u1(V)

(b) 电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V)。已知测量值是重复测量5次的结果,所以u2(V)按A类评定。

Va10.0230.013Vk13

Vi1nin5i12.32Vi

0.1220.0220.0820.1220.182V0.13V4

S(xx)251u2(V)S(x)Sn0.135V0.058V

2222u(V)u(V)u(V)0.0130.058V0.059V 12(c)由此可得:

四、画图题: 显示波形如下:

原因:回扫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由于示波器增辉电路不良或对回扫的消隐不好,使得扫描正程和回程在荧光屏上的亮度相差不多,出现回扫轨迹。

措施:为了使回扫轨迹不在荧光屏上显示,可以设法在扫描正程期间,使电子枪发射更多的电子,即给示波器增辉。或是利用闸门信号作为增辉脉冲控制示波管,起扫描正程加亮的作用。

t TyuUy y15(6)100247911tt 38Ux x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