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郴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来源:爱够旅游网
湖南省郴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 《简爱》这一部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第一人称叙述,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成功的塑造了简爱这一相貌平平、身份低微却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

D . 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西游记》等多部长篇小说。

2. (2分) (2017七下·惠民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陋室铭》中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

D . 《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3分)

3. (13分) (2018·安徽模拟)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赵翼《论诗》)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气蒸云梦泽,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2) 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12 页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1分)

4. (11分) (2019九上·利辛月考) 某校九(1)班开展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丁老师 您好!为了发扬拼博精神,展现同学们的青春风采,九(1)班将于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在班内举办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班会,特邀请您光临指导。 九(1)班班委会 2019年10月21日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邀请函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应替换为” ________ “。 ③邀请函的内容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2) 结合下面几则名言,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3) 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了一副残缺不全的对联,将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此对联的上联应是( )。

(a)________铸就辉煌 (b)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A.苦乐同享三载 B.三载苦乐同享 C.三载同享苦乐 D.同享三载苦乐

5. (20分) 2016年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下面是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吴锦泉的材料,请按要求完成后面问题。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 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 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 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第 2 页 共 12 页

(1) 为进一步了解吴锦泉的事迹,你打算采取怎样的方式充分地收集资料?

(2) 在“感动中国”论坛上,网友热烈表达了对这位老人的敬意。请你在下面的留言栏中写上自己的留言(或给老人写一段颁奖词),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网友进行交流。

(3) 假如你是学校的小记者,去采访吴锦泉老人,请你向他提一个问题。

(4) 假如学校准备邀请吴锦泉老人来校做“感动中国”专题报告,请你设计一下这次报告会的主要程序。(不少于3个程序)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霜满地”有什么意蕴?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0分)

7. (3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第 3 页 共 12 页

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又名潜,号五柳先生。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 便要还家 ②悉如外人

之 ④寻病终

(3)

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 就是出自本文。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

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内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 (6)

作者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8. (22分) (2016·徐州模拟)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第 4 页 共 12 页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减) (1)

第 5 页 共 12 页

文章开头引用欧阳修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2)

文章题目为“牡丹的拒绝”,牡丹究竟拒绝了什么?细读全文简要回答。 (3)

下边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自然引出武则天怒逐牡丹的故事,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而且使牡丹的性格表现的更加丰富而饱满。

B .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悟出了牡丹的高贵之美,借对牡丹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取向,并借以警示读者。

C . 文中的“你”可指作者自己,也可指与作者有同样体验的赏花人,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审视,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D . 结尾处“品味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一句没有使用标点,是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适应时代的快节奏。

(4)

请赏析下面句子。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5)

文中写道“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牡丹的个性和品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

9. (17分) (2017八上·达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

第 6 页 共 12 页

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再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三识丁香花。 (2) 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4) 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8·河南) 名著阅读。

(1) 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第 7 页 共 12 页

(2) 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 8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3分)

3-1、

3-2、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1分)

4-1、4-2、4-3、5-1、5-2

5-3

5-4

第 9 页 共 12 页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6-2、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0分)

7-1、7-2、7-3、

7-4、7-5、7-6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8-1、8-2、8-3、 8-4

8-5

9-1、9-2

第 10 页 共 12 页

9-3、9-4

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 11 页 共 12 页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